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期预防医学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肺心病为中老年的常见病,急性发作以冬春多见。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常导致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肺心病常为基础COPD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导致。病程久,常因某些诱因(如上感、支气管炎等)而急性发作,对心肺功能的损害会进一步加重。...

点击显示 收起

    肺心病为中老年的常见病,急性发作以冬春多见。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常导致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肺心病常为基础COPD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导致。病程久,常因某些诱因(如上感、支气管炎等)而急性发作,对心肺功能的损害会进一步加重。因此,预防急性发作及护理就十分重要。

    1 心理护理

    肺心病患者因病程长,心理反应复杂,当急性发作时,易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疏导,讲解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介绍治愈或好转的病例,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及时解除不良心理反应。

    1.1 介绍病区环境及有关医护人员,使患者消除陌生感,用热情周到的服务,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1.2 讲解有关疾病的简单知识,并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如立即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静滴抗生素,以减轻缺氧症状改善气促等不适,及时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情绪稳定。

    1.3 向患者讲解该病经积极治疗,是可以好转,且注意诱发因素,积极预防,可减少急性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消除由于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而产生焦虑的情绪。

    2 基础护理

    2.1 环境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温度过高,湿度过低,使患者呼吸道粘膜干燥,痰液粘稠,不易咯出;温度过低,湿度过高,患者易受凉,阴冷潮湿,身体不适。

    2.2 生活护理 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卧床减轻心脏负担,减少氧耗量。保持床单平整、舒适,并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并预防褥疮发生。对于严重呼吸困难者,可取端坐卧位,此卧位可使肺活量比平卧位增加10%~30%,减少回心血量和肺血流量,从而使呼吸困难有所减轻。取此卧位时,应注意使患者的肢体置于舒适的体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3 雾化吸入 痰液粘稠者,可予雾化吸入以促进排痰,可选用复方鱼腥草合剂或西药抗生素、α-糜蛋白酶等,雾化吸入的雾量及吸入时间,依患者耐受性进行调整,时间一般为15~30min,雾量过大,可致患者感到气促,加重呼吸困难。

    3 病情观察

    3.1 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面色、瞳孔和尿量,并准确记录。注意呼吸的深浅、频律和节律,如呼吸深而快,有酸中毒的可能,改善通气后,呼吸变浅而慢,多为碱中毒。心律和血压的改变可反映心功能处于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神志的改变对发现肺性脑病尤为重要。瞳孔的观察可及时反映脑水肿情况,并及早发现脑病的可能。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以及时反映肺性体液平衡和心、肾功能。

    3.2 定期监测血气分析,了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严重程度,有无酸、碱代谢紊乱。

    3.3 观察有无肺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准备好抢救器械及药品。

    4 氧疗护理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可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为24%~35%(0.75~3.5L/min),应密切观察胸闷、气短等呼吸困难症状及紫绀是否改善,应监测血氧饱和度,使其保持在>85%以上,当缺氧症状有所缓解,有些患者常常不愿接受氧疗,应向患者加强医学知识宣教,使其正确认识氧疗的意义,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氧疗对治疗肺心病的重要性,PaO 2 上升到8.0kPa(60mmHg)以上,PaCO 2 下降至0.7kPa(50mmHg)以下时,应及时调整氧疗方法,可从持续吸氧改为间歇吸氧。正确使用氧疗,在改善缺氧症状的同时,可减轻患者对持续氧疗的不适。

    5 药物护理

    5.1 用药观察 应用呼吸兴奋药物,即刻增加呼吸幅度和频率,使紫绀症状减轻,单用药后可出现血压增高、心悸、心律失常、咳嗽、呕吐、皮肤瘙痒、震颤、肌强直、出汗、颜面潮红、烦躁不安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应缓慢滴注,应用强心、利尿剂,应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观察水肿、呼吸困难有否改善,心律失常是否纠正,特别要注意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及洋地黄药物中毒反应,还应注意有无痰液干结不易排除。5.2 注意事项 呼吸兴奋剂用药过程中,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滴速不宜太快,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呼吸频率和节律变化,监测动脉血气,以调节滴入速度。利尿剂的应用尽可能在白天给药,肌肉注射以清晨、上午为宜,避免晚上注射,以免患者因排尿频繁而影响睡眠和受凉,不利于心衰的控制。

    6 健康教育

    肺心病急性发作、病情严重、危险性大、病死率高、并发    症多、治疗难度大。因此,渡过急性发作危重期后,采取有 效的健康教育,可减少急性发作,延缓功能恶化,提高生命质量。教育患者积极预防和控制原发病,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保持乐观的情绪。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可以相互转换、相互作用,肺心病病程长,易反复,患者易产生消极、烦躁等不良心理活动,而不良心理活动对心血管系统和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极大,因此,应建立一个良好的身心循环链。积极开展家庭氧疗,改善气急症状,增强活动强度和活动范围,增强生活的独立性,不断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急性发作或住院次数,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单位:730050甘肃省中医院八病区 

    (收稿日期:2004-06-12)

    (编辑骄 阳)

 

作者: 裴玉琴 赵金凤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