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7期论著

1%亚甲蓝用于神经阻滞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亚甲蓝应用于神经阻滞所产生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9例神经痛患者按操作程序以1%亚甲蓝作神经阻滞,并定期复诊、随访。结果39例神经痛全部有效,副作用有局部灼痛、疼痛加剧、局部水肿、针痕和尿液呈蓝色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亚甲蓝应用于神经阻滞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亚甲蓝应用于神经阻滞所产生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39例神经痛患者按操作程序以1%亚甲蓝作神经阻滞,并定期复诊、随访。结果 39例神经痛全部有效,副作用有局部灼痛、疼痛加剧、局部水肿、针痕和尿液呈蓝色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亚甲蓝应用于神经阻滞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

  关键词 亚甲蓝 神经阻滞 疗效 不良反应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4)07-0623-02
    
  Effects of1%methylene blue on nerve block  

  Zou Zhan,Tang Qunji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Zhanjiang524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urative effect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methylene blue on nerve block.Methods 39neuralgia patients treated with1%methylene blue were regularly return visited and followed-up.Results There is significant effect in all patients,main ill effects were local pain,edema and needle mark,there are no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Conclusion 1%methylene blue could inhibit neuralgia and has no severe ill effect.

  Key words methylene blue nerve block curative effect adverse reaction  

  亚甲蓝用于神经阻滞,可使疼痛获永久性消除或长期缓解,特别对于难治性的神经痛,亚甲蓝是最后可供选择的少数疗法之一。目前有关亚甲蓝用于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并不多,本文以笔者用1%亚甲蓝阻滞治疗的神经痛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就其疗效及副作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9例神经痛患者中三叉神经痛13例,肋间神经痛26例,均反复以局麻药作神经阻滞,但疗效欠佳。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第1支受累的1例,第2支受累的6例,第3支受累的2例,第1、2支同时受累的2例,第2、3支同时受累的2例。肋间神经痛患者中病因为带状疱疹后遗痛的11例,胸肋关节损伤的8例,肋骨损伤的5例,转移癌的1例,不明原因的1例。

    1.2 三叉神经阻滞 常规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或粘膜,选择罹患的神经支分别确定眶上孔或眶上切迹、眶下孔、下颌孔、颏等处为穿刺点,穿刺方法参照《疼痛诊断治疗学》 [1]  ,先注射0.75%布比卡因0.5~1ml,固定针头不动,待5min左右疼痛消失后再换上另一装有1%亚甲蓝的注射器,将亚甲蓝缓慢注入,每点注入0.5ml即可,拔针后针眼压迫数分钟。

    1.3 肋间神经阻滞 选择罹患的肋间神经于疼痛部位的中枢端穿刺进针,穿刺点可选胸肋关节处、肋角处、腋中线和腋前线处,同一条肋间神经选1~2点阻滞。常规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左手拇指按压定位同序肋骨,右手持注射器进针刺中肋骨,接着沿骨面向肋下缘探索,当针尖滑过肋下缘约0.3cm时,若回抽无气无血则先注射0.75%布比卡因1.5~2ml,固定针头,待5min左右疼痛消失,证实针尖在肋间神经周围,再注入1%亚甲蓝每点0.5~1ml。

    1.4 注药后随访观察 为了便于追踪病情,要求患者于注药后每天电话报告病情、隔天复诊直至疼痛消失,若下次疼痛发作或疼痛减轻复又加重,患者也要及时报告或前来就医。疼痛评估采用语言评价量表(verbal rating scale,VRS) [2]  。

  2 结果

    2.1 疼痛消失 36例于注药后6~10d疼痛完全消失。

    2.2 疼痛轻微 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于注药后疼痛未见消失但疼痛明显轻微。

    2.3 疼痛加剧 有2例肋间神经痛患者于注药后3~5d疼痛加重,但分别于注药后7d、10d疼痛完全消失。

    2.4 局部灼痛 28例注药后立即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灼痛,持续5~30min。

