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20期

不典型关节损伤的X线平片、CT及MRI对照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常见不典型关节损伤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关节损伤X线平片无异常或骨折可疑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评估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意义及特点。结果17例X线平片未见异常,2例骨折可疑,CT显示2例隐匿性骨折,MRI显示19例骨挫伤的部位及范围,未能显示骨折,部分病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比较常见不典型关节损伤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关节损伤X线平片无异常或骨折可疑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评估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意义及特点。结果  17例X线平片未见异常,2例骨折可疑,CT显示2例隐匿性骨折,MRI显示19例骨挫伤的部位及范围,未能显示骨折,部分病例显示韧带损伤及关节囊积液。结论  MRI能全面反映关节各组织结构的损伤情况,但不能明确区分骨挫伤与隐匿性骨折,CT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有独特作用,但不能显示骨挫伤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

  【关键词】  不典型关节损伤;X线摄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不典型关节损伤X线平片常常报告阴性,CT能够发现微小的隐匿性骨折,但对骨挫伤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价值有限,MRI能全面反映关节各组织结构的损伤情况。本文总结19例不典型关节损伤病例,对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初步探讨其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1年来不典型关节损伤病例19例,所有病例由于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和X线平片阴性结果不相符合而于1周内行CT及MRI检查,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13~62岁,平均34.8岁。检查部位:右膝关节9例,左膝关节4例,右踝关节3例,右髋关节2例,右肩关节1例。

  1.2  方法  检查设备采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TCT-300型全身CT扫描机,根据损伤关节的不同而做相应关节的扫描,层厚5mm,层距5mm,平扫分别用骨窗及软组织窗观察和拍片:MRI成像系统采用国产XGY OPER 0.3T永磁型MR扫描机,依据部位不同选用不同线圈,膝、踝关节选用关节表面线圈,髋关节及肩关节采用体部线圈,常规进行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SE序列T1WI和(或)FSE序列T2WI扫描,扫描参数:T1WI 400/20ms,T2WI 3000/125ms,选择性应用STIR序列T2WI 1000/20ms,FL 35°,层厚5mm,层距5mm,视场FOV 220mm。

  2  结果

  19例关节损伤中,17例X线平片报告阴性,2例骨折可疑:1例右膝关节髁间突后关节面毛糙、模糊、不规整,1例右肩关节肱骨大结节骺板愈合处隐见模糊的透亮影,骨纹理稍乱,但骨轮廓及骨皮质均完整。CT扫描明确了这2例隐匿性骨折的存在,表现为骨纹理紊乱,走行中断,骨皮质形态欠规则。CT软组织窗观察到2例膝关节后上层面后交叉韧带肿胀、增粗、密度增高,提示后交叉韧带损伤,2例髌上囊及1例髋关节囊内积聚液体样低密度影,诊断为关节囊积液,其余病例CT未见异常。MRI T1WI,T2WI及STIR序列对所有病例均观察到骨挫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内踝、肱骨大结节及股骨头关节面下,特别在肌腱韧带附着点更易发生,表现为T1WI不规则片状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STIR序列呈明显异常的高信号,但对隐匿性骨折未能直接显示。关节软骨面水肿7例,表现为T2WI软骨面厚度局限性增厚的明显高信号,STIR序列观察更加明显,以胫骨平台、股骨下端及股骨头关节软骨面多见。膝关节韧带损伤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后交叉韧带损伤2例,外侧副韧带损伤1例,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MRI T1WI表现为黑色低信号的韧带局部增粗,不成比例,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所有病例MRI均能观察到关节囊(腔)积液,积液量多少不定,位于关节囊(腔)各部分,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STIR序列抑制脂肪信号后积液呈明显高信号,其位置、范围更加明确。MRI对受力部位软组织损伤情况也能很好显示,表现为皮下脂肪线增宽,走行紊乱,信号不均匀降低。

  3  讨论

  不典型关节损伤是指X线平片未见异常,而临床症状及体征较为严重的一类关节损伤。主要原因为直接暴力冲击,强力旋转引起的肌腱韧带的高度紧张以及剪切力的作用,导致受力点骨小梁断裂,骨髓内微小血管的破损,引发骨松质的水肿、出血,发生广泛而严重的渗出性改变,即骨挫伤[1]。若合并肌腱韧带的过度紧张而撕裂,则可能引起肌腱韧带附着点附近骨质的隐匿性骨折,本组病例中CT检查发现的2例隐匿性骨折就发生在后交叉韧带附着点及肱骨大结节肌腱附着处。同时,肌腱韧带撕裂而肿胀、出血,则不同程度引起关节囊(腔)的积液、积血。关节面软骨损伤水肿,表现为关节软骨面轻微增厚且T2WI信号明显增高,这与损伤的关节面软骨中自由水含量增高和胶原组织降解有关系[2],STIR序列对此征象显现的更加确切。

  本文收集的19例不典型关节损伤病例中,X线平片均未发现异常,高分辨率CT能够观察到骨小梁的细微变化而对2例隐匿性骨折作出了明确的诊断,但对骨挫伤及软组织水肿CT未发现。虽然CT能够发现2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增粗、肿胀,但只能提示韧带损伤,不能明确诊断,对侧副韧带也不能显示,并且在8例韧带损伤病例中仅提示2例。在19例MRI显示关节囊(腔)积液病例中,CT只对3例大量关节囊积液作出了诊断。MRI除对2例隐匿性骨折误诊为骨挫伤外,对关节各组织结构的损伤及病变均作出了全面的反映,特别是对骨挫伤、关节软骨面水肿、韧带损伤的诊断有独特作用,采用多序列、多方位、多层面扫描,对损伤的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能作出准确而精细的评估[3],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为详尽的资料。

  总之,X线平片、CT及MRI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对于不典型的关节损伤,X线平片及CT的诊断价值有限,MRI是唯一能全面反映关节各组织结构损伤状况的检查方法。通过分析认为对于X线平片报告阴性而临床症状及体征较为严重的关节损伤,应及时行MRI检查,当MRI发现范围较大而严重的骨挫伤时,特别是发生在肌腱韧带附着点附近位置,则应行CT扫描,以明确隐匿性骨折的存在。从而达到最佳的影像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  柯祺,许灼新,周守国,等.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12):886-888.

  2  篷利博,冯宏君,崔风,等.急性膝关节外伤的MRI、X线平片、CT对照.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2,13(2):147-149.

  3  张雪哲.骨关节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3):140-143.

  (编辑:田  雨)

  作者单位: 511500 广东清远,清远市中医院放射科

作者: 邓红兵,潘完成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