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1期中医中药

针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38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头晕、颈项部酸痛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头痛、恶心、胸闷、耳鸣等症状。笔者采用针刺为主结合中成药内服治疗该病,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并排除耳源性、眼源性、肿瘤等所致的眩晕。2治疗方法(1)针刺取穴:C3~7夹脊、风池、完骨、天柱。...

点击显示 收起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头晕、颈项部酸痛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头痛、恶心、胸闷、耳鸣等症状。笔者采用针刺为主结合中成药内服治疗该病,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中,男12例,女2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6年,平均病程2.5年。全部病例经颈椎CT或X线检查,显示椎体前后缘不同程度的增生、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等病理改变;并经脑血流图检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并排除耳源性、眼源性、肿瘤等所致的眩晕。
   
  1.2 治疗方法 (1)针刺取穴:C 3~7 夹脊、风池、完骨、天柱。针法:患者俯卧,常规消毒后,双侧风池、完骨、天柱直刺3.5cm左右,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各1min;颈夹脊穴均直刺2cm左右,施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中成药:眩晕宁片(三金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45020605)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眩晕症状消失,颈肩痛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随访半年内无复发;有效:眩晕症状减轻,颈肩痛减轻,肢体功能改善,但半年内因各种因素复发,但经本法治疗后再次好转;无效:症状及肢体功能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经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29例,占76.32%;有效7例,占18.42%;无效2例,占5.26%;总有效率为94.74%。
    
  3 讨论

  眩晕为临床常见症状,可发生于多种疾患。而颈性眩晕是由于慢性劳损、颈部肌肉痉挛、颈椎退行性变化、椎间盘变性脱水、椎体失稳、代偿性骨质增生等原因,直接或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局部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痉挛,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症状,属中医“痹病”、“眩晕”范畴。多因机体正气不足、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不能上承于脑窍所致;其病变多在督脉、足少阳经、足太阳经。因此,取足少阳经风池、完骨穴,与督脉密切相关的颈华佗夹脊穴,足太阳经天柱穴,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目的,三穴合用能有效地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量,增加脑灌流量。
   
  眩晕宁是在总结祖国医学诸家对眩晕病因病机论述的基础上,发掘古方、验方治疗眩晕症的经验,依据《金匮要略》“心下有痰饮,胸肋支满目眩”及《灵枢》“上虚则眩”的理论,将汉代《金匮要略》的“泽泻汤”,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二陈汤”和明代《证治准绳》的“二至丸”有机化裁而成。选用泽泻、白术、茯苓、陈皮、女贞子、旱莲草等优质药材,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镇静安定作用,对中枢递质的良好影响、降压、解除平滑肌痉挛及抗炎消肿的作用。
   
  患者应注意避免受凉、过度劳累,不宜长时间伏案工作,坚持适量的功能锻炼,调节睡枕的高度,保持充足的睡眠,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复发。
   
  (编辑乔 晓)

  作者单位:435000湖北省黄石市中医院

作者: 喻红兵 黄移生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