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1期临床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200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10例患者。通过对10例患者的护理,总结出对其并发症的具体的观察和护理措施。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观察和护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目前常用的机械辅助循环之一,其疗效已得到公认。但随着其应用的普及,并发症的问题也显得突出,甚至限制了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200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10例患者。通过对10例患者的护理,总结出对其并发症的具体的观察和护理措施。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并发症 观察和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目前常用的机械辅助循环之一,其疗效已得到公认。近年来,随着其适应证的扩大,穿刺方法的改进,其应用逐渐普及。但随着其应用的普及,并发症的问题也显得突出,甚至限制了其应用。文献报道IABP的并发症有5%~35% [1] 。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IABP治疗了10例患者,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与IABP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现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51~88岁,7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入院均急诊行PTCA加支架术,5例在术中行IABP,另2例术后1~2天行IABP。另3例为外科患者,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二尖瓣换瓣术,1例术中行IABP术,2例术后行IABP术。10例患者IABP分别治疗1~6天,均成功脱机,综合治疗好转出院。使用Datascope98型球囊反搏机和Datascope球囊导管,球囊体积为40ml。
    
  2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1 下肢缺血 IABP的并发症中,下肢缺血发生率最高 [1] ,轻者影响IABP的继续应用,重者可遗留功能障碍或截肢。发生的原因有导管插入时斑块脱落,导管自身阻断血流,导管附着血栓及动脉损伤,抗凝治疗不恰当,停搏时间过长及下肢被动运动欠缺。主要表现为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末梢皮肤温度降低,颜色苍白、下肢疼痛、知觉和运动障碍。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此时患者循环已稳定,拔除导管后,缺血消失。在护理中,我们总结出以下观察和预防方法。
   
  返回病房时应立即观察术侧下肢的血运并与对侧比较,30min观察1次,连续4次,以后每2h1次。观察内容为足背动脉搏动,肢端皮肤色、温、觉及运动。保持导管的通畅,IABP术后最好仰卧或床头略抬高(<30°),传感器的位置须置于右心房的水平。术侧肢体适当制动,保持功能位,避免屈髋、屈膝,用透气强力胶布将导管牢固固定于大腿内侧及膝关节上方,防止管道脱落、打折、移位,翻身时保持术侧下肢与身体成一直线,并以侧向术侧为主。每1~2h用肝素液加压冲管,如发现回血,应立即抽出3~5ml鲜血,并加压冲洗15s。尤其对躁动患者要勤加观察,本组有1例患者躁动,不但加重心脏负担,还使局部压力过高,导致回血,发现后立即回抽血液,并用肝素加压冲管,遵医嘱用咪唑安定持续微泵静注,直到患者循环稳定,病情好转,未导致血栓形成。加强下肢的被动运动,略抬高下肢,4~6h行功能锻炼,即拍打和按摩下肢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停搏因素引起的血管栓塞,及时处理各种报警,避免IABP不正常工作超过30min。拔出导管时应允许近端喷射少量鲜血并由远端挤压出一些血液,24h内仍应观察穿刺点远端血运情况。
   
  2.2 出血和血小板减少 与穿刺引起的血管损伤,气囊的机械刺激引起血小板减少和抗凝治疗有关。本组患者中有1例血尿,减少抗凝剂使用后,血尿消失。在护理中,护士应注意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和血肿,皮肤、黏膜有无瘀斑、瘀点。各种注射后尤其是动脉穿刺后,穿刺点按压时间应延长。为避免反复穿刺,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输液,如留置在上肢,要避免在同侧反复测量血压,以免引起皮下血肿。警惕颅内、消化道及尿路出血,当患者突然出现神志障碍、语言含糊、肢体活动不利、柏油样大便或呕吐咖啡样液体、血尿这些情况时,要高度怀疑相应部位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同时要注意大小便常规的监测。遵医嘱正确抗凝治疗,经常监测血小板数量和凝血酶原激活时间,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以便处理异常情况。拔除导管时,要局部压迫30min以上,然后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12h,术侧肢体制动6~12h。
   
  2.3 感染 控制感染在IABP术后非常重要。感染可表现为穿刺点局部红、肿、热、痛和化脓,也可以表现为发热、败血症等全身感染。本组无一例感染发生。应注意保持病室的整洁,限制探视,每日用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机消毒。用透明敷料代替纱布敷料以便于局部观察有无红、肿、热、痛和化脓情况,若被血液、尿液污染要及时换药,及时更换汗湿、尿湿的衣裤并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严格无菌操作,定时换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监测体温和血象。
   
  2.4 贫血 贫血的报道不多,但李晶等 [2] 报道20例IABP治疗的患者中有7例发生贫血,这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我们每天监测血红蛋白并观察患者有无贫血的体征。本组中有1例患者IABP治疗4天,血红蛋白由术前的130g/L至78g/L,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并于第5天停止IABP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2.5 导管不能有效地充/放气 导管有效地充/放气是I-ABP正常工作的关键。IABP主要是依据心电图中的R波触发球囊周期性启动,因此IABP术后要正确选择电极片粘贴部位,避开骨隆突部位,必要时先备皮,并牢固固定。选择一个R波向上的最佳导联,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及QRS波的动态变化。当心率>150次/min或<50次/min,或RS波的波幅<0.5mV时,均不能有效触发球囊周期性启动,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纠正,可更换触发方式,如压力触发方式,房颤时选择房颤触发模式。注意观察显示器左下角导管充/放气指标和血压波形中的反搏压。打开各报警开关,了解各报警项目的意义,当报警发生时,护士应迅速阅读报警内容,查找原因,如检查电极片的位置,有无心律失常发生,管道是否漏气,导管是否打折、滑脱等。避免IABP在体内不正常工作超过30min。本组1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应用压力触发模式,其余均应用R波触发,术后IABP均有效地充/放气。
   
  2.6 气囊破裂 当反搏波消失或低平且导管或安全室内出现血液时,应立即停止反搏,通知医生拔管和再置管,以免停搏过久气囊上形成血栓。本组无气囊破裂发生。
   
  此外,应注意尿量的观察,因为导管置于肾动脉开口近端的降主动脉内,易压迫肾动脉,尿量的多少还可反应泵衰的纠正情况。
    
  3 讨论
    
  IABP因其疗效肯定,其应用得以普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对并发症的防治,护士起到重要作用。应安置患者于正确卧位,保持导管通畅,正确监护,开启并正确处理各种报警。熟知各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发现并发症应及时处理。通过以上护理,本组10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疗效均满意而出院。
     
  参考文献
    
  1 Macoviak J,Stephenson LW,Edmunds LH,et al.The intraaortia balloon pump,an analysis of five years experience.Ann Thorac Surg,1980,29(5):241.
   
  2 李晶,高明明,王乐丰,等.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急梗死心源性休克疗效分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18(8):403-404. 

  (编辑毅 文)

  作者单位:310006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浙江省中医学院护理系

作者: 邹海英李玲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