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年第12卷第2期

检测尿NAG活性对判断BP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意义

来源:《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在判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65例BPH患者的尿NAG活性及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肌肝(Cr)及最大尿流率(Qmax),并与8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人群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BPH患者手术前与术后1个月和3个......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在判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65例BPH患者的尿NAG活性及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肌肝(Cr)及最大尿流率(Qmax),并与8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人群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BPH患者手术前与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NAG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BPH患者尿NAG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尿NAG活性与BPH患者最大尿流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术后3个月尿NAG活性下降明显,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BPH患者最大尿流率较低时肾功能可能已有部分损伤,尿NAG活性水平可作为判断BP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监测指标以及手术指征之一。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流率;肾功能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测定作为一种新的敏感性较高的无损伤的肾功能试验,已用于多种泌尿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病情及疗效观察,但其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评价方面国内外鲜见相关报道。我们测定了65例BPH患者尿NAG活性、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肌肝(Cr)值以及最大尿流率,并与8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人相比较,旨在探讨尿NAG活性测定在判断BPH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BPH患者65例,年龄50-85岁,平均72.94岁,均为徐州三院住院患者。患者常规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B超检查双肾并测定前列腺体积(PV)和膀胱残余尿、最大尿流率(Qmax)以明确诊断并确定梗阻程度。IPSS评分平均17.25(6-35),前列腺体积平均64.61(24.35-151.21)mL,平均残余尿52.34(0-500)mL,最大尿流率8.03(0-14)mL/s。其中9例合并双侧肾积水。正常对照组80例,平均68.56(50-81)岁,无心、肝、肾疾病史,血压及常规体检正常。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试剂  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SynchronCX3生化急诊分析仪,SN682型放射免疫γ计数器(上海核福光电仪器有限公司),CNP-NAG(氯硝基苯基-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夸克生物技术研究所), β2-MG放免试剂盒(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血BUN、Cr(上海科华配套试剂),UROCAP dpu-414尿流率仪(Laborie公司,德国)。

    1.2.2  测定方法  入院次日清晨6-7时取血和中段尿样,取新鲜尿标本5 mL,2 000 r/min离心3 min,取上清液立即测NAG活性,若4 ℃保存则在1周内检测。尿NAG活性测定采用连续监测法[1],以CNP-NAG作为底物,在37 ℃ pH 5.0的条件下被尿液水解,游离出CNP,根据415 nm处每分钟吸光率变化计算CNP生成率,从而算出NAG活性(u/L)。为消除尿量对酶活性的影响,分析结果以酶活性值与尿肌酐的比值u/g Cr表示。血β2-MG用放射比浊法,血BUN、Cr分别用尿素酶紫外法和苦味酸法。尿流率测定采用UROCAP dpu-414尿流率仪。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行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术前尿NAG活性及血β2-MG含量  见表1。 表1  BPH患者尿NAG活性及血β2-MG含量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

    2.2  BPH患者尿NAG活性与最大尿流率及血β2-MG含量的相关分析  见表2。表2  BPH患者尿NAG活性与最大尿流率、血β2-MG含量的相关分析

    2.3  前列腺术前与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NAG活性比较  术前尿NAG活性(29.55±12.81)u/gCr与术后1个月(22.38±11.38)u/gC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与术后3个月(18.91±8.87)u/gC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2.4  BPH患者BUN、Cr水平  65例BPH患者血BUN 3.02-8.34 mmol/L,Cr 76.36-132.68 μmol/L,均在正常范围内。

    3  讨    论

    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5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其并发症随梗阻程度增加逐渐加重,最终引起肾功能损害。目前常见的评价BPH患者病情的指标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PV)、膀胱残余尿和最大尿流率(Qmax)等,但这些都是反映前列腺增生引起梗阻的指标,不能反映BP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

