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3期

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35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的可行性和治疗机制。方法所有患者行腰椎牵引(SWQ-Ⅱ型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结论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首选方法,在治疗下间盘突出完全还纳或部分还纳,神经根松弛移位建立了和谐的“根—盘”关系。【关键词】牵引。...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的可行性和治疗机制。方法  所有患者行腰椎牵引(SWQ-Ⅱ型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结果  本组35例,优30例,良5例。按病程分析:1周以内者20例,1个月以内者15例。结论  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首选方法,在治疗下间盘突出完全还纳或部分还纳,神经根松弛移位建立了和谐的“根—盘”关系。

    【关键词】  牵引;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

    我院2000年3月~2006年3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其中发病1个月以内的患者35例行腰椎牵引治疗,满意率100%,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均根据症状、体征和CT检查确诊,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9~56岁,平均39岁,其中1周以内者20例,1个月以内者15例。突出节段,本组35例,全部为单节段突出,其中L4~5 19例,L5S116例。无合并腰椎管狭窄症。

    1.2  治疗方法  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牵引,病人俯卧于牵引床,胸带及骨盆带固定,松紧适度,设牵引距离60~70cm,上倾角10°角,左、右旋转各10°,牵引力为60~70kg,每秒钟1次牵引(快牵),连续进行数秒钟的牵引,完毕,推入病室绝对卧床2周,3天后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佩带腰围,据病情抗炎,给予消肿、止痛药物。

    1.3  结果  经6~24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优30例:症状消失、腰部活动正常,恢复原工作。良5例:症状基本消失,偶有腰痛、腿痛或小腿外伤麻木,能坚持原工作。满意率占100%。

    2  讨论

    三维牵引床的原理是快速牵拉、斜板、旋转复位,本组35例患者,有19例在牵引后行CT检查,其中椎间盘完全还纳7例(36.9%),部分还纳19例(63.1%),椎间盘部分还纳见髓核缩小与神经根分根清晰,本组的部分椎间盘还纳是不是突出髓核的炎症水肿消退所致有待研究。部分椎间盘的还纳极大地减轻了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力,神经根因此受压而产生的创伤性炎症消退,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或治愈。宗立本[1]实验证实神经根在牵拉下可位移及松弛,鲁玉来等[2]认为在腰椎牵引下,神经根袖、神经根松弛、位移,从而使神经根硬脊膜偏离了突出髓核的高峰,建立了新的、和谐的“根—盘”关系。综上所述,椎间盘部分还纳更有利于神经根、神经根袖的松弛、位移,更有利于建立新的、和谐的“根—盘”关系,使其逐渐达到生物力学平稳和分子生物学平衡,压迫或牵张消失或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行腰椎牵引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宗立本.神经根在牵引作用时的位移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颈腰痛杂志,1998,19(4):252.

    2  鲁玉来,孙其伟,王端臣,等.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与相关问题的探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21(22):1627.

   作者单位: 150080 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骨外科

   (编辑:江  宇)

作者: 褚衍来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