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5期

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影响的调查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而患者的年龄和病程对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则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结论: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引发患者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有一定差异,但并不构成明显的统计差异。在临床实践中,仍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同时,要特别关注年龄和病程对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影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住院6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用药情况调查(其中:男性392例;女性223例)同时将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服用氯丙嗪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奋乃静、利培酮、联合用药和氯氮平。但在显著性水平α=0.05时,几种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同时发现,用药时间和入院年数对心电图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患者的年龄和病程对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则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引发患者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有一定差异,但并不构成明显的统计差异。在临床实践中,仍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同时,要特别关注年龄和病程对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影响。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心电图

  Study on abnormal EKG of psychotics taking APDs

  SHEN Xuan, XU Jing-wen , XIE Guan-bao, et al

  The third civil administration hospital in Shanghai, Shanghai 200000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n the EKG of psychotics in hospital by taking different anti-psychotic drugs (APD). Methods:615 patients (including 392 males and 223 females) with schizophrenia in hospital are followed and record the kind of APDs taken. Then make some comparison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some criteria, such as kind of drugs, time in hospital, time taking drugs, course of diseases, age and so on.Results: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abnormal EKG is found in patients taking chlorpromazine, and the lowest taking Clozapine. But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ffect on abnormal EKG in different kinds of APDs in such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level asα=0.05. In the meanwhil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als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ntage of abnormal EKG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ime in hospital or taking drugs (P>0.05). Bu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ge or course of diseases (P>0.05).Conclus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abnormal EKG between patients taking different kinds of APDs is some different. But in statistical sense, the difference is no significant. So it is suggested that different kinds of APD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clinical practice.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age and course of diseases of psychotics.

    【Key words】Schizophrenia; Anti-psychotic drugs (APD); EKG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慢性疾病,起病于青壮年并可导致较高的患病率和严重的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如不加以治疗,就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临床最佳的治疗选择。但是,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无论是传统的还是非典型的均可引起EKG变化[1],临床上也有不少的报道,我院的住院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过程中,也有比较多见的心电图异常。因此,本文对全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检查作一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所有病例均来自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病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CCMD-Ⅲ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采用一日法,对2006年12月30日所有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逐一填写自制调查表,将所得数据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符合入组标准的共615例。其中女性223例,占36.26%;男性392例,占63.74%。平均年龄(54.59±11.33)岁。平均住院年数(13.82±10.06)年,平均用药时间(10.06±8.14)年,平均病程(31.01±11.67)年。

  2.2 用药情况 

  调查发现以单一用药为主占64.8%,居首位的是氯丙嗪153例,占26.9%,其次为氯氮平121例(21.3%),依次为维思通36例(6.3%),奋乃静28例(4.9%),舒必利16例(2.8%),氟哌啶醇14例(2.5%),联用2种或2种以上精神药物200例,占35.2%。总计568人。

  2.3 心电图异常表现 

  心电图异常共281例,以T波变化为主共150人(24.5%);其次为ST-T波变化63人(10.3%);依次为早搏32人(5.2%),窦性心律失常26人(4.3%),传导失常22人(3.6%),异常Q波4人(0.7%),异位快速心律失常3人(0.5%),其他(包括右房大,左肥损伤,P-R短缩,左大,心梗,顺钟自转位,肺性P波等)14人(2.3%)。

  2.4 心电图的异常与药物之间的关系 

  由于单独使用舒必利(16例)和单独使用氟哌啶醇(14例)的病例均明显小于30,不符合大样本条件,放在本次检验中剔出。经方差分析表明,在显著水平=0.05时,不同药物导致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表1  抗精神病药物与心电图异常之间的关系(略)

    检验结果表明,在显著水平=0.05时,不同药物导致EKG异常的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

