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6期

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浅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精神病人住院期间由于精神病人的主要异常表现为意识、认知、情感、思维和意志行为等障碍,包括各种幻觉、妄想及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迟滞及紧张性行为。由于精神疾病本身就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其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工作(包括家务)、学习能力、人际交......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病人 住院期间

  由于精神病人的主要异常表现为意识、认知、情感、思维和意志行为等障碍,包括各种幻觉、妄想及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迟滞及紧张性行为。由于精神疾病本身就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其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工作(包括家务)、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遵守社会规则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或丧失。由于社会功能的受损,使病人原有的社会价值大大降低或丧失,角色功能发生改变,使精神病人陷入巨大的精神痛苦之中。精神病人也想摆脱痛苦的体验,但常自感无能为力,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充分运用相关的科学知识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地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由于精神病人与其他病人一样有着社会地位、职业、民族、信仰、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及个性特征等不同,并且病情各异,因而给精神科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精神科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而且还要掌握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才能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1  新入院病人的心理护理
   
  新入院病人的共同特点:严重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紊乱,幻觉、妄想、心理活动脱离社会现实,丧失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中缺乏伦理、道德、信约和法律观念,缺乏自知力,否认有病,拒绝治疗和社会支持,对于急性期的精神病人,心理护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它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收集病人资料做出正确诊断的基础,它可以减轻病人的疾苦,缓解焦虑,激发病人的希望和信心。护理人员在和病人的交往过程中要迂回曲折地接触病人,寻找和病人的共同点,避免与病人发生正面冲突,以免矛盾加剧和激化。通过护理人员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和认识,使其自觉意识到自己的病态表现,改变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并帮助病人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12  尽可能地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  包括解除痛苦、改善环境、给予所需信息、了解病情、解决困难、主动问候和教会病人正确对待疾病的方法,这样才会形成病人尊重、信赖护理人员并乐于合作的局面,以此来增加护理工作的协调性、合作性及有效性,从而与病人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13  促进病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  同病室病友彼此间的相互帮助和照顾对于增强病友之间的友谊、消除不安情绪是极为有利的,但应防止不良情绪的蔓延,对病情轻重不同的病人应尽量分别安置,避免不良刺激的相互干扰。

  14  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  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医院环境、病房设施及各项管理规定,以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消除紧张焦虑心理。从病人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其日常生活。适当的活动和娱乐可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手段。

  15  创造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  可使病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柔和的光线和协调的色泽会对病人的身心起到某些安抚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可通过美化环境、调节病人的心情,增强其对生活的追求,唤起同疾病作斗争的勇气,以促进身体康复。

  2  治疗阶段的心理护理

  21  护理人员要了解病人对治疗的态度,如有无恐惧心理或拒服药、藏药行为,并告知病人治疗计划及讲解各种治疗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治疗目的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树立坚持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及遵从治疗,确保治疗效果。

  22  对有冲动攻击行为的病人,要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观察了解病人冲动的有关因素,尽早予以干预。不要避开或疏忽病人,向病人讲解及教会其控制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病人了解自己攻击行为的后果,并承诺让其以其它方式表达愤怒,来替代冲动攻击行为;对有幻觉、妄想的病人,护理人员应设法了解其心理感受,接受其情绪发泄,而不要与其争论妄想的具体内容,可耐心倾听病人的叙述,借此接近病人,消除病人的戒备心理,然后对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内容提出质疑,让病人考虑,如此一点一滴地动摇病人的病态观念;对情绪低落、缄默不语的病人不要提出过多的要求,可静静地陪伴病人, 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对有自杀观念的病人应持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引导其表达出内心痛苦的体验,帮助病人确认压力源、减少焦虑、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教会病人缓解危机的方法及如何寻求帮助。

  23  合理使用心理疗法。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心理上的安慰、支持、劝解、帮助等方法,以消除和减轻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情绪,安心接受治疗。对病人不正确的解释模式进行说服纠正,使之能联系现实、正确对待疾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康复阶段的心理护理
   
