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期临床护理

GDC血管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应用GDC(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根据疾病和手术的特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29例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术前详细准备、指导及术后局部穿刺点和全身肝素化的护理观察。结果29例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较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应用GDC(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根据疾病和手术的特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29例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术前详细准备、指导及术后局部穿刺点和全身肝素化的护理观察。结果 29例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较传统的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但由于疾病的特点和此类新技术的应用,认真、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十分重要。

    关键词 血管栓塞 颅内动脉瘤 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死、残率高,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和术中动脉瘤破裂带来的危险使病人和医生面临着艰难抉择 [1]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最新的一项微创技术,对病人损伤小,痛苦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采用美国波士顿科技公司生产的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系统血管内栓塞治疗29例颅内动脉瘤,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例病例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36~76岁,平均49.8岁,前交通动脉瘤10例,颈内动脉瘤———后交通支动脉瘤15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动脉瘤2例,眼动脉和基底动脉分叉动脉瘤各1例,29例患者术前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14例有动眼神经麻痹。

    1.2 操作方法 局麻后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清晰显示血管循环情况及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及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微导丝送至动脉瘤腔内,选择直径与动脉瘤体相当大小的GDC,沿微导管徐徐放入动脉瘤内,直到导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被GDC充满,取出微导管。
   
    1.3 疗效 随访3~20个月,全组死亡2例,1例病人微弹簧圈突入动脉,其余恢复良好均无再出血表现,动眼神经麻痹在术后3~12个月完全恢复。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 保持病区环境舒适、安静,控制家属探视。从入院开始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练习床上大小便,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大便通畅,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防止用力咳嗽及用力大便。
  
    2.1.2 病情观察 患者入院后即予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防止动脉瘤破裂或颅内压升高形成脑疝,严格控制血压(收缩压维持在150mmHg以下)。

    2.1.3 心理护理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技术虽然操作比较简单,安全性高,但由于部分患者对该技术不了解,加上治疗费用昂贵和社会、家庭压力大,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动脉瘤可因过度紧张、兴奋等情绪变化而破裂致危及生命,因此术前应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向他们说明手术过程,术前常规准备的内容,介绍有丰富经验的手术医生,术前常规准备的内容,及应用该手术治疗的成功病例,让病人及家属心里有数。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心理,以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2.1.4 完善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手术前一天常规备皮行青霉素、普鲁卡因和碘过敏试验,术前4~6h禁食、水,术前1h留置尿管,予插管对侧建立静脉通道,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钠0.1g,备好病历及CT片等带入手术室。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若病人出现了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双侧瞳孔不等大,肢体活动障碍,应立即报告医生,查找原因,或急诊行头颅CT检查,必要时    行开颅手术治疗。

    2.2.2 穿刺点的护理 本组29例血管内栓塞治疗穿刺点均为股动脉,术后予平卧位,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后予沙袋压迫8h,严密观察患肢足动脉搏动及下肢温度、颜色和末梢血运情况,每小时1次,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及血肿、瘀斑形成。

    2.2.3 一般护理 术后患侧肢体制动24~48h,防止伤口渗血,卧床期间加强会阴部护理,防止伤口包扎过紧,同时,下肢制动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护士应予患肢尤其是小腿下部腓肠肌处的环状按摩,力度以不引起患者疼痛达到舒适为宜。

    2.2.4 合理用药,维持有效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本组29例患者,术后常规使用尼莫通或尼莫地平,10~20mg/24h泵入,有效地防止和减轻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血压,高压应控制在原血压的2/3,防止脑灌注压的不足,同时还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面部潮红、发热、多汗、恶心等不良反应,根据情况调整泵入速度,对于全身使用肝素化治疗的患者,需每2h监测患者的凝血分析,根据其结果调整泵入速度。泵入标准:出凝血时间控制在正常的2倍左右,当其大于此数值时,应立即调整泵入速度。减慢至2.5ml/h为宜,当出凝血时间大于5倍时,或发现患者意识、血压、生命体征变化或牙龈、消化道出血时,应立即停止泵入肝素,给予对症处理,本组1例弹簧圈部分突入载瘤动脉病人,术后为防止血栓形成,予肝素化治疗2天(3000U/h微泵注入),后口服阿司匹林25mg/次,2次/d,随访8个月,未感不适,无出血现象发生。

    3 出院指导

    3.1 一般指导 出院时告知患者应保持心情平静,生活有规律,避免剧烈运动及咳嗽,保持大小便通畅,经常监测及控制血压,防止再出血。

    3.2 用药指导 若患者出院带抗凝药,如阿司匹林等,应告知患者及家属用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出血的体征及状况,如皮下出血、口腔粘膜出血等。
   
    3.3 定期复查 嘱病人3~6个月来院复查,进一步观察治疗效果,若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增高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凌锋.介入神经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0.
    
    (收稿日期:2004-06-04) (编辑罗 彬)

    作者单位: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

作者: 李翠红 鲜继淑 孙德玲 毕国铃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