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4期

构建老年精神病区和谐景象的做法与成效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老年精神病由于老年精神病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预见性[1],又加上现代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体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逐渐普及、法制观念的逐步加强,患者及家属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意识日渐增强。为了增进老年精神病患者身心健康,构建......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老年 精神病

  由于老年精神病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预见性[1],又加上现代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体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逐渐普及、法制观念的逐步加强,患者及家属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意识日渐增强。为了减少投诉,促进医、患及家属间的关系良性发展;为了增进老年精神病患者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的病区环境,通过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素质,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强调服务意识,一年来取得显著成效。

  1 病区的基本情况

  本病区大部分患者是由家属送入我院,实行封闭式管理,但家属可来院探视。病区共有100张床位,床位使用率99%。以收治老年精神病为主,年龄55~96岁,平均(72.92±8.93)岁。其中,包括阿尔茨海默病24例、血管性痴呆1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57例。

  2 构建和谐病区的方法

  2.1 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2.1.1 院内培训并考核 我院近年来新增工作人员较多,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为了使新上岗人员尽快适应病区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医务科和护理部双管齐下,精心准备,每期增训班均安排资深、业务精的人员以理论结合实操的形式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培训。护理部还对全院护理人员有计划地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要求在岗人员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些举措的实施,能有效避免工作中发生差错、事故,提高工作效率,为构建和谐病区环境起到关键性作用。

  2.1.2 加强工作责任心 当班时应做到对患者心中有数,特别对暴力、自伤、自杀、逃跑等行为的患者,将其置于护理人员的视线范围内。对有怪异行为、行动不便或病情变化快的患者,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向医生反映病情变化,对意外发生的先兆及早干预。发药时每次目视患者服下并仔细检查口腔,确实咽下方可离开。尽量集中至饭堂进食,工作人员到饭堂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为患者提供安全、卫生的饮食环境。护理记录及时、规范、完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避免语法错误,无涂擦、修改的痕迹,确保原始病历的连贯性、真实性、完整性。总之,只要把工作做精、做细、做到位,就能保证患者安全舒适,使病区更加和谐。

  2.2 注重服务意识,加强沟通

  2.2.1 同事之间 在病区的工作就像一支颂歌,哪个音符不对,这首歌就不动人、不完整。最终被认可的工作业绩是属于整个病区的,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由于本病区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绝大部分患者是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并存,需要给予特别的治疗和护理。那么,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就应该相互帮助,不相互推诿、相互诋毁,大家齐心协力,为构建和谐病区尽职、尽责。

  2.2.2 护患之间 有调查显示,90%的精神病患者希望护患关系是朋友式的[2]。老年精神病患者也不例外,特别对于一些病情控制较好、意识清,能有效沟通的患者,他们需要关爱。如果护士能够与患者建立朋友式的平等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患者会乐意接受护士的护理和指导,那么护士也应将精湛的护理技术化作一份理解、一份智慧、一份关爱,深入到患者的生活当中去,显现出护士的亲和力。患有精神病的老人,思维不好或性情古怪,就算我们受了委屈,也要有忍耐之心,不要与他们发生冲突。要讲究沟通的技巧,对躁狂患者的情绪高涨,应从关心其健康、安全的角度出发,采用较严肃的口气使其情绪平稳;对情绪抑郁悲观、心事重重的患者应采用体贴、安慰、开导的方式使其解除顾虑,心情豁达[3],从而能使他们配合治疗和护理。以上这些做法能促进患者的早日恢复,也能体现出病区的和谐。

  2.2.3 与家属之间 要注重与家属沟通的程序。首先,对于新入院患者的家属除了交待一些常规事项外,还包括入院时的安全检查;对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的患者采取的保护性约束;不配合治疗时采取强制性措施等。如果未与家属及时沟通、解释,这可能造成家属的抵触、仇视,认为是侵犯人权[4]。其次,来院探视家属,一般都会直接与工作人员沟通,了解患者在医院的生活情况及病情是否好转,应把握好度,该讲的就讲,不清楚的就不要乱讲[5]。做到热情、文明,避免生硬的语言、冷漠的态度,也不要在家属面前不负责任地议论患者病情,讥讽、嘲笑患者的怪异行为,以免伤害家属的情感。与家属交流时要善于理解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另外,知情同意权在精神病区工作中逐渐普及,国家法律也明确规定患者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有权了解医疗护理行为中的各个环节。然而,精神病患者属于无行为能力人,其权利就转交其合法监护人行使。由于本病区属于封闭式管理,工作人员在执行检查、治疗、特殊护理前应告知其法定监护人,必要时可要求其法定监护人前来病区签字为证,以防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影响病区的和谐。

  总的说来,病区工作符合“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使病区和谐发展。为此,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法律意识,使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服务意识,融洽地与同事相处,与病区老年精神病患者相处,与老年精神病家属相处,构建老年精神病区的和谐景象,为民政事业尽一点心,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周芙蓉.精神科护理潜在的法律问题[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4,(3):66-67.

  [2] 周学丽,郑海燕.精神患者对护患沟通的要求与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7,19(2):125-126.

  [3] 庞爱芹,唐海花.精神科护士应增强法律意识以减少医疗纠纷[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7,19(3):209.

  [4] 周小英.精神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B].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7,19(3):207-208.

  [5] 孙 毅,朱书翠.养老机构对养老护理员的要求[B].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7,19(1):77-78.


作者单位: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 广州 510160

作者: 李素君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