  精神疾病康复期病人的自知力已经恢复,对发病的情况大多有所回忆,不仅知道自己发病给家庭造成的沉重负担,而且今后生活道路的艰难,或者认为自己病中无知的言行致今后无脸见人,或把未来看得相当复杂,担心疾病反复发作而失去工作,担心社会、家庭不接纳或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致使家庭经济拮据、妻离子散。如此种种都会导致病人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丧失生活信心。所以,康复期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而矛盾的,既有疾病康复后的喜悦、欢乐、欣慰,也有瞻前顾后所带来的种种压抑、烦恼和忧虑。因此,护理人员对恢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

  31  护理人员应从预防角度出发耐心向病人讲解精神病的有关知识和治疗原则及坚持长期服药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坚持治疗,协助病人制定近期及远期康复计划。

  32  使病人具备应付各种生活压力的心理准备,教会病人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激发其对生活的兴趣和自强、自尊、自立、自信的心理,使病人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33  让恢复期病人参加工娱治疗。结合病人个人特长,让病人在工娱疗室进行各种劳动操作,如编织、绣花、缝纫、绘画、写字等;炊事作业,如包饺子、择菜、洗菜等劳动;打扫卫生,如扫地、擦地、抹桌子、擦门窗等。为丰富病人的院内生活,分散其对疾病的注意力,可有计划地安排病人进行娱疗,如阅读报纸和杂志、看画报、下棋、看电视、唱歌、跳舞、参加各种比赛及联欢会等。为病人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以为其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4  反复住院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
   
  反复住院的精神病人情绪变化多种多样,心理状态非常复杂。有的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悲观厌世,情绪低落,甚至产生轻生观念及行为;比较年轻的患者,容易担心前途及个人问题,认为自己的一生会因此失去意义;也有的病人因为病情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治疗,并且自己的劳动能力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致使家庭经济拮据,家庭破裂,妻离子散,再加之社会上对精神病人大多存有偏见,对之缺乏关心同情,冷落、讥笑厌弃,甚至打骂病人。如此种种都会使病人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孤独、自卑、自暴自弃,陷入巨大的精神痛苦之中。因此,对反复住院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是艰巨而复杂的,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41  做好家庭支持系统的工作  护理人员要向家属讲解精神病的一般知识,让家属了解精神病的主要病因及一般症状、诱发因素、治疗常识及维持治疗的重要性,指导家属学习有关疾病知识及如何预防疾病复发的常识,指导家属学会简单的观察、识别、判断症状复发的方法,及时向家属宣教督促病人服药、监护病人行为变化的意义,教育家属要理解病人,不埋怨、不嫌弃、不刺激、不苛求病人,对病人热情、关心、体贴、同情,从精神上给予支持和关怀,并适当督促病人服药,劝解病人安心住院治疗。

  42  做好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  要做好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病人单位领导、同事、朋友、邻居都要对精神疾病及病人有所了解,并且理解其病中的表现,不要排斥、讥笑病人;病人出院后要给予安排适当的工作,如组织康复期病人做些简单产品的加工,在农村可由家属带领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田间劳动及家务劳动。这样,既可减轻家庭负担、增加病人收入、改善和充实病人的休养生活,又可使病人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面对生活的勇气,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预防和减少病情复发。

  43  做好病人自身的心理护理  对于反复住院的精神病人,护理人员应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并不是代替病人去思考及解决各个具体问题,而是以增强和提高病人的心理免疫力为主。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交往中应不断地观察,与病人耐心的交谈,诱导和启发病人自述,使其最大限度地暴露所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与病人一起对其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作深入细致的探讨,弄清问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再与病人一同找出解决其心理问题的原则、方法和途径。这样,通常会使病人对自己更加认识和了解,并接纳自己,有效地面对困难和处理问题,从而提高病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免疫力,彻底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病情痊愈,预防病情复发。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昌乐 262400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