  2.5 心电图异常与病程之间的关系 

  将所有病例按病程分为三组:(1)病程≤20年。(2)病程>20年,但≤40年。(3)病程>40年。经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显著水平=0.05时,3个不同病程分组导致的EKG异常的66例具有明显差异,从多种比较来看,≤20年病程的患者导致EKG异常的比例要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患者,而病程>20年且≤40年的患者与病程>40年的患者导致EKG异常66例没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2。表2  心电图异常与病程之间的关系(略)

  2.6 心电图异常与用药时间长短的关系 

  将所有病例按时间长短分为两组:(1)用药时间≤20年,(2)用药时间>20年。采用独立T检验法进行检验,这两组导致EKG异常的66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3。表3  心电图异常与用药时间的关系(略)

  2.7 EKG异常与入院年数的关系 

  将病例按入院年数分为三组:(1)入院年数≤8年;(2)入院年数>8年且≤15年;(3)入院年数>15年。经方差分析,EKG异常与入院年数没有明显差异,详见表4。
表4  心电图异常与入院年数的关系(略)

  2.8 EKG异常与年龄的关系 

  将病例分为两组:(1)≤60岁,(2)>60岁。采用独立T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EKG异常与患者的年龄有明显差异,即60岁以上年龄比60岁以下年龄者,更易发生EKG异常(P<0.05),详见表5。表5  心电图异常与年龄的关系(略)

    检验结果表明,显著水平=0.05时, EKG异常与患者年龄有明显关系,即60岁以上年龄者比60岁以下年龄者更容易发生EKG异常。

  3 讨论

    临床使用的抗精神病药,不管是典型的还是非典型的,都有可能导致心脏的不良反应[2],一般都有一定比例的出现心电图的改变,有些病例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也有发生猝死的情况[3]。心电图的检查可以反映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后的各种变化,也为临床医生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电图检查中,大多数患者出现的是T波变化,其次为ST-T波变化,再次为早搏。作为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尤其是氯氮平对难治性的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所以在临床上使用也较为广泛。我院系民政福利的精神病院,由于该药的价格相对低廉,使用更为多见,占服药患者的21.3%,所以出现心电图异常的也较多。

    本次研究的数据表明,从统计意义上来说,氯丙嗪、氯氮平、奋乃静、利培酮以及联合用药对心电图异常的影响不具备差异性(P>0.05)。但是,如果只考虑比例,氯丙嗪引发心电图异常的比例高于其他药物,而其他药物引发心电图异常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奋乃静、利培酮、联合用药和氯氮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氯氮平引发心电图异常的比例在本次调查中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与一般文献结论有一定差距[4,5]。这可能与本院的患者多为长期住院、病程较长有关,由于氯氮平引发心电图异常多发生在治疗早期[6],其早期的心电图异常结果在本次调查中难以得到反映。当然,这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解释。
   
  根据分析结果,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当中,年龄对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即60岁以上的老年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心电图异常的比例相对较高。这可能与患者的生理功能随着年龄增大逐渐衰退有关。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在对年龄较大的精神病患者选用抗精神病药时,应该采取更加谨慎的原则,防止带来较大的负面效果。

    同时,调查发现,病程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具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20年病程以内的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发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明显低于20年病程以上的患者。这一结果,与年龄因素的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当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发心电图异常的比例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基本可以认为,病程在20年以内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异常的影响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抗精神病药造成心电图的变化,是临床精神科医师必需引起重视的问题,有些患者无明显的症状,有些则不能有很确切的主诉,在难以排除器质性的病变时,应加以密切观察,定期复查心电图,必要时减药或停药,如需继续治疗,宜更换对心脏毒性较小的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和造成不良后果,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国歧,方振兴.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电图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8):479.

  [2]江开达. 精神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1-254.

  [3]黄宛. 临床心电图学[M]. 第5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

  [4]许丽荣,岳淑英. 抗精神失常药物引起心电图异常患者的观察[J]. 护理研究,2001 ,15 (2 ):107.

  [5]陆艺,栾习云,张仁惠 .思瑞康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所致心电图改变的对照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4):326.

  [9]沈渔邨.精神病学[M].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76.


作者单位: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病院,上海 200435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