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2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5例远期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的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共收治溃疡性结肠炎25例,通过5年的远期疗效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25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根据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确诊为本病。3复治16例中曾接受过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见表1。...

点击显示 收起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的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共收治溃疡性结肠炎25例,通过5年的远期疗效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根据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确诊为本病。其中男18例,女7例;20~30岁3例,31~40岁7例,41~50岁11例,51~70岁4例;轻度11例,中度8例,重度6例;病程最长4年,最短3个月;初治病例9例,慢性复发12例,慢性持续4例。

  1.2  诱发因素  25例中可查询的诱发因素有:秋冬季节因天气变化受凉刺激2例;因饮食不洁感染或食物过敏者7例;因劳累过度或精神创伤受刺激8例;无明显原因者8例。

  1.3  复治16例中曾接受过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见表1。

  表1  16例复治患者既往治疗情况  (略)

  1.4  治疗方法

  1.4.1  中药治疗  本组均采用中药胃关煎方:山药(炒)6g,白扁豆(炒)6g,焦干姜6g,白术(炒)6g,熟地15~50g(根据病情而定)等。水煎服,每日1剂,每天2次。泻止后改用滋补中气之药,常用补中益气丸,每次1丸,日服2次。

  1.4.2  西医治疗  卧床休息,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有出血情况者给予止血敏静滴。重症病人给予输血、血浆或白蛋白,并须注意调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留灌肠:本组病例均采用地塞米松10mg,庆大霉素16万u,扑尔敏10mg加生理盐水70mg,每天1次行保留灌肠,10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在第2个疗程灌肠时,地塞米松减至5mg,其他不变。

  1.5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参考全国消化道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各种辅助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5年以上未复发;基本缓解: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时有因受凉、劳累过度后仅出现轻度腹泻,无脓血便,通过1个疗程治疗而康复;无效:经10~15天的治疗,症状无改变;复发:通过1个疗程或几个疗程的治疗后而痊愈,在5年以内仍有复发。

  2  结果

  本组病例通过5年的跟踪观察,其疗效如下:25例患者临床治愈6例,基本缓解15例,无效1例,复发3例。总有效率为84%。

  3  讨论

  在本组病例的治疗过程中,必须重视整体与局部并治的治疗原则,必须重视“标”与“本”兼治的治疗原则。本组采用西医治疗可治标,而中医治疗则是治本。由于肠道出血、久泻破坏了肠黏膜,肠道内对细菌的屏障功能明显减弱或破坏,细菌及毒素可通过受损之肠黏膜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败血症,尤其是厌氧菌所致的病人。因此,应首选西医的抗生素、止血药物。治标有见效快、迅速纠正病人危急状况的特点,是确保病人生命的可靠治疗方法。因长期发热、脉快、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必须迅速补液以保持平衡。治标处理的妥当,则为下一步治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运用中药方治本,可调整脏腑功能,采用胃关煎,主治脾肾虚寒,久泻不止,腹痛及冷痢,方中重用熟地,能止血生津,滋补肾阴。干姜归脾、胃、肾、心、肺经,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对脾胃虚寒,阳虚失血者可调整各脏腑之功能。再加入白扁豆、白术、山药等可归脾、肾、胃经,能补脾养胃,化湿补肾涩精,对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者见奇效。泻止后应改用补中益气丸,以调整脾胃之功能,滋补下陷之中气,增强体弱之功力。笔者认为:目前在此病的治疗方法上,必须强调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才能提高对本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 255082 山东淄博,淄博市中埠镇胜利油田胜南社区铁山小区卫生所
 
  (编辑:陆  淼)

 

作者: 叶树杰元文琪童远霞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