    2.5 局部水肿 本组39例患者注药后全部出现局部软组织水肿,持续7~15d。

    2.6 蓝色针痕 39例患者均于针眼处残留有蓝色痕迹,约3个月左右消失。

    2.7 尿液蓝色 35例注药后尿液呈现蓝色,持续1~3d。

  2.8 疼痛复发或加重 有8例患者于疼痛消失后6~18个月疼痛再发。3例疼痛减轻患者于2~5个月后疼痛复又加重。

    3 讨论

  亚甲蓝作为一种氧化还原剂,临床上曾广泛用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药物,但亚甲蓝可用于神经阻滞近年来也为人们所关注,有关亚甲蓝的止痛作用机制多数学者认为:亚甲蓝是一种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可通过影响脊髓内的一氧化氮/环鸟核糖单磷酸盐系统(NO-cGMP)的兴奋性起阻断痛觉传导的作用,而非通过损害神经髓质来实现 [3]  。还有学者认为亚甲蓝为受氢体,其色素受氢后使无髓鞘神经纤维着色,从而阻止了感觉神经的传导,加之其参与糖代谢,能促进丙酮的继续氧化,改善神经阻滞,达到止痛目的 [4]  。但也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有不同看法:认为亚甲蓝可对神经髓质造成损害而产生阻滞作用,损害程度随亚甲蓝浓度的不同而有差异,浓度越高损害越大,越接近神经破坏药,1.5%亚甲蓝可导致运动神经的损害,但1%亚甲蓝对神经组织的损害是可逆的、非永久性的。研究还发现亚甲蓝对神经周围的肌肉组织也有相对较轻的损害 [5]  。笔者通过本组病例的临床实践观察,认为亚甲蓝对神经的损害是不完全性的损害,故其阻滞作用介于局麻药与神经破坏药之间,同局麻药相似的是,亚甲蓝对神经组织的作用是可逆的。同神经破坏药相似,亚甲蓝注药后局部灼痛,但止痛时间大大超过局麻药,止痛时间可长达数月以上。

    本组大部分病例(36例)都需经过6~10d疼痛方消除,是因为:(1)神经的有效损害需要一段时间。(2)亚甲蓝对局部软组织的损害可致痛。本组有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注射亚甲蓝后疼痛明显缓解,但始终未能彻底消除疼痛,可能是神经未能获得有效损害。2例肋间神经痛患者于注药后3~5d疼痛加重,经局部注射布比卡因后疼痛缓解并分别于第7d、第10d疼痛完全消失,可能是局部软组织水肿卡压神经导致疼痛加剧。亚甲蓝对神经和软组织的损害必然会引起局部灼痛,本组病例注射亚甲蓝之前虽然先注射了0.75%布比卡因,仍有28例发生注药后灼痛 [6]  ,但持续时间短,一般患者均能忍受,不必处理。局部水肿必然发生,持续7~15d方可消退,此外,绝大多数患者于注药后尿液呈蓝色并持续1~3d,是因为部分亚甲蓝未及还原便以原形排出体外。注药后针眼残留蓝色痕迹无法避免,若面部 的蓝色针痕较明显的话可影响容貌,三叉神经痛都发生在头面部,所以在头面部注药时针头要细小(4号针头),注药时要缓慢,药量要严格控制在0.5ml以下,避免将药液注入皮下浅层,出针要迅速,同时用干棉签按压针眼5min,这样可使蓝色针痕细微并于3个月左右消失。本组有8例患者于6~18个月后疼痛复发,3例疼痛减轻后2~5个月疼痛复又加重,这11例全部为三叉神经痛患者,提示三叉神
经痛的复杂性和顽固性。除1例肋间神经痛患者于注药后3个月死于其本身就有的骨转移癌之外,其余病例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纵观本组病例,1%亚甲蓝神经阻滞全部有效,疼痛能获得长期缓解或永久消除。

  参考文献

    1 赵俊,李树人,宋文阁.疼痛诊断治疗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78-386.

    2 谭冠先.疼痛诊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5.

    3 黄映善.亚甲蓝硬膜外腔注射对术后疼痛疗效的临床研究.广西医学,1997,19(4):554.

    4 职良喜.复方亚甲蓝液穴位注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30例.江苏中医药,2003,24(3):38.

    5 刘义明,黄祖仁,张绵宏.犬硬膜外腔注入不同浓度亚甲蓝后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中华麻醉学杂志,1996,16(2):91.

    6 沈雷,陈权,叶澄宇.亚甲蓝和布比卡因混合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镇痛的作用.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1):35.

  作者单位:1 524001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2 52810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收稿日期:2004-05-29) (编辑李 木)

作者: 邹展 唐群杰 2005-7-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