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6期中医中药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26-6424(2004)06-0545-0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呼吸系统疾病,西医认为它是由于气管或支气管对各种刺激物反应增高引起广泛气道狭窄或阻塞,出现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的哮喘病范畴。中医认为:哮喘乃因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水湿内聚......

点击显示 收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4)06-0545-0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呼吸系统疾病,西医认为它是由于气管或支气管对各种刺激物反应增高引起广泛气道狭窄或阻塞,出现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常由吸入花粉、尘埃、冷空气或上呼吸道炎症诱发,偶有运动和药物诱发。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的哮喘病范畴。中医认为:哮喘乃因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水湿内聚为痰饮,遇外邪引动而发,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于气道,肺失宣肃而出现咳喘痰鸣,甚则不能平卧,胸闷,咯痰不爽等症。本病有新病多实、久病多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的特点,本人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根据该病的发展规律,将哮喘分为三期治疗,效果满意。

1 急性发作期

症见咳喘并见,甚则喘息不得卧,形寒怕冷,或发热或不发热,咯痰不爽,胸闷等。此时患者以邪实为主,《丹溪心法》指出:“未发宜扶正气为主,已发用以攻邪为主”。治疗着重在肺,治宜宣肺化痰、止咳定喘。方用小青龙汤为主方,加葶苈子、北杏仁,常收到很好的疗效。

2 慢性迁延期

咳喘有所缓解,但仍迁延未愈,往往既有气短喘促、动则喘甚、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脉细弱等肺脾两虚的症状,又有咳嗽痰多,苔黄腻等痰湿内蕴的表现。此时单纯治标则正气难复,若单纯治本则不利祛邪,只有标本兼治、虚实兼顾方能收效。对于肺脾两虚、痰湿内蕴的病人,常以六君子汤合杏苏二陈汤,对脾胃两虚兼有痰浊者以麦味地黄汤合杏苏二陈汤加摄纳肾气的五倍子调治,常收到佳效。

3 症状缓解期

患者精神疲倦,腰膝乏力,多数病人动则微喘,常兼心悸怔忡,唇绀,脉濡弱。此时病人以本虚为主要表现,治疗上要着重补虚,当肺、脾、肾兼顾,辅以补肝、养心之品。方以归脾汤加减。补脾药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益肾常选紫河车、补骨脂、黄精、蛤蚧等。

本病在治疗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本病虽有三期之分,但病发于肺,波及于脾,影响于肾,而咳嗽一症,始终为三期所共见,故在各期论治中,宣肺止咳必须贯彻始终。只有在积极改善肺功能基础上,兼及脾肾两脏之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则,弃肺咳于不顾,单用补益脾肾之品,不仅补益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相反肺中痰浊因补益而固涩,咳喘反见增剧,不可不知。(2)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本病必须重视之点。凡咳嗽气喘发作阶段,应以宣肺化痰,止咳定喘为法。一旦咳喘得到控制,应积极培植脾肾之本,补脾药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益肾常选紫河车、补骨脂、黄精、蛤蚧等。(3)“三分医药,七分调养”,哮喘也不例外。一要知宜知避:预防感冒,以免外感引动内饮;二要劳逸结合:过劳和久卧皆可伤气,久病之人,尤应禁房事,以顾护本元;三要节其饮食:以清淡为佳,辛辣、膏梁厚味足以导致湿热,皆宜节制。

作者单位:529031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收稿日期:2004-01-03)

(编辑松 石)

作者: 邓高峰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