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22期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阑尾脓肿的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我院从2000年1月~2005年10月,住院治疗20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3治疗方法本组病例采用服“清脓饮”为主,同时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及甲硝唑并适当补液。辅助治疗:对阑尾周围脓肿病人可局部外敷芒硝,证实芒硝有促进肿块吸收作用。4治疗结果在200例阑尾周围......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从2000年1月~2005年10月,住院治疗20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中,男134例,女66例,年龄6~60岁,平均33岁。发病就诊时间最短2天,最长达18天。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诊断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和右下腹部包块,大者约12cm×6cm×4cm,小者约4cm×3cm×2cm。体温在37℃~38℃ 75例,38℃~39℃ 100例,39℃以上者25例。B超提示有炎性肿块或炎性暗区。

    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采用服“清脓饮”为主,同时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及甲硝唑并适当补液。清脓饮组成:地丁30g,连翘30g,山甲15g,败酱草30g,三棱15g,莪术15g,大黄15g,枳壳15g,红藤10g,厚朴10g。随症用药:痛甚加川楝子12g,热甚加蒲公英、双花各20g。每日1剂,水煎2次约300ml,分次服用。方解:红藤、败酱草、地丁以清热解毒,散结消痈肿,行气排脓为主;山甲、三棱、莪术行气破血,消食化积;大黄、枳壳、厚朴疏导肠胃,破积导滞,通利大便以消腹胀,川楝子理气止痛。辅助治疗:对阑尾周围脓肿病人可局部外敷芒硝,证实芒硝有促进肿块吸收作用。用法:芒硝100g,放入两层纱布袋内,加少许盐水,敷肿块上,每日更换1~2次,肿块可逐渐缩小,对皮肤无刺激及损伤。

    1.4  治疗结果  在20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中,其中14例中转手术,其余均非手术治疗痊愈,治愈率达93%,右下腹包块消失时间最短1周,最长31天。出院时体温正常,腹部肿块消失,B超复查炎性肿块吸收,满意出院。该手术治疗的参考条件:(1)经中药治疗不见好转,腹痛逐渐加重,脓肿增大,并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腹膜刺激症状加重,腹腔渗出液较多者。(3)高热39℃以上不退,血象升高,脉搏快,有休克倾向者。(4)对服中药不耐受者。

    2  讨论

    急性阑尾炎在病变发展的过程中,因阑尾化脓、坏疽、穿孔,大网膜包裹或肠管、肠系膜粘连,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中医认为此病由“脾胃不和,气机失调,湿热郁结,阳明腑实所致,则热炽毒盛、腐败成脓,治宜清热解毒,行气和营,通里攻下,破瘀排脓,随证施之。”本组病例的治疗观察:阑尾周围脓肿大部分均行非手术治疗,疗效是肯定的,阑尾炎在发展成为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时,虽然脓肿得到处理,但病灶阑尾不一定全部切除,有可能引起感染扩散,组织出血,或肠管破裂等手术并发症,会造成切口感染,或二次手术的痛苦,如阑尾脓肿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腹痛不减轻,症状体征加重,应中转手术。对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并发症少,病人费用低,住院时间短。脓肿吸收后,为了预防复发,宜在脓肿吸收后3~6个月部分病人行手术切除阑尾,局部粘连少、手术操作顺利、并发症少、效果好。其中有1例发现阑尾自裁现象。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有效地发挥了中药和西药的长处,较手术简单,患者容易接受,而且还可以避免因手术引起的并发症。经济负担轻,病人痛苦少,应大力推广。

     (编辑:唐  城)

    作者单位: 730050 甘肃兰州,甘肃省建筑职工医院

作者: 张少峰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