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12期

腰背部外伤性皮下积液2例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腰背部。皮下积液,外伤性。切开引流我院2004年5月—2006年5月收治腰背部外伤性皮下积液2例,经积极手术,切开引流完全愈合,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40岁,主因腰背部被罐车砸伤2h于2004年5月1日入院,入院后摄腰椎X线正侧位片,未见骨质异常,以腰背部皮下血肿(面积约30cm×18cm)住院。...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腰背部;皮下积液,外伤性;手术治疗;切开引流

    我院2004年5月—2006年5月收治腰背部外伤性皮下积液2例,经积极手术,切开引流完全愈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男,40岁,主因腰背部被罐车砸伤2h于2004年5月1日入院,入院后摄腰椎X线正侧位片,未见骨质异常,以腰背部皮下血肿(面积约30cm×18cm)住院。经补液抗炎药物治疗3周,多次行穿刺抽吸血肿,加压包扎,患处呈血性皮下积液,B超显示腰背部皮下积液。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皮下积液切开引流术。手术方法:切开皮肤、皮下、腰背筋膜,于筋膜下有一长30cm,宽4~7cm的潜在腔隙,内有300ml淡黄褐色积液,腔壁颜色亮白、光滑、水肿明显,用大刮匙行腔壁搔刮,再用干纱布擦试腔壁,直至腔壁出血,用无菌盐水冲洗后置负压吸引器吸引,加压包扎,抗生素、止血药物应用。2周后拔出引流管,切口甲级愈合,后经局部理疗,腰背部皮下积液逐渐消失。例2,患者,男,25岁,主因腰背部被高处坠落煤块砸伤3h于2005年9月30日入院。入院后观察腰背部有一15cm×10cm的皮下血肿,给予加压包扎,1周后观察血肿未见明显减小,行血肿穿刺抽吸,抽出血性液体约450ml后加压包扎。后又行3次抽吸,伤后2周出现血尿,为镜下血尿,行床旁B超检查示:双肾轮廓大小正常,回声均匀。给于抗生素、补液,丹参注射液应用等治疗,3d后镜下血尿消失。3周后行B超检查:于背部近脊膜前方可探及范围约13cm×0.8cm条带状液性暗区。行手术切开引流,手术方法:局麻下行切开皮肤、皮下、腰背筋膜,于筋膜下有一长13cm,宽3cm的潜在腔隙,内有150ml淡黄褐色积液,腔壁质韧,光滑,用刮匙行腔壁搔刮,干纱布擦试腔壁,直至腔壁出血,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放置引流管,加压包扎,术后抗炎、止血药物应用,切口甲级愈合,配合局部理疗,腰背部皮下积液消失。

  2  讨论

  外伤作为一种应激原,在受伤瞬间引起局部组织的损伤,导致肿胀、出血、渗出,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引起血肿机化,产生大量组织因子,影响局部组织的愈合;同时应激状态下引起糖皮质激素的升高,导致蛋白质大量分解,抑制组织的再生能力,使创面的修复、愈合受阻[1]。本例2于伤后2周出现血尿,考虑与应激原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导致肾缺血性损伤有关。经补液,应用扩血管药物,使外周阻力降低,改善微循环增加脏器血流量,增加尿量和肾小球滤过率,镜下血尿消失。早期切开引流行腔壁组织搔刮,干纱布擦试后加压包扎,可以减少渗出,同时配合局部理疗,可以促进组织的愈合。该方法简便易行,易在基层医院开展,需严格掌握无菌操作。

  3  参考文献
 
  [1]  唐建武.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6

  056306  河北省武安市,邯郸矿业集团陶一社区管理中心医院 

作者: 张海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