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1期

74名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精神科护士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精神病患者。在这个特殊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到底怎么样。...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

精神科护士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精神病患者。在这个特殊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到底怎么样?现将我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本院精神科护理人员实行整体调查 74人,所有被试者采用无记名问卷式调查,统一指导语,不记姓名。共发放问卷74 份,回收72份,回收率 97.3 %,资料全部符合答卷要求者6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2.4 %;年龄范围19~43岁,平均31岁,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护士一般情况

    年龄分组 例数(%) 文化程度 例数(%)<20岁 1例(1.64) 高中 1例(1.64)20~30岁 35例(57.38) 中专 48例(78.69)30~40岁 23例(37.70) 大专 10例(16.39)>40岁 2例(3.28) 本科 2例(3.28)

    1.2  调查工具及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为国际上广为采用的评定量表,根据原编制者检验,效度为0.77~0.99[2],其评定结果真实可靠,共90项,内容涉及情感、感觉、思维、意识、行为、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分为9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采用五级评分制,包括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分别记1~5分。表2  精神科护理人员SCL-90各因子分与常模的比较 *:P<0.05;**:P<0.01。

    1.3  数据处理  SCL-90问卷收回后手工录入到上海惠诚公司心理测评软件,由该系统统一处理计算出各因子分。SCL-90问卷中有丢题者一律按照选择“没有”补上,丢题超过5题者,该问卷被认为未完成将其剔除。SCL-90问卷总分低于95分者被认为答题态度不认真,问卷无效。

    1.4  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两样本t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精神科护理人员SCL-90各因子分与常模比较见表2。

    3  讨论

    调查发现,在强迫,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方面与常模无统计学差异,与调查前的设想不一致。笔者认为原因为精神科护士具有专业知识和长期护理精神科患者的临床经验,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了其心理应激能力,从而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均高于常模,经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偏执因子分也高于常模,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由于精神病患者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在我院出现过精神病患者打伤医护人员的情况,而平时对医护人员的言语伤害和身体伤害更是不可避免。另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自伤和患者之间的互相伤害、出走等情况。精神科的医护人员面对这类特殊的患者,虽然不至于像惊弓之鸟,但大脑的“弦”是随时紧绷的,警惕性是一直保持的,所以造成了他们情绪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另外,由于长期倒夜班也使生物钟紊乱,出现精神萎靡、疲倦、乏力、失眠等躯体不适感;再者,感到作为一个精神科的医护人员社会地位远不如其他科的同行,收入也比他们低很多,职业风险又大,付出与回报完全不成比例,他们对工作缺乏热忱、积极的态度,有时互相埋怨,互相推委,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其次,由于“三无”患者多是无家可归者,出院机率较小,一方面导致患者只进不出,另一方面,护士少患者多,工作压力及难度加大。相反,一旦精神病患者逃跑了,或者在医院出现了意外,比如被同病房的患者致伤或致死,或者患者出现自伤或自杀等意外,有的家属和单位就此没完没了,医疗纠纷和官司就找上门了,就算精神科的医护人员再怎么小心和警惕,这些情况也还是会出现的,所以从业的风险非常高,也导致护士焦虑情绪增加。这与张敬悬[3]介绍精神科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一般人群结果有所不同,可能原因为我院为民政系统医院,所面对的多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或赡养人”的收容患者,与卫生系统自费患者有区别,工作环境有差别所致,工作压力较卫生系统更大有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社会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不是只有精神病患者才是弱势群体,精神科的护士也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和人们的理解、支持,他们也希望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价值;其次,也有必要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待遇;最后,精神科的医护人员自己还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会有所发展,怨天尤人不是正确的态度。要学会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消极感受,更清晰、更合理地对现实和人生价值进行思考,感受更恰当,行为更有效,从而达到快乐的生活目标,保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王宇中.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效度[M].医学心理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5-118.

[2] 金华.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260-263.

[3] 张敬悬.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2):59-62.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安宁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6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