    NAG是细胞溶酶体内水解酶之一,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肾单位中含量较高,尤多见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NAG主要位于近曲小管的溶酶体中,其次是刷状缘和细胞质中,相对分子质量140 000[2],不能经肾小球滤过,在尿中相对稳定。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可测得少量NAG,当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时,尿NAG活性明显升高,其改变远早于血BUN和Cr的变化[3],可用来评定肾脏疾病进展早期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并作为反映肾小管损害的指标之一[4]。

    国内外不少针对NAG活性的研究已在糖尿病高血压、妊娠、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肾小管坏死、镉等金属中毒致肾损害、肝硬化肾实质损害、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以及肾结石致肾损害等方面有较多的报告[5],而在BPH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方面鲜见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BPH患者组尿NAG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052,P<0.01),提示BPH伴有或不伴有上尿路梗阻的患者早期即可能有肾小管、肾小球损伤。

    Qmax是评价BPH引起梗阻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65例BPH患者尿NAG活性与Qmax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795,P<0.01),表明尿NAG活性和Qmax在反映BPH患者梗阻方面是一致的,且前者能较早反映BPH肾功能损害。同时常用的监测肾功能指标BUN、Cr仍在正常范围内。提示NAG活性的检测能够早期预测BPH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以便尽早制定解决梗阻的方案,故NAG活性可作为BPH患者的手术指征之一。

    在人体内血β2微球蛋白(β2-MG)的浓度相对稳定,容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但99.9%由近曲小管以胞饮形式摄取,因此尿中很少。本组通过检测血β2-MG的含量来间接反映血NAG活性。结果表明:BPH组血β2-MG的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BPH患者血中NAG活性相对稳定。进一步对BPH患者尿NAG活性与血β2-MG活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无明显相关性(P>0.05)。

    BPH是引起梗阻极为常见的原因。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后影响尿液输送,肾盂内压力增高,造成肾盂扩张和肾实质压迫萎缩,而肾盂肾盏扩张、容积增大的同时可使肾乳头的血供受影响,逐渐产生缺血性萎缩,同时肾小管的退化可影响再吸收和分泌功能,从而引起尿NAG释放增高。但随着梗阻的解除,这种影响可能有所恢复。在本组病例中,将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NAG活性进行比较,发现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NAG活性明显降低(t=2.347,P<0.01)。表明BPH在解除梗阻后其肾功能损害能够得到恢复。进一步提示,NAG活性的检测可作为判断BPH患者梗阻解除的远期观察指标之一。

    以上结果表明:尿NAG活性测定与BPH患者其他指标如IPSS、PV、膀胱残余尿和Qmax等在评价BPH患者梗阻的程度方面可能有相近的临床意义,但其能更早期判断肾功能的损害情况,且NAG活性测定方法简便、快捷,无放射、辐射源污染,经济适用,具有良好的方法学优势,适宜在各种层次医院开展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Makise J, Saito E, Obuchi M, et al. Kinetic rate assay of urinary 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 with 2- chloro-4-nitrophenyl-N-acetyl-beta-D-glucosaminide as substrate [J]. Clin Chem, 1998, 34:2140-2143.

[2]叶任高,许韩师. 尿溶菌酶和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对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9,19(4):198-199.

[3]DAmico G, Bazzi C. Urinary protein and enzyme excretion as markers of tubular damage [J]. Curr Opinion Nephrol Hypertens, 2003, 12(6):639-643.

[4]Bazzi C, Petrini C, Rizza V, et al. Urinary Nacetyl beta glucosaminidase excretion is a marker of tubular cell dysfunction and a predictor of outcome in 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 [J]. Nephrol Dialysis Transplant, 2002, 17:1890-1896.

[5]盛斌武,陈兴发,李 翔,等. 肾结石患者尿β2- MG、NAG和γ-G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6,11(1):4-5.


作者单位: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徐州 221005

作者: 管同郁,承征宇,戚景光,杨 宁,曹敬毅,梁 杰,杨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