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1期

人文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结论:有效的将人文护理服务应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及满意度。【关键词】人文护理。精神科。Applied人文护理即以人为本的护理[1],是从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人文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患者108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实施为期3个月的人文护理服务,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满意度调查量表作为评价工具,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入组时所有量表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各量表评分两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将人文护理服务应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及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护患之间的沟通。

【关键词】  人文护理 ;精神科; 应用

The humanities in psychiatric nursing care in the application

    QIAO Jin-rong

    (Xuzhou mental hospital, Jiangsu 221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observes a humanities nursing a service in the spirit section the nursing of apply effect. Methods:inpatient in my hospital 108 is random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set and matched control 54 for each, the observation set implement contributes efforts to 3 months of period of humanities nursing, and the matched control only carries out a normal regulations nursing a service.Adopt worry anxiously from the evaluation form and suppress Yu from evaluation form, symptom from evaluation form and satisfaction investigate quantity form Be evaluate tool, carry on an evaluation comparison to two set nursing effect.Results: all quantity form while going into a set grade point two sets of comparison differences all have no covariance to learn meaning(P>0.05) and each quantity form grade point two sets of differences all exist covariance to learn meaning after 3 months.(P<0.01).Conclusions: valid of humanities nursing the service apply at the nursing of the mentally ill, can raise the sufferer's comfortable feeling and satisfaction;Improve the sufferer's condition;Be advantageous to the communication which protects to suffer from its.

    【Key words】Humanities nursing;Spirit section;Applied

    人文护理即以人为本的护理[1],是从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从重视护理工作的完成转向重视患者需要的满足;从重视对疾病的护理质量转向对患者全方位护理质量的理念与实践。精神科患者受其疾病的影响,经常表现的幼稚可笑,甚至冲动、鲁莽、不接受治疗,为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带来很大的困难,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而人文护理是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和文化等因素,为患者提供符合个人独特需要的护理关怀。鉴于此,对我院108名精神病患者分为两组,对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人文护理服务,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第3版(CCMD-3)[2]的精神病患者54名实施人文护理作为观察组。均为男性,年龄20~58岁,学历高中以上20名,初中~高中30名,初中以下4名,住院时间为3个月。选择我院管理模式相同的病房但未进行人文护理的54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两者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住院时间及诊断、用药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工作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及对精神药物的耐受性可选取氯丙嗪、氯氮平、维思通等抗精神病药物,1~2周达到药物治疗量,2周后病情进入恢复期。入组后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功能制护理,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人文护理。

    1.2.1  环境舒适的护理  为患者营造一个声响、光线、气味、温度适宜及整洁的住院环境,同时重视病房设施、装饰的舒适性。护理人员注重仪表、言谈,使患者尽情地享受舒适的感官刺激[3]。为此本研究具体实施了以下3种措施:①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病室墙壁上悬挂花篮,地面、玻璃、桌椅干净,被褥舒适卫生整洁,温度适宜。②规范护士行为。做到仪表整洁,举止文雅大方,实施微笑服务,言谈举止给患者留下一种亲切感。③主动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病房设施及各项住院制度,以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消除紧张、焦虑及恐惧感。

    1.2.2  生理舒适护理  给予日常生活方面的照顾,体现出护士对患者亲人般的关怀。对于饮食欠佳、恶心不适、便秘、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不适症状,应向患者讲解治疗计划及各种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治疗的目的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了解大多数药物不良反应是暂时的、可逆的,可以克服的,并对此类患者适当给予关心和照顾。

