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3期

城市老年人精神关爱模式探讨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精神关爱。老年康复。民政医院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对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已开始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6年6月1号,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到全球老年人口的两成多,居世界首位,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2。...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关爱;老年康复;民政医院

  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对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已开始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6年6月1号,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到全球老年人口的两成多,居世界首位,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2.02亿[1]。随着我国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目前绝大部分城市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以满足,老年群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是依然要看到,由于缺乏精神关爱,老年人心理疾病有上升趋势,他们有许多心理和精神健康的问题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分析城市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现状,试图探索城市老年人精神关爱的新模式。

  1  扬州城区老年人精神生活现状调查

  1.1  调查资料与方法 

  根据扬州市人口普查的资料,城区总人口达57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9.69万,老年人口占城区总人口的17%以上,扬州市已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

    采取整群、随机、分层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抽取扬州市城区东关街道三个居委会382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男性178人,女性204人;年龄60~86岁,平均(68.1±11.6)岁;受教育程度:大学31人,高中42人,初中162人,小学及小学以下149人;婚姻状况:配偶健在173人,丧偶92人,离异再婚32人;躯体疾病:高血压病129人,糖尿病49人,慢性支管炎212 ,其它疾病48人。所有被调查对象目前躯体状况稳定,日常生活自理,都能参加社交和文娱活动。
   
  参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流行病学组制定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及Spilker编制的《生活质量临床评估标准》[2],作者予以适当修改,编制精神生活问卷。问卷共16个因子64个条目,包括躯体状况(运动功能、感觉功能、饮食、睡眠、性生活等)、心理状况(正负性情感、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社会交往、社会支持、娱乐活动等)、物质生活(收入、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等)四个维度。每个因子包括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两类条目;每个条目均按“非常不满意”(1分)到“非常满意”(5分)计分;精神生活评分以累积得分计分;评分越高,精神生活满意度越高。

  1.2  调查结果 

  城市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其精神生活满意度下降,男女无性别差异,配偶健在、受教育程度较高、无躯体疾病的老年人精神生活满意度高。精神生活满意度的评分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躯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条件。换言之,对老年人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是躯体、心理状况,而不是物质生活条件。
   
  在调查的382名老年人中,有27%的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大多数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有80%的老人更注重子女提供精神赡养,但子女往往很难做到;75%的老人空闲时以看电视打发时间;38%的老人非常担忧身体健康状况;5%的老人常常觉得孤单、被社会忽视。

  2  城市老年人精神关爱模式探讨

  2.1  创建老年康复养生中心的设想 

  从上述调查可以发现,老年人注重的是精神生活,而不是物质生活。所以对老年人的关爱应更多地体现在心理卫生服务及躯体疾病的治疗。我院是民政系统精神病专科医院,老年康复科与临床心理科都是我们的重点学科。因此我们设想依托医院现有的老年康复医疗资源和心理卫生服务资源优势,拓展半公益性养老服务,创建老年康复养生中心,融医疗保健、康复养生、情感慰藉、心理关怀、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构建老年人共同生活的小社会,给予老年人全方位的精神关爱,帮助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

  2.1.1  目标定位 

  60岁以上需要精神和身体双重关爱的城市老年群体。

  2.1.2  经营理念 

  在每一个细节上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使老年人过上正常化的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1.3  硬件设施 

  设有老年公寓、老年医疗康复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年购物中心以及自助服务中心等六大功能区;公寓式住房,多种户型,满足不同层次老年群体需求;内部设施专为老年人设计,符合老年设计规范,如:浴室、厕所、走廊等处设置扶手,无障碍通道,防滑地面,应急呼叫按钮等。

  2.1.4  服务项目 

  包括老年医疗保健服务、心理治疗和疏导服务、生活照料服务、休闲娱乐服务、社交服务、实现自我价值服务、临终关怀服务等项目。其中老年医疗保健服务、心理治疗和疏导服务、临终关怀服务是特色服务项目。

  2.1.4.1  医疗保健服务 

  老年躯体疾病的治疗、护理;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检查身体;提供健康咨询;传授养生之道、疾病预防知识;帮助合理搭配膳食等。

