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11期

静脉留置导管穿刺局部不同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静脉留置导管。局部消毒。护理静脉留置导管是医院医疗中的经常性操作,其引发的感染与护理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不仅是衡量护理工作好坏的尺度之一,同时也是医院消毒技术和操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静脉留置导管;局部消毒;安尔碘;护理

    静脉留置导管是医院医疗中的经常性操作,其引发的感染与护理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不仅是衡量护理工作好坏的尺度之一,同时也是医院消毒技术和操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分析了静脉留置导管操作中穿刺局部皮肤护理的不同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些有力的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3年5月—2005年12月期间接受静脉留置穿刺的住院患者共60 例,留置导管时间>9d,男35例,女11例,年龄60~82岁。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所患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消毒方法  在60例患者进行静脉留置导管操作后,A组穿刺局部皮肤用2%的碘酊(75%乙醇待干后脱碘2次),B组用2%的聚维酮碘、C组用安尔碘溶液(含0.2%的有效碘)消毒皮肤,消毒的方法为无菌棉签蘸拭消毒液以穿刺点皮肤为圆心、8cm为半径环形消毒,重复2次,待干。

  1.3  菌落采样方法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向各擦5次,棉拭子手接触部以无菌剪刀剪断,棉拭子置入采样液试管中,采样时间为每次换敷料前,菌落采集时间分别间隔1,3,5d。试验分为2个亚组,随机选择透明敷料覆盖和棉质敷料覆盖,每组再分别使用不同的消毒剂进行对比。

  1.4  拔管前后操作  60例病例在留置导管操作结束拔除导管前,分别再用各组的皮肤消毒剂再次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待消毒剂干燥后,取出留置导管并且避免其接触皮肤,用消毒剪刀剪下导管尖端2cm,将剪下的部分放入无菌容器中,分别进行微生物培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消毒剂及透明敷料更换时间与检出菌落数的关系  见表1。安尔碘消毒后皮肤的细菌菌落数少于2%碘酊(75%乙醇脱碘),而2%的碘酊细菌菌落数少于2%聚维酮碘,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透明贴膜更换时间的延长,细菌菌落数明显增加。

  表1  不同类型消毒剂、透明敷料的更换时间与检出菌落数的关系(略)

  2.2  不同类型消毒剂及棉质敷料更换时间与检出菌落数的关系  见表2。在相同时间内,使用透明敷料的菌落数明显低于使用棉质敷料菌落数。

  2.3  静脉导管拔除消毒效果的比较  导管尖端平均菌落检出数A、B、C三组分别为:0.05、0.06、0.0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不同类型消毒剂、棉质敷料的更换时间与检出菌菌落数的关系(略)

  3  讨论

  1)本研究表明静脉留置导管感染与消毒剂类型、敷料更换时间及敷料质量有关。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使用不同的消毒剂及在不同时间更换敷料,留置导管处皮肤菌落数明显不同。故合理选择消毒剂、合理使用敷料能够有效地降低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几率。2)临床试验证明,锁骨下静脉穿刺处透明敷料每日与每隔2d更换检出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人力、物力的角度出发,每周更换2次敷料效果更好。而使用棉质敷料每日与每隔2日更换检出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每日更换棉制敷料既增加了患者的费用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故使用透明敷料效果更好。3)透明敷料优于棉制敷料。它既有可视性便于观察穿刺部位,又有固定性减少导管的移动,并且它的半透膜特性,用作敷料,可以籍其形成阻挡外来细菌和污染的屏障而预防感染[1,2]。4)碘酊消毒法的效果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已得到公认,但其消毒后必须脱碘,不仅操作步骤多,而且脱碘后的持续杀菌作用会大减[3]。而聚维酮碘粘稠度大,稳定性差。安尔碘消毒剂其有效碘分子缓慢释放,不仅达到碘酊的强效、速效杀菌效果,而且具有6 h以上的持续抗菌作用[4]。本研究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安尔碘消毒效果更优于碘酊法及聚维酮碘,与文献报道一致。5)本试验中三种消毒方法导管尖端的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种消毒方法对导管尖端菌落形成影响较小。6)静脉置入导管是侵入性操作,容易发生感染。因此,留置导管穿刺局部皮肤的消毒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操作时护士应洗净手,用安尔碘消毒后在穿刺部位覆盖的透明敷料,应每周更换2次,当穿刺处皮肤发红或敷料变湿时,更应及时消毒并更换敷料[5]。7)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发生率是衡量护理技术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力求杜绝的医院技术操作相关性感染,它是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4  参考文献
 
  [1]  李金果,秦惠基.静脉输液插管部位使用透明敷料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4):159
 
  [2]  蒋琪霞,张晓霞,刘亚红,等.伤口护理中不同敷料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6):10-12
 
  [3]  胡成文,张炳新,郭丽钧.安尔碘在急诊静脉穿刺皮肤消毒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2):86-87
 
  [4]  吴影秋.安尔碘消毒法手术室应用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1997,7(3):166-167
 
  [5]  李亚洁,蔡文智,杨培梁,等.湿热环境下密闭性功能敷料对伤口细菌学定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7-9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者: 王玉芳 赵芳菲 王凤玲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