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年第12卷第4期

肾癌肉瘤1例报告

来源:《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摘要:【关键词】肾脏恶性肿瘤肉瘤癌肾癌肉瘤在临床上极为少见,本院2005年8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体检:左上腹可触及肿块,大小17cm×。15cm,质硬,轻度压痛,左肾区轻度叩痛。B超:左肾占位,大小15cm×。...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肾脏恶性肿瘤 肉瘤 癌


  肾癌肉瘤在临床上极为少见,本院2005年8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3岁,发现上腹肿块1个月,左侧腰痛半月伴食欲减退,间歇性肉眼血尿1周入院,伴有下肢麻木。体检:左上腹可触及肿块,大小17cm×15cm,质硬,轻度压痛,左肾区轻度叩痛。入院尿常规:白细胞+/HP,红细胞+/HP;B超:左肾占位,大小15cm×11cm,其内血流丰富;CT检查:左肾体积明显增大,其肾下极向腹腔突出约16cm×11cm×9cm巨大肿块,边缘不清,CT值30Hu,与周围脏器无黏连。相应区域胰腺、脾脏及胃均向前上受压移位。强化后包膜及部分实质增强明显,肾上极与肿块被膜相连。CT诊断:考虑为左肾肿瘤。胸片检查两肺未见转移病灶。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全身骨显影清晰,结构完整,全身各骨核素分布左右对称均匀,未见明显局部异常核素分布减低或浓聚灶。手术:见肿瘤位于腹膜后,大小约18cm×16cm×15cm,将左肾压缩,质韧、表面光滑,边界不清,与腹膜黏连,行肿瘤、肾及部分腹膜、肾上腺一并切除,然后常规行淋巴结清扫。病理检查:镜检见癌细胞巢状分布,呈腺管状,胞浆透明,肉瘤细胞呈胖梭形;残余肾实质变性萎缩;输尿管切端无瘤组织;Vim(波形蛋白)(+),Des(药物洗脱支架)(+),EMA(上皮膜抗原)(+),CD34血管阳性,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高增殖性;病理诊断:肾脏癌肉瘤。术后患者行生物免疫治疗(白介素2:18mIU/d,皮下注射,5d/周,共8周;干扰素:3mIU/次,肌肉注射,3次/周,共12周),术后4月,患者再次出现左侧腹肿块,行放疗,效果不佳,3个月后死于全身转移。

  2  讨论
   
  肾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不到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3%,发病年龄50-70岁多见。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肾细胞癌相似,大多数患者以血尿和腰痛或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发现时大多数已是晚期,且恶性度高,预后差。
   
  目前对于肾癌肉瘤的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超声及CT诊断难以区别肾癌、肾肉瘤样癌及肾癌肉瘤,最后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的病理诊断。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诊断癌肉瘤有重要价值,镜下观察特点是双相样的形态结构,即除肉瘤样区外必然有透明细胞癌或颗粒细胞型肾癌区,恶性上皮癌巢与梭形肉瘤样间质共存,二者无相互移行。
   
  肾脏癌肉瘤与肾肉瘤样癌的鉴别在病理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肉瘤样癌起源于上皮组织,只是部分癌组织形态上出现了间叶化,免疫组化染色可发现肉瘤样成分仍表达上皮组织标记物,形态学上存在癌与肉瘤样成分的移行区,而癌肉瘤两种成分不存在明显的移行区。肾癌肉瘤大部分瘤体在肾外生长,应与腹膜后癌肉瘤鉴别。
   
  肾癌肉瘤恶性度极高,生长迅速,极易侵犯周围组织,发生局部复发、种植和远处转移;肾癌肉瘤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早期根治性手术是治疗的最佳方案;本病预后差,5年生存率极低,一般在术后1年内死亡,但目前仍认为术后综合性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
 
  (编辑  王华丽)

 


作者单位: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1300

作者: 陈楚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