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4期

臀上皮神经疼痛综合征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臀上皮神经综合征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无神经根受压而无肌力及反射的改变,且腿痛不过膝,因此易被临床医师忽视。臀上皮神经发自L1~3神经的后外侧支,在臀上皮神经行程中,越过髂嵴进入臀部时,被腰背筋膜与髂嵴行程的骨纤维管固定,此管的变形、缩窄或腰部扭伤可使臀上皮神经损伤[1]。臀上皮神经综合征不易与椎......

点击显示 收起

    臀上皮神经综合征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无神经根受压而无肌力及反射的改变,且腿痛不过膝,因此易被临床医师忽视。臀上皮神经发自L1~3神经的后外侧支,在臀上皮神经行程中,越过髂嵴进入臀部时,被腰背筋膜与髂嵴行程的骨纤维管固定,此管的变形、缩窄或腰部扭伤可使臀上皮神经损伤[1]。臀上皮神经综合征不易与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腰腿痛鉴别。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2,3]  (1)疼痛特点为臀、大腿部疼痛,多不超过膝关节,无神经根受累体征;(2)在臀部可触及直径数毫米、长度数厘米的条索状且有压痛的肿物;(3)条索局部封闭后疼痛缓解;(4)腰椎影像学检查排除腰椎疾患。

    1.2  一般资料  自2001年3月~2005年3月共治疗臀上皮神经综合征43例。其中双侧有症状者7例,男27例,女16例。病程6天~4年5个月,平均2年8个月,年龄21~58岁,平均35岁,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8个月。

    1.3  治疗方法

    1.3.1  非手术治疗  以10号空针抽取2%利多卡因2ml、醋酸强的松30mg。穿刺点多位于髂嵴上缘与骶嵴肌外缘相交点内外2cm范围内,在压痛点最明显处消毒,穿刺至病人有麻痛感时,注射封闭液1.5ml,稍退针并将针头向头侧和尾侧反复挑拨,同时继续注射封闭药物,每3周为1个疗程,共封闭4次。

    1.3.2  手术治疗  对非手术治疗不能长期缓解的病人,行臀上皮神经松解术。具体操作方法:在压痛点最明显处,做一长约5cm切口,依次切开各层次直至浅筋膜之间,寻找臀上皮神经,并行松解;若神经卡压明显,疑有神经变性者,行神经切断术。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优:疼痛完全缓解;良:疼痛基本缓解;可:疼痛部分缓解;差:疼痛无缓解。

    2.2  治疗结果  非手术治疗结果:优22例(26侧),占52%;良11例(12侧),占24%;可6例(7侧),占14%;差4例,占8%。手术治疗结果:对非手术中可和差中的9例病人实施神经松解7例,神经切断2例,其中优8例,良1例。另1例双侧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病人拒绝手术治疗。2种方法治疗43例(50侧),优良42例(48例),优良率达到96%。

    3  讨论

    臀上皮神经综合征又称臀上皮神经嵌压综合征或臀上皮神经炎。由于臀上皮神经处腰神经自后外侧支出发后,行程中越过髂嵴与腰背筋膜形成的骨纤维管,之后在臀部深筋膜夹层中行一段距离后再至皮下。因此臀上皮神经在该段行程中较为固定,较少有缓冲余地。在急性扭伤、慢性劳损、神经周围筋膜、脂肪增生时,臀上皮神经易受卡压或损伤而再现症状。

    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的特点为臀部和大腿痛,一般不超过膝关节,无放射,且与体位关系不密切,无神经根受累表现,在臀上部有固定压痛点,局部封闭后,疼痛缓解,了解以上特点,不难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第三横突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上,局部封闭近期有一定的疗效,往往因为不能解除神经卡压,远期疗效不佳,笔者采用10号注射空针行皮下挑拨+局部封闭的方法,有利于将臀上皮神经周围松解,比单纯封闭的方法提高了疗效。对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采用手术松解或神经切断。

    【参考文献】

    1  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1981,694-696.

    2  陈仲,邵振海.非特异性腰腿痛——脊神经外侧支嵌压综合征.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39-141.

    3  王志成.骨科主治医师870问.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13.

      作者单位: 044102 山西临猗,临猗县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于  伽)

作者: 郝广生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