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4期

对开放管理的精神科病房实施风险管理的设想与措施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精神科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已经完全取代生物医学模式。由于精神科卫生知识的广泛普及,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模式由封闭式向半开放式直到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过渡,这是精神科工作的新课题。2005年我院针对开放管理精神科中高风险的护理行为制定了风险管理制度,实施风险管......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科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已经完全取代生物医学模式。由于精神科卫生知识的广泛普及,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模式由封闭式向半开放式直到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过渡,这是精神科工作的新课题。2005年我院针对开放管理精神科中高风险的护理行为制定了风险管理制度,实施风险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降低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

  1 实施风险管理的设想

  目前,患者和家属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在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也为规避医疗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神科工作中存在着高风险护理行为,曾遇到1例恢复期患者在请假期间发生猝死而引发医疗纠纷,其原因是护理人员没有告知在请假期间有发生猝死的可能。针对这一事例,将开放管理精神病房护理行为有关的高风险项目,通过识别、评价、制订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并将每项护理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或家属,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达到配合的目的,满足患者及家属知情者的需求,降低纠纷和投诉发生率。

  2 实施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充分认识和识别开放精神科的护理风险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首先是分析、识别开放管理精神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护士长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应发扬团队精神,努力学习,提高团队对风险和潜在风险的预测、评估能力,及早做好应对措施,保证患者住院舒适、安全。护理工作中的零风险是工作目标。护士长要组织护士学习,认识到参与风险管理是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加强辨别风险的能力,及早找出可能影响安全的风险隐患。

  2.2 报告机制是做好防范护理风险的基础 鼓励护士汇报护理差错的情况,检查工作程序和各方面潜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工作流程。例如,抑郁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发生自杀,躁动患者可能发生伤人、毁物,对其家属的入院告知应特别提示。

  2.3 制订风险管理制度 对投诉的项目调查分析后,制订出相应的措施。目前,已执行的风险管理制度有预防意外告知、保护性约束告知、预防自杀和自伤告知、请假告知、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告知、预防跌倒告知、陪护人员告知、探视制度告知、特殊药物和治疗告知等制度。

  2.4 检查制度落实情况 要使风险管理贯穿工作的各个环节,就需要每一位护士认真落实。严格检查督促是制度落实的关键,护士长每天检查,特别是在双休日、节假日、夜班等薄弱时间段,与护理组长共同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对于工作中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及时指出,并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讲评,并与奖惩挂钩。

  3 讨论

  在开放管理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着许多已知和未知的高风险因素。将高风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仅靠医护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患者和家属的配合,这就要求护士把高风险因素在护士和家属及患者间透明化,从而配合治疗和护理。这种方法有利于恢复期患者的治疗,能减少患者行为退缩,降低复发率,同时,也可减少护士紧张心理,有益于护士身心健康,是精神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精神病人疗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作者: 董雪琴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