  2.1.4.2  心理治疗和疏导服务 

  心理医生定期为老年人做心理辅导;针对身体健康、患有严重慢性躯体疾病、躯体疾病同时伴有心理问题这三种不同老年群体,开展不同的心理咨询和专业心理治疗,开办心理讲座;社会工作者经常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排解寂寞和忧愁。

  2.1.4.3  生活照料服务 

  对卧病在床、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住院式医疗护理服务;对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家庭式照顾服务,如:饮食起居、打扫卫生、洗澡、理发、购物等。

  2.1.4.4  休闲娱乐服务 

  满足老年人不同的兴趣爱好,老年活动中心设有棋牌室、健身房、图书阅览室、电脑房、书法绘画室、歌舞多功能厅等,老年购物中心专为老年人而设,老年用品齐全。

  2.1.4.5  社交服务 

  组织开展各种联谊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交友平台,促进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

  2.1.4.6  实现自我价值服务 

  老年人也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追求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只有体现了自我价值,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因此开设老年大学,满足老年人吸收新知识、拓宽眼界、充实晚年生活的需要。设立自助服务中心,老人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种菜、养花、做饭、做菜、制作手工艺品等,以帮助老年人摆脱孤独,延缓衰老,促进心智健康,实现自我价值。

  2.1.4.7  临终关怀服务 

  为即将走到生命终点、饱受病痛折磨的老年人提供身体和心理上的临终关怀服务,帮助老年人克服面对死亡的恐惧,让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活得有尊严。
 
  2.2  创建老年康复养生中心的可行性

  2.2.1  市场前景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据扬州老龄办预测,到2010年市区老年人口将达到18.7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将占总人口的13.39%。扬州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已呈现出以下特点:老年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空巢”老人家庭多,夫妻两人供养双方4位老人、抚养1位后代的“421”结构家庭增长快;高龄老人多,增加迅速。这些特点使得老年人精神关爱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加,因此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2.2  资源优势 

  医院老年康复科成立于1998年,经过10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重点面向老年疾病防治及医疗保健的综合学科,也是扬州及周边地区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的学科之一。依靠老年康复科雄厚的医疗技术力量和医院作为扬州市区唯一心理治疗机构的优势,同时拥有专业的老年康复医师、心理治疗医师,具有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的养老服务护理员、专业的社会工作队伍以及先进的医疗检查仪器设备和老年康复器材,再加上即将兴建的老年康复大楼,我们所提供的全方位精神关爱服务一定会成为养老服务的一大亮点。

  2.2.3  地理优势 

  医院紧邻扬州市古运河风光带,绿树环绕,风景优美,宁静宜人,非常适宜老年人安享晚年。

  2.2.4  资金来源 

  政府政策扶持、医院和社会共同兴办、政府购买服务。

  3  讨论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但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普遍不容乐观,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基于传统家庭观念,绝大多数老年人首选居家养老,但是这种方式正经受严峻的考验。一方面,随着家庭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寿命的延长,应赡养的老人不断增加,而供养他们的子女后代却因为生育率的下降日益减少,使得家庭成员照顾老人力不从心。而且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流动性强,子女多数无暇顾及家中的老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 老年人独立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城市老年人不愿影响子女的生活而更愿选择与子女分开居住,子女与老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这些都与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形成了矛盾。同时由于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高楼大厦造成邻里交往减少,老年人的活动圈子缩小,人际交往狭窄,精神孤独日趋严重,失落、孤独和寂寞成了老年人的共同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老年人来说,精神上的失落空虚远比物质匮乏更可怕[3]。而伴随着躯体疾病的增多,甚至有不少老年人还因此患上了心理疾病。目前无论是政府、社区还是养老机构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相继开展针对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服务,如提供情感陪护、聊天、心理和健康咨询服务,组织老年活动等等,这些无疑对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都有所帮助,但是全方位的城市老年人精神关爱模式仍然值得我们去探讨。

    根据《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完善医疗保障、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发展老龄产业将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和要求。相信有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社会的参与,全民的关怀,给予老年人的精神关爱必将落到实处,老年人必将拥有更加充实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张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社区老年护理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8,6:62-63.

  [2]丁兆生.扬州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1998,2:541-542.

  [3]董沛,崔艳青,陈春会,等.我国城市养老方式综述[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66-68.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3

作者: 陈健葵,丁兆生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