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6期

中药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感冒8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手法推拿在治疗小儿感冒方面的疗效。方法160例感冒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以中药辨证并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手法推拿在治疗小儿感冒方面的疗效。方法160例感冒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以中药辨证并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治疗。疗程均为3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感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辨证论治;推拿手法;小儿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外感疾病,主要由于感受风邪所致,临床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为主要表现。临床上治疗小儿感冒存在滥用抗生素的误区。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感冒80例,并与利巴韦林治疗的80例作对照,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室门诊2005~2006年临床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感冒患儿,一般病程较短,起病较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分类计数中性细胞低及淋巴细胞偏高者,共1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6月至12岁;病程≤2 d。对照组80例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6月至12岁;病程≤2 d。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病例纳入标准

    (1)中医诊断参照《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1]中感冒的诊断标准。(2)西医诊断参照《实用儿科学》[2]中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3)年龄6月至12岁。(4)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分类计数中性细胞低及淋巴细胞偏高。

    1.3  病例排除标准

    (1)急性传染病早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者。(2)服用中药不配合者。(3)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高或中性细胞高者。(4)有推拿禁忌证者。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予以中医辨证治疗。(1)属风热感冒者治以辛凉解表,予以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0 g、连翘10 g、竹叶6 g、荆芥10 g、牛蒡子10 g、淡豆豉9 g、薄荷(后下)6 g、桔梗6 g、甘草6 g、芦根12 g。推拿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推天柱骨、清肺、清天河水、退六腑、推大椎。(2)属风寒束表者治以辛温解表,予以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0 g、防风9 g、枳壳6 g、羌活9 g、柴胡6 g、茯苓10 g、桔梗6 g、前胡9 g、川芎6 g、甘草6 g。推拿手法以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揉一窝风、揉风池、揉外劳。(3)属暑湿袭表者治以清暑解表,予以新加香薷饮或藿香正气散加减:香薷9 g、扁豆10 g、厚朴6 g、藿香10 g、佩兰10 g、紫苏子10 g、白芷6 g、半夏6 g、茯苓10 g、陈皮6 g、桔梗6 g、甘草6 g。推拿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板门、退六腑、推大椎。伴咳嗽者加搓摩胁肋、分推膻中、擦肺俞;伴食积者,加揉中脘、摩腹、推脊;便秘者加下七节骨。

    2.2  对照组

    予以利巴韦林10 mg/(kg·d)抗病毒治疗,分3次口服。

    2组在高热时都临时给予物理降温,3 d为1个疗程。

    3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1]制定。痊愈:体温正常,各种症状消失。好转:体温正常,各种症状均减轻。未愈:体温不退或增高,鼻塞流涕及兼症未改善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n痊愈好转未愈总有效率治疗组8052(65.0)26(32.5)2(2.5)97.5*对照组8038(47.5)32(40.0)10(12.5)87.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典型病例

    王某,男,5岁3月,2005年2月10日初诊。患儿发热2 d。体温最高时39.5 ℃,鼻塞、头痛、咽痛、喷嚏、稍有咳嗽、大便2 d未解,自服泰诺林后发热稍退。查体:精神差,T 37.5 ℃,咽红肿,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舌苔薄黄,脉浮数。血常规:WBC 4.5×109/L,N 22 %,L 75 %。中医辨证属风热感冒,予以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0 g、连翘10 g、竹叶6 g、荆芥10 g、牛蒡子10 g、淡豆豉6 g、薄荷6 g(后下)、生甘草6 g、芦根12 g,共4剂,嘱冷水浸泡半小时,烧开后中火煎10 min,再放入薄荷6 g煎5 min,少量多次服用,每日服100 mL左右。并予以推拿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推天柱骨、退六腑、推大椎、清天河水、清肺、推膻中、搓摩胁肋。第2 d复诊时患儿精神明显好转,体温37.8 ℃,鼻塞消失,喷嚏已除,咽痛好转,大便仍未解,咳嗽未除,继续予以前面的手法推拿并加下七节骨、擦肺俞,中药继服。第3 d就诊时热退、便解、咳嗽已明显好转。

    5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是临床的常见疾病。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可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 %以上[2]。西医治疗可分去因疗法和支持疗法。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灵活运用中药及手法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景岳全书·小儿则》云:“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顽者之比。”《小儿推拿秘诀》也说:“倘能察其病证,循其穴道,施以手法,未有不随试而效者。”可见,小儿虽然脏腑柔弱,但气血反应灵敏,脏腑发育、再生、修复力强,只要调护得宜,一般恢复都较快。感冒系小儿常见病,一般辨证也较单纯,以风寒、风热、暑湿袭表为多见,中药以疏散风热、辛温解表、清暑解表,并配合手法治疗,多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体现了中医治病手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在提倡绿色医疗消费的观念下[3],这无疑是一条治疗感冒的很好的绿色途径。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M].第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234,235.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167.

[3]葛湄菲.浅谈儿科绿色医疗消费[J].中医儿科杂志,2008,4(1):13.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上海201500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