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9期

肺和胸膜阿米巴病误诊1例及文献复习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阿米巴病。误诊阿米巴病(Amebiasis)是由于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组织引起。阿米巴原虫也可通过血流引起肝、肺、脑等脏器继发脓肿。肺和胸膜阿米巴病较为少见,常易误诊。...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阿米巴病;肺;胸膜;误诊

    阿米巴病( Amebiasis)是由于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组织引起。原发病变多在结肠粘膜。阿米巴原虫也可通过血流引起肝、肺、脑等脏器继发脓肿。肺和胸膜阿米巴病较为少见,常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误诊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68岁,因低热、咳嗽、痰中带血3个月就诊于外院,肺部CT报告右肺门2个肿块影,诊为中心型肺癌中药治疗2个月。无明显疗效。6个月后因呼吸困难、消瘦、食欲减退于2001年9月11日来我院就诊。胸部CT提示右肺门肿块伴大量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呈洗肉水样,常规生化提示渗出液,显微镜下可见存活的阿米巴滋养体。追问病史患者有4年慢性腹泻病史。诊断为肺胸膜阿米巴病。给予抗阿米巴治疗及腔内用药2个月后,患者痊愈出院。

  2  文献复习

  2.1  一般资料  通过检索文献光盘数据库复习有关文献。报道299例中男268例(89.6%),女31例(10.4%),年龄最小10岁[1],最大76岁[2],平均43.5岁。 农民267例(89.4%);工人21例(6.9%)。

  2.2  临床表现  住院天数10~122d,平均36.5d。误诊时间平均56.2d。病程9d~1.5年。临床逐渐起病197例(65.9%),发热272例(91%),胸痛216例(72.2%),咳嗽208(69.6%),咯血97例(32.4%),消瘦104(34.8%),慢性腹泻史73例(24.4%),既往阿米巴病史16例(5.4%),痰检见阿米巴滋养体或原虫31例,胸腔积液发现阿米巴滋养体或原虫34例,肝脓汁发现阿米巴原虫27例,大便发现包囊体11例,B超发现肝脓肿47例,X线胸片大片浓密阴影59例,肺脓肿87例,肺内病变累及胸膜61例,病变部位右侧240例。

  2.3  误诊疾病  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1%、肺炎23%、支气管扩张1%、中心型肺癌7%、周围型肺癌11%、肺脓肿21%、脓胸16%、肺结核10%。

  2.4  诊断疾病  阿米巴胸膜炎36例、阿米巴肺炎73例、阿米巴脓胸47例、阿米巴肺脓肿58例、心包阿米巴病11例、胸膜-支气管瘘 44例、阿米巴肝-胸膜-支气管瘘28例、阿米巴肝-胆-胸膜-支气管瘘2例。

  3  讨论

  阿米巴感染的必经之路是消化道[3]。胸膜、肺阿米巴病显然是来自肝或肠阿米巴病。其途径有二条:一是阿米巴原虫从直肠静脉丛或肝静脉经过下腔静脉扩散到胸膜、肺和全身其他部位。因此胸膜和肺的病变就不会只局限于右侧胸腔,尤其是右下肺;二是阿米巴原虫经过肝脓肿直接穿破膈肌侵入胸腔、肺、支气管,或者经肝、膈肌、肺三者的细胞间隙或新生血管侵入胸腔和肺。病灶完全有可能局限于右侧胸腔或右下肺。我们复习有关文献[1-5],肺和胸膜阿米巴病病变部位右侧者80.2%,右膈肌抬高者27.4%,B超发现肝脓肿者15.7%,肝肿大者21.4%,伴腹痛者14.4%。提示肺和胸膜阿米巴病以第二种感染途径为主。误诊主要原因:过分重视呼吸道症状及胸部X线的某些表现,孤立的看待胸膜和肺的感染问题,忽视了肺部病灶与肝脏、膈肌的关系;未详细的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对首次检查未发现肝脓肿者,没有跟踪检查。血源性肺和胸膜阿米巴病较为少见,迄今报道59例。本病常被误诊为慢性细菌性肺脓肿或脓胸,当长期应用各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患者又日趋衰竭时,又被误诊为肺癌,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疾病缺乏病因分析。本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是考虑患者为老年人,肺内有占位病变多以肺癌常见。而忽略了其有4年慢性腹泻病史和低热等特点。如果能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因此对具有本病临床特征的病例,要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及时进行相应的鉴别诊断检查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和胸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特别强调取新鲜痰液并及时送检,否则阳性率不高,导致误诊。国外试用血清实验进行诊断,如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对阿米巴感染者阳性率可高达90%,阴性者可排除阿米巴感染诊断[6]。文献报道[5]全部病例经过抗阿米巴治疗均有效,因此建议,对痰或脓汁阿米巴检查阴性,而又无条件进行血清试验的可疑病例,为了不延误病情,可进行及时诊断性试验治疗。以免漏诊或误诊。

  4  参考文献
 
  [1]  周质胜,时健,李炳鑫,等.胸腔阿米巴病116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1987,8(1):8-10
 
  [2]  薛儆.胸腔阿米巴病16例误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1999,28(10):630
 
  [3]  刘秀芬,孙淑珍,周千祥.肺与胸膜阿米巴病6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1995,15(3):169-170
 
  [4]  蒋军广,谭伟丽.胸膜、肺阿米巴病40例误诊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杂志,1999,15(1);76
 
  [5]  宫玉香.我国肺胸膜阿米巴病(附2例报告)[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39(1):93-94
 
  [6]  夏梦岩,高飞,李小静,等.阿米巴病的实验诊断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23(2):91-92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者: 王瑞光王红阳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