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2期

乳腺肿块500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乳腺肿块乳腺肿块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因此,早期发现、诊断、正确治疗乳腺肿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我院近4年来诊治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乳腺肿块的诊治提供依据。1临床资料与方法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乳腺肿块

  乳腺肿块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疾病种类繁多,包括肿瘤、瘤样病变及炎症, 尤以良恶性的鉴别更为重要。因此,早期发现、诊断、正确治疗乳腺肿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我院近4年来诊治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乳腺肿块的诊治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2007年乳腺肿块手术切除送检标本500例,其中,女487例、男13例,发病年龄14~75岁(平均34.63岁),病程3 天~28年。患者主要以无痛性乳腺包块就诊,其中,右侧247例、左侧239例、双侧14例。恶性肿瘤70例,占14%;良性肿瘤及一般疾病430例,占86%。不同年龄组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构成见表1。表1  不同年龄组乳腺良、恶性疾病构成[n,(略)]

  1.2 方法 

  所有病例所取组织均经10%甲醛液固定,常规脱水、透明、浸蜡、石蜡包埋,切片厚5μm,HE染色,光镜观察。采用国际卫生组织(WHO)分类标准进行组织学分类。

  1.3  疾病组织类型和分类

  纤维腺瘤224例(44.8%),腺病115例(23.0%),小叶增生28例(5.6%),囊性增生17例(3.4%),乳腺慢性炎症15例(3.0%),男性乳腺发育症13例(2.6%),导管内乳头状瘤7例(1.4%),结核6例(1.2%),脂肪瘤5例(1.0%),乳腺癌70例(14.0%)。

  2 讨论

    乳腺肿块是乳腺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手段很多,特别是近年来超声仪、乳腺钼靶照相、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及细胞学检查等的应用,为乳腺肿块诊断提供了新手段。但仍有一部分病例不能及时确诊或造成误诊。因此,对乳腺肿块患者,活检仍是其他方法无法代替的最基本、可靠的方法。

    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乳腺良性肿块发病年龄较小,恶性肿块发病年龄较大,且乳腺恶性肿块随年龄增长而增多,良性肿块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故临床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时参考发病年龄十分重要。良性疾病多发生于40岁以前,其中,乳腺纤维腺瘤多在30岁以前,乳腺增生则在31~40岁之间最多见,乳腺癌大多发生在40岁以后。因此,对40岁以上的妇女,应定期做乳腺检查,发现乳腺肿块应及时就诊,对乳腺肿块进行细针穿刺吸取细胞进行病理检验或进行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乳腺肿块好发于乳腺外、内上象限,左右侧乳腺均可发生,良恶性无差异。良性肿瘤中纤维腺瘤最常见, 好发于20~30岁,可能与本年龄组内分泌功能旺盛而容易调节紊乱有关。本病术后预后良好,分型与预后无关,分型亦无意义。乳腺增生病发病高峰年龄为30~35岁,较纤维腺瘤发病年龄稍大,与乳腺癌发生关系密切,其发生机制有同源性,均与雌激素水平过高、雌激素与孕激素及其他激素的比例失调而导致的靶器官受雌激素长期持续的刺激有关。恶性肿瘤中乳腺癌最常见,文献记载占95%,而本组全部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决定患者的预后。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黑龙江 七台河 154600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