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12