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期病例报告

小儿肝母细胞瘤2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0cm×4。0cm包块,腹壁皮肤正常,肝大,肋下6。0cm,剑突下4。0cm,质地硬,可触及约10cm×5。...

点击显示 收起

  病例1:患儿,男,7个月,汉族。于就诊前2周左右,病儿出现哭闹、消瘦、面色苍白、腹胀。近1周吃奶差、恶心,同时发现右上腹包块而就诊。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按时预防接种。查体:生长发育尚可,营养差,消瘦,表情淡漠,贫血外貌。心率118次/min,节律正常,心前区可闻及Ⅱ级左右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膨隆,剑突下偏右侧可见一4.0cm×4.0cm包块,腹壁皮肤正常,肝大,肋下6.0cm,剑突下4.0cm,质地硬,可触及约10cm×5.0cm包块,表面凸凹不平,无搏动感,活动差。
   
  B超:肝体积增大,右叶为主,可见约8cm×10cm强光团反射,肝内回声不均匀,脾略大。

  血常规:Hb75g/L,RBC2.5×10 12  /L,WBC5.8×10 9 /L,N68%,L32%。腹水常规:外观淡黄色,李瓦它试验(-),细胞数60×10 9 /L,偶见瘤细胞。
   
  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继发肝硬化腹水,继发贫血。去省级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报告为肝母细胞癌。给以化疗,支持对症治疗,约2个月病情恶化而死亡。
   
  病例2:患儿,男,4岁,汉族。于就诊前40天开始饮食渐少,恶心,时有呕吐,消瘦,精神状态欠佳,近1个月腹胀,时而腹泻。食饮明显减退而就诊。病后无明显发热,无肝炎,结核病史。查体:消瘦,精神状态欠佳,轻度贫血外貌,巩膜无黄染,心率90次/min,节律正常,各瓣膜区听诊无杂音。腹膨隆,肝大,肋下1.0cm,剑突下8.0cm,已超越中线,质地Ⅱ°硬,表面光滑,轻度触痛。脾未及,腹水征(+)。
   
  血常规:Hb85g/L,RBC3.0×10 12  /L,WBC6.0×10 9 /L,N69%,L31%。腹水常规:外观清,淡黄色,李瓦它试验(-),细胞数80×10 9 /L,镜检见少量瘤细胞。
   
  B超:肝体积增大,右叶界限不清,右叶最大斜径14cm,肝内回声极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强光团反射,肝右叶最大者9.6cm×8.8cm,最小直径4.5cm×4.8cm(包括肝左叶),共3个,脾不大。
   
  诊断: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硬化,腹水。
   
  给予保守治疗。2个月后复诊,患儿呈恶病质状态,拒绝住院,2天后死亡。病理:肝母细胞瘤(儿童型肝癌)。
   
  讨论:肝母细胞瘤是小儿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多数患儿仅有腹胀,消瘦,食欲不振,贫血,小婴儿可见哭闹,偶有发热等症状。待肿物增大,症状明显或有腹水时病情已属晚期,而失去手术机会。儿童型肝癌与成人型不同,后者多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而儿童型自然病程短,进展快,病死率高。但如早期诊断:手术切除配合化疗及免疫治疗,预后较好。病例1、2均为就诊时出现消瘦、腹水、贫血,已为晚期,病例1虽经手术及化疗,但预后不良。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早期发现比较困难,今后应多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增加治疗效果,减少死亡。
   
  (收稿日期:2004-06-15)

  作者单位:158200黑龙江省鸡东县医院儿科 

  (编辑江 风)

作者: 李玲芹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