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7期

围绝经期女性情绪紊乱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围绝经期女性情绪紊乱心理护理女性围绝经期是一生中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易合并心身疾病,此时虽然有器质性病变的表现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但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1围绝经期妇女出现异常心理的原因1。精神过敏、情绪不稳定,表现忧郁伤感、情绪不宁、性......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女性情绪紊乱 心理护理

女性围绝经期是一生中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易合并心身疾病,此时虽然有器质性病变的表现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但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1  围绝经期妇女出现异常心理的原因

    1.1  一方面是生物因素,出现了一系列生理方面的表现。

    1.1.1  一般情况月经不规则或闭经,生殖器官萎缩,阴道黏膜变薄,分泌物减少,性功能减退,尿道括约肌松弛,常有尿失禁,反复发作的膀胱炎症状。另有代谢障碍,表现为脂肪堆积、骨质疏松

    1.1.2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潮热,出汗,面部和颈胸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烘热,继之出汗。精神过敏、情绪不稳定,表现忧郁伤感、情绪不宁、性急、烦躁、易怒、多疑、思想不集中,不能自我控制,与家人或周围的人不协调,尤其是遇事不如意时表现更为突出。

    1.2  另一方面是社会心理原因,虽然围绝经期妇女在各方面趋于成熟稳定,但与此同时又将面临子女成年离开自己;年迈父母需要照顾或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职业妇女还要升迁、退休等问题。国内有些学者认为:在围绝经期心理变化较大的大多是那些生儿育女过程中付出很大精力或平时工作当中压力较大的妇女,英国学者也认为,除绝经较早的妇女易患心理抑郁外,其家庭环境和工作压力与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2  护理措施

    2.1  正确认识疾病,稳定情绪。处在围绝经期的妇女应特别注意心理卫生保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更年期妇女对这一生理过程的正确理解,解除不必要的顾虑,正确认识疾病的症状、体征和各种功能不适的感觉,尽量减少或免除应激因素对躯体健康的影响。

    2.2  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健康心理的神经内分泌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围绝经期是女性生理周期的必然过程,由于雌激素的减少,生理平衡发生剧变,往往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和失去弹性润泽等的更年期综合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妇女在围绝经期都发生此类综合征。根据北京地区围绝经期抑郁症状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65%的更年期妇女发生较严重的精神症状,有36.5%的更年期妇女只是出现轻微的心理情绪波动。现代医学对情绪影响生理归纳成4个方面:(1)直接影响神经系统;(2)影响免疫功能;(3)影响内分泌功能;(4)引起神经生理的变化。所有这些都将直接或间接地与围绝经期所引起的综合征有关。所以必须提高心理素质和修养,学会对情绪的自控能力,树立自身价值观,面对生理变化和工作压力使自己的情绪坚强饱满,保持健康的心理和愉悦的心情,以促进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减缓更年期的生理变化过程,平衡过度到健康、充满活力的生活当中去。

    2.3  培养广泛兴趣、陶冶情操。生活规律化首先是走出围绝经期困惑阴影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科学安排作息时间,生活节奏有规律,充足的睡眠,全面均衡的营养和适度运动等。

    2.4  增加活动,调整饮食。运动可以使食欲增大,加强消化功能,促进食物中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再吸收到血液中变成糖,以供应神经细胞的需要,加强脑功能的活动,促进思维运动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神经紧张、失眠、烦躁及抑郁等更年期易产生的神经性不良症状。基以20~39岁的热能摄人为标准,则40~49岁应减少5% ,50~59岁应减少10% 。另外,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以谷类为主,限制甜食,脂肪摄入应控制在30%以下,并以植物油为主。应有一定数量的瘦肉、鱼类和蛋类等动物蛋白,适当补充豆制品,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至于食盐应控制在5 g/d以下。

    2.5  注意卫生,定期检查。进入更年期,阴道黏膜缺乏雌激素的刺激和支持,变得菲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阴道酸性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易受病菌感染,故需特别注意阴部卫生。每3~6周做一次妇科检查,倘若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应及时就诊,以免失血过多,导致贫血。如果出现好强、易激惹、焦躁不安、头痛失眠、多疑敏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需要到医院精心治疗。首先采取心理治疗为主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案,如暗示疗法。常用药物有谷维素、安定等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其次,进行社会治疗,协调家庭关系,希望他们对患者多给予关心、体贴和温暖,解除患者的忧虑。创造安定的家庭环境,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6  健康教育和咨询  在预防和治疗更年期妇女心理异常时,健康教育和咨询要贯穿始终,是调整更年期妇女心理,维护其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各方面的咨询,要告诉她在绝经期可能出现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症状,并做出适当的解释,并且强调:(1)自我意识对机体心身的主动调节作用,对心身疾病的恢复发展预后的重要作用;(2)做放松活动,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肌肉都处于松弛宁静的状态;(3)多途径多形式开展更年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更年期的正确认识,如:使用宣传栏、宣传小册子,或举办更年期妇女及其子女心理卫生教育培训班等,是指导更年期妇女顺利度过更年期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 张素莲.更年期女性的健康教育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2):1125.

[2] 马冰,姜霏.应用整体护理来干预更年期女性不良心理的健康反应[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4):1928-1929.

[3] 侯德鑫.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J].护理学报,2007,14(6):86-87.

[4] 徐华丽.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心理护理[J].Chinese Journal of the Practical Chinese with Modern Medicine,2003,3(16):1800.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脑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