    1.2.3  健康教育  向患者宣传精神病知识。主要讲解精神病的病因、症状、影响康复效果的因素,以及预防复发的措施等。目的是让患者对精神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改变其头脑中对精神病的错误认识,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要,同时,适宜地给患者讲解一些法律知识、社会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目的是向患者灌输有益的精神食粮,改变其对事件不良认知,使患者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满足患者对文化知识的需要,教会患者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激发其对生活的兴趣和自尊、自强、自信的心理,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1.2.4  亲情支持  根据每个患者病情改善程度,每2~3周让家属探视一次,家属探视时,由护士向家属介绍患者目前的病情,讲明接触患者时应注意的问题、说话的内容及方式,具体指导家属接触患者及与患者交流的技巧,让家属给予患者安慰、理解和同情等心理上的支持,促进家属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培养患者解决日常生活难题的能力和化解问题的能力,并设法帮助家庭成员减少家庭内各种应激源,减少高情感表达。

    1.2.5  评定工具

    ①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舒适度和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资料。满意度、舒适度问卷包括:住院环境是否优美,服务是否满意,病房是否有家的感觉,是否感到孤独等10项内容。满意度∕舒适度进行0、5、10分的3级评分。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4],于患者入组时及治疗观察3个月后各评定一次,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和主管护师采用双盲法评定,并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7~0.94。

    1.2.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人文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见表1。表1  人文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1显示,人文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人文护理服务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人文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CL-90评定结果见表2。表2  两组患者人文护理前后SCL-90各因子分结果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显示,人文护理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人文护理后,除偏执、精神病性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人文护理3个月后患者满意度/舒适度评分见表3。表3  人文护理3个月后患者满意度/舒适度评分比较 表3显示,人文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满意度/舒适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3.1  护理学被认为是最具有人文精神传统的学科,护理的核心是人文关怀[5]。

    人文关怀使护理工作的性质从针对疾病的护理延伸到患者的身心整体护理;工作范围从注重护理技术的精湛发展到在其基础上对患者心身、社会关系的全面关怀。目前国内精神病防治机构的环境设施和管理模式大多停留在封闭状态,住院患者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在病室内,且不分病种,不分病情好坏一律不得随意外出。精神病患者住院后长期关闭在病房内的这种护理模式忽略了人的整体观念,实际上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不仅与病情有关也与住院环境有关。有效的关怀能增强患者应对压力的适应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6]。人文护理不仅要求对患者生活上的关怀照顾,还要求护理工作者在态度上应该是和蔼体贴的;在技术上是精益求精的;在医德上是崇高无私的。实施人文护理后,每位患者均认识自己的主管护士,愿意主动与医护人员交流,医护人员能掌握患者动态信息,制定准确详尽的护理计划,有效的将医患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

    3.2  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及时提供必要的关怀与支持。

    精神病患者在急性期多对自己的病情不能全面的认识,康复期认知能力恢复后又极易产生悲观厌世心理。护理人员要了解各个阶段患者的病情特点,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给予心理情感上的支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能融入正常的生活。

    3.3  人文护理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主要护理措施。

    有文献报道[7]患者到医院有两大要求:治疗与舒适。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达到一个人的身心、社会、心灵的舒适状态,患者对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要求的满意度,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通过良好的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将人文护理渗透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得到患者和家属的普遍好评。在给离院患者进行的满意度调查中可以发现、了解每个患者的不同特点,尊重患者的文化差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方式,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沟通技巧的护理人员深受患者的欢迎,同时,通过人文的护理服务,患者多能认识到治病的重要性,依从性明显提高。

    4  结论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过程,实际上是再次适应社会与健康行为再建的过程[8]。本研究通过对54名患者系统的人文护理后,证明患者在接受人文护理后,不仅在提高治疗效果、增强社会适应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护理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炎明.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41.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82.

[3] 张志玲,唐华芝,侯腊梅,等.舒适护理模式在疗养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2,16(4):187-188.

[4] 汪向东,王西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7;194-195;235-236.

[5] 李惠珍,毛莉芬,董淑萍,等.软性环境对高职实习护生人文素质的培育与熏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12-213.

[6] 曾銮珍.探讨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8):920.

[7] 苏冬梅,胡晓英,杨琼,等.护理管理在创建舒适护理模式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4,19(15):36-37.

[8] 张宇,李书光,冯娟.社区独立技能训练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573-575.


作者单位:徐州精神病院,江苏 徐州 221006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