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20期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监护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监护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约5%~10%,其死亡率高达80%~90%,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pulsation,IABP)是再灌注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球囊导管到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使主动脉内球囊充气和放气,通过舒张期主动脉压升高,降低左......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监护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约5%~10%,其死亡率高达80%~90%,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lsation,IABP)是再灌注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球囊导管到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使主动脉内球囊充气和放气,通过舒张期主动脉压升高,降低左心室阻抗,减少心肌耗氧和做功,起到辅助循环的效果。我院CCU于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IABP术后病人19例,效果满意。现将其术后监护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病人中,男11例,女8例,年龄27~74岁,平均50.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急行IABP术12例,7例在急诊介入时合并心源性休克,同时给予IABP辅助循环。

    1.2  治疗结果  本组19例病人应用IABP 6~28 h,平均17 h,17例症状缓解生命体征平稳后撤机,好转,2例无效死亡,其中1例因无尿、肾衰竭死亡,1例因顽固性心衰死亡。

    2  参数选择

    2.1  触发模式  可供选择的有四种:心电图、压力波、固有频率、起搏模式,一般选心电图为触发模式,即以R波触发,应选择R波较高导联,妥善固定心电导联电极片,防止脱落,以保证气囊充气,排气的准确性。

    2.2  反搏频率  一般选1∶1,脱机时可递减频率2∶1、3∶1,即表示心跳2次、3次反搏1次。

    2.3  IABP充、排气时相  一般选在中间位置,可根据动脉波形滑动控制键,使球囊在舒张期切迹点开始充气,在下次收缩期前排气结束。

    2.4  IABP反搏压  根据病人血流动力学参数选择气囊充气的大小,即反搏压大小。

    3  术后监护

    3.1  心电监护  因一般选择心电R波触发,故应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心电图变化、心率最好维持在80~100次/min,如有心动过速,应首先终止,因为过快的心率使球囊驱动系统难以跟踪心率、提供有效的循环支持;持续监测有无其他心律失常;应避免干扰,保证心电波形稳定。

    3.2  压力监测  严密监测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反搏压及波形,根据各项压力的动态变化,结合心率、尿量等,观察反搏疗效、病情的好转及变化,及时发现有无漏气等情况。

    3.3  动脉压力冲洗装置的监护  肝素钠12 500 u加入NS 500 ml中持续加压冲洗,每班校零点一次,每小时手动冲洗一次,观察动脉插管内有无回血,压力表的指针是否在绿区,监测ACT(正常活化凝血时间)>180 s。

    3.4  穿刺局部护理  穿刺局部有无出血、血肿,每日换药一次,严格无菌操作。

    3.5  穿刺侧肢体护理  穿刺侧肢体制动,避免过度弯曲,约束带约束,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穿刺肢体皮肤温度、颜色、痛觉,预防并发症出现。

    3.6  尿量的监测  如果尿量偏少,及时通知医师,通过超声检查等方法,重新确定气囊管的位置,及时处理。

    3.7  拔管  拔管按压30 min以上,绷带加压包扎6 h,砂袋压迫8 h可翻身,避免穿刺侧肢体过度弯曲。

    4  小结

    IABP的应用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尽快掌握其原理、仪器使用,并发症观察等,如一次机器报警,因为气源不足,更换气源后机器才得以正常工作,IABP的使用对抢救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在短时间内起到了改善血流动力学,有效地恢复梗死区心肌早期再灌注,缩小梗死面积,明显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单位:271000 山东泰安,泰安市中心医院CCU

作者: 刘燕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