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3期

曲安奈德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曲安奈德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或丧失,伴有视野缺损,由于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因此,早期有效的治疗,对患者视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现将我院近两年来应用曲安奈德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1临床诊断(1)症状:视力......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曲安奈德 前部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或丧失,伴有视野缺损,由于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因此,早期有效的治疗,对患者视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现将我院近两年来应用曲安奈德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诊断  (1)症状:视力突然下降,眼前有暗影遮挡或视力丧失,患者常能说出视力下降的具体时间。(2)体征:视盘水肿,颜色变浅,盘周可见少量出血。(3)辅助检查:视野典型表现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扇形视野缺损,个别也有水平性、垂直性、象限性缺损;眼底荧光造影表现为早期视盘部分或全部充盈迟缓,缺血性弱荧光,晚期为强荧光或荧光素渗漏。

    1.2  对象  本研究所选对象均符合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均行头部CT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同时排除其它病变伴发的视盘病变。曲安奈德治疗组(治疗组)为我院眼科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4例25只眼,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45~68岁,平均55岁,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就诊时间病程1~30 d,平均12.5 d。有全身病史18例。非曲安奈德治疗组(对照组),为我院眼科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24例25只眼,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42~70岁,平均53.5岁,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就诊时的病程2~25 d,平均13.4 d,有全身病史16例。

    1.3  方法  两组均同时给予血管扩张剂静脉滴注1次/d,14 d为一个疗程,同时口服B族维生素、肌苷等药物。治疗组给予曲安奈德球后注射。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0.1者, 治疗前后均检查视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全身病史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视力损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视野缺损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1  治疗前视力  表2  治疗前视野

    1.4  疗效判断的指标和标准  视力:光感、手动、指数、0.02,0.04,0.06,0.08到辨认视力表。视野:(1)好转:视野缺损区缩小20°,范围≥180°;(2)无变化;(3)恶化视野缺损区扩大20°,范围≥180°。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根据资料性质分别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视力变化  治疗后两组视力均有提高,但治疗组视力高于0.5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动态视力观察从治疗后3 d开始治疗组视力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到治疗后15 d,治疗组的视力同对照组相比有极其显著性差异(见表3、4)。表3  治疗后视力对比  表4  视力动态观察

    2.2  治疗后两组视野变化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表3  两组疗效比较

    2.3  FFA  视盘荧光充盈延缓;视盘荧光充盈缺损;

    3  讨论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分2种,一种是供给前部视神经元的后睫状短动脉分支发生血栓或栓塞,通常严重损害视神经,常见于颞动脉炎,少数由其他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红斑狼疮),另一种是血管无灌注或灌注不足引起,使视盘缺血,组织水肿[1]。

    对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球后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在早期尽快减少缺血性引起的水肿,而水肿又使血运障碍,使激素阻断恶性循环,同时具有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目前在国内常规应用球后注射地塞米松。因地塞米松作用时间短,需每日球后注射1周,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加大了球后注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如球后出血,眼内压升高,严重者造成急性视网膜动脉栓塞,导致视力丧失。这就需要我们寻找一个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同时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痛苦。曲安奈德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为非水溶性皮质类固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长效性。治疗组中曲安奈德球后注射的主要作用为持续和减轻视乳头水肿,促进视神经水肿消退和视神经功能恢复[2],作用时间长可持续2周,只需球后注射1次,减轻以往每日球后注射的痛苦,避免球后注射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无论在视力还是在视野方面都有了显著性提高。

    本研究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证明,曲安奈德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发生并发症机会少,为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润生,米赛林,陈春山.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血流变学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1998,34:196-197.

[2] 张惠蓉.眼微循环及相关疾病[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90-194.


作者单位:1.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吉林 吉林 132000;2.吉林市中心医院眼科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