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09年第24卷第3期

周围神经肿瘤DNA倍体分析及P53表达意义

来源:《齐鲁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DNA倍体分析,佐以检测p53基因表达,研究其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临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5例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石蜡包埋组织进行肿瘤单细胞DNA倍体分析。结果23例良性肿瘤DNA倍体检测均为二倍体。42例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中检出异倍体......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DNA倍体分析,佐以检测 p53基因表达,研究其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临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5例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石蜡包埋组织进行肿瘤单细胞DNA倍体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23例良性肿瘤DNA倍体检测均为二倍体;42例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中检出异倍体4例,二者差别无意义。SPF、PI值在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中差别有显著意义(χ2=28.674、23.730,P<0.001),且与MPNST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s=0.418、0.347,P<0.01、0.05)。 P53阳性表达在MPNST显著高于良性者(χ2=34.719,P<0.001);P53阳性表达强度与MPNST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s=0.326,P<0.05)。P53阳性表达强度与异倍体的出现及SPF、PI值均呈正相关(rs=0.318~0.354,P<0.05)。结论 SPF、PI值在良性周围神经肿瘤向恶性转化过程中会不断升高,对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检测P53表达是鉴别诊断良、恶性以及判断MPNST恶性程度高低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关键词】  周围神经系统肿瘤 DNA倍体分析 流式细胞术 基因 p53

周围神经来源的良、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肿瘤,以组织细胞学形态为主要根据判断其良、恶性有时相当困难,特别是生长活跃的神经纤维瘤与高分化的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的鉴别诊断。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进行DNA倍体检测分析,同时佐以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表达,以探讨其与组织细胞学形态的关系和对临床鉴别诊断的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收集1996~2003年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为MPNST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42例(高分化13例,中分化14例,低分化15例);良性周围神经来源肿瘤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23例(神经纤维瘤18例,神经鞘瘤4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

    1.2  流式细胞术

    1.2.1  石蜡包埋组织的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50 μm厚的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5张,经二甲苯脱蜡48 h;体积分数1.00、0.95、0.70、0.50的梯度乙醇水化;加入3 mL胶原酶消化液,置37 ℃恒温水浴中作用消化30 min;尼龙网过滤,收集细胞悬液,1 500 r/min离心沉淀;PBS液漂洗,1 000 r/min离心沉淀。全部病例均制备细胞悬液涂片,保证镜下观察保留完整的细胞核;再行核酸染料标记DNA(DNA倍体分析试剂,BECKMAN COULTER公司);30 min后上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分析,获得细胞各个时期的分布状态,计算出G0/G1%,S%及G2/M%。

    1.2.2  DNA倍体分析  采用细胞周期和DNA分析软件(MultiCycle AV for Windows advanced DNA Cell Cycle Analysis Software)进行各项指标的分析。DNA指数(DI)在 1.0±2CV之间(0.90~1.10)为二倍体,不在1.0±2CV之间为异倍体;增殖指数(PI)=〖(S+G2M)÷(G0/G1+S+G2M)〗×100%;S期细胞比率(SPF)=〖S÷(G0/G1+S+G2M)〗×100%。

    1.3  免疫组化检测

    一抗为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购自SANTA CRUZ公司),工作浓度为1∶100,实验参照说明书的方法步骤进行操作,以乳癌P53阳性病例作为阳性对照。阳性判断标准:P53阳性信号呈棕黄色颗粒状,位于细胞核;阳性细胞数<1%为-,1%~24%为+,25%~50%为,>50%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精确概率法检验以及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病理特征

    本组42例MPNST,肿瘤直径1.5~20.0 cm,肿瘤主体普遍较大,平均体积14.8 cm×7.7 cm×5.8 cm;而23例良性者,直径0.8~9.0 cm,瘤体平均体积3.5 cm×2.5 cm×1.6 cm。良、恶性肿瘤瘤体大小差异有显著性(χ2=12.002,P<0.001)。65例周围神经肿瘤大小、好发部位见表1。在组织学上存在良性肿瘤向恶性过渡者6例(14.2%),同一肿瘤不同区域分化高低明显不同者9例(21.4%),呈上皮样分化,以腺样结构形成为主要形态者2例(4.7%)。

    2.2  DNA倍体分析

    23例良性肿瘤DI值均在0.90~1.10之间,均判为二倍体;其SPF值均<15%,PI值均<20%。42例MPNST中检出异倍体4例(9.3%),该4例SPF值均>15%,PI值均>20%;另38例则为二倍体,但其SPF及PI值较良性肿瘤显著增高,其中29例(69.0%)SPF值≥15%,26例(61.9%)PI值≥20%。DNA倍体在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中差异无显著性(χ2=0.976,P>0.05)。SPF、PI值在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中差别有显著意义(χ2=28.674、23.730,P<0.001),且与MPNST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s=0.418、0.347,P<0.01、0.05)。DNA倍体及SPF、PI值与42例MPNST其他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见表2。表1  65例周围神经肿瘤大小、好发部位表2  DNA倍体及SPF、PI值与MPNST其他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

    2.3  P53的表达

    23例良性周围神经肿瘤病人仅4例 (17.4%)P53呈阳性表达,而42例MPNST病人P53阳性者41例(97.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34.719,P<0.001)。42例MPNST的P53阳性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无关(χ2=2.454,P>0.05)。见表3。MPNST病人P53阳性表达与病人性别、肿瘤大小及好发部位均无关(χ2=0.321~3.454,P>0.05)。见表4。

    2.4  DNA倍体分析各指标与P53表达的关系

    本文42例MPNST中P53阳性表达强度与异倍体的出现及SPF、PI值均呈正相关(rs=0.318~0.354,P<0.05)。 见表5。表3  65例周围神经肿瘤P53的表达表4  P53与MPNST其他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表5  MPNST病人 DNA倍体、SPF值、PI值与P53表达的关系

    3  讨    论

    3.1  临床病理特征

    MPNST是周围神经来源的恶性肿瘤,亦曾称恶性雪旺细胞瘤或神经纤维肉瘤[1]。研究表明,它是由EMA阳性的神经束膜细胞、雪旺细胞、纤维母细胞、CD34阳性的树突状细胞、原始神经上皮细胞等构成的一种异质性的肿瘤[2]。因此,MPNST可以出现不同的组织学形态特征。

    本组有2例MPNST完全呈上皮样分化,并以腺样结构形成为基本的组织学形态,很容易误诊为腺癌。结合其发病部位、多部位取材和免疫组化的支持,将有助于做出正确诊断。本组资料有相当比例的MPNST在组织学上有良性向恶性过渡的形态学表现;同一肿瘤也有分化明显不同的区域。因此,应对肿瘤多点取材,特别是冷冻切片, 有助于临床避免误诊或分级不当的情况发生。

    本组42例MPNST的发病部位与GHOSH等[1]报道的分布基本相符,以肢体、头颈部和腹膜后多见,其中四肢最多见。本组42例MPNST肿瘤的大小不等,但平均体积明显大于良性者。因此,临床观察肿瘤的大小对良、恶性的识别有一定意义[3]。

    3.2  DNA含量分析

    目前认为, 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肿瘤细胞DNA含量,是一种较客观的判断恶性度的指标[4]。本研究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中异倍体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MPNST可能是以二倍体为主的恶性肿瘤, DNA倍体含量分析对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意义尚需进一步观察。

    但是本研究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中的SPF、PI值是反映周围神经肿瘤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本文MPNST的SPF、PI值明显高于良性周围神经肿瘤,且其SPF、PI值与该恶性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即SPF、PI值在良性周围神经肿瘤向恶性肿瘤转化以及在MPNST分化程度降低过程中都会不断升高。由此得出结论,DNA倍体分析中SPF、PI值对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同时, SPF、PI值升高也是MPNST演进和恶性程度升高的表现。因此,异倍体的出现以及SPF、PI值的增高是反映MPNST生物学行为恶化的重要标志,可以作为检测该恶性肿瘤演进侵袭及判断预后的较为客观的指标。

    本实验观察到MPNST DNA直方图中G0/G1的CV值为5.2%~18.1%(平均10.33%),明显高于新鲜标本(5.0%),并且也明显高于其他以软组织成分为主的肿瘤,如滑膜肉瘤(7.8%)及恶性淋巴瘤(8.2%)[5]。本研究还显示,在MPNST G1主峰前出现另外一个细胞峰,为区分其为凋亡还是细胞碎片所致,或者是异倍体,在加PI染液前用DNA酶消化此单细胞悬液,每次加DNA酶消化液3 mL,消化3 min,结果显示G1主峰前的细胞峰消失,证明其为细胞碎片。由此可见,由于MPNST细胞核较大,切片时会造成细胞碎片较多以及因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中可能造成肿瘤细胞碎片较多,故而CV值增大,分辨率降低,这可能掩盖了部分接近二倍体的异倍体,所以MPNST中异倍体的实际发生率可能还要更高。

    3.3  p53基因表达

    p53基因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抑癌基因,大约50%~60%的恶性肿瘤与p53基因突变有关。本文结果显示,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中p53的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因此推测p53作为一抑癌基因,基因突变导致其功能丧失,可能在良性周围神经肿瘤恶变演进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WATANABE等[6]研究的p53在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得出的结论一致。MENON等[6]在研究中发现,由良性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恶性转化形成的神经纤维肉瘤17号染色体多态性DNA标记均丢失。而且共同缺失区并不是Ⅰ型纤维瘤病的致病基因NF1所在的17p,而是17p12-17p13。此处正是p53基因的点位,在良性神经纤维瘤病的瘤细胞中并无此类缺失,说明细胞的恶变与p53基因的丢失有关。结合本研究结果,p53免疫组化检测可以作为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鉴别诊断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随着MPNST分化程度的降低,p53阳性表达强度增强,我们认为p53的突变使该恶性肿瘤在演进过程中分化程度越来越低,越来越具有侵袭性,这正是该恶性肿瘤异质化的一种表现,因此,p53亦可以作为MPNST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3.4  SPF、PI值和异倍体与P53表达的关系

    本实验结果表明,MPNST中P53阳性表达与PI值有关(P<0.05),而P53阳性表达强度与SPF、PI值和异倍体的检出率呈正相关(P <0.05),即随着P53阳性表达强度的增加SPF、PI值升高,异倍体发生概率增加。

    上述结果表明,P53检测与DNA倍体分析的SPF、PI值和异倍体检出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进行检测,无论是对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的鉴别诊断还是对MPNST恶性程度的判断均有实际的临床意义,有助于临床的鉴别诊断和恰当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监测。

【参考文献】
  [1]GHOSH B C, GHOSH L, HUVOS A G, et al. Malignant schwannoma: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J]. Cancer, 1973,31(1): 184-190.

[2]KOUREA H P, BILSKY M H, LEUNG D H, et al. Subdiaphragmatic and intrathoracic paraspinal 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s: a clinicopatholgic study of 25 patients and 26 tumors[J]. Cancer, 1998,82:2191-2203.

[3]薛杰,张忻宇. 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J]. 齐鲁医学杂志, 2007,22(1):34-36.

[4]HEIDEN T, CASTANOS VELEZ E, ANDERSSON L C. Combined analysis of DNA ploidy,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paraffin-embedded cell material by flow cytometry[J]. Lab Invest, 2000,80(8):1207-1213.

[5]MELLIN W, GRUNDMANN E, ROESSNER A. Flow cytometric DNA analysis of bone tumor[J]. Curr Top in Pathol, 1989, 80: 115.

[6]WATANABE T, ODA Y, TAMIYA S, et al. 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 arising within neurofibroma. An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components[J]. J Clin Pathol, 2001,54:631-636.

[7]MENON A G, ANDERSON K M, RICCARDI V M, et al.1990. Chromosome 17p deletions and p53 gene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malignant neurofibrosarcomas in von Recklinghausen neurofibromatosi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0,87:5435-5439.


作者单位:潍坊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山东 潍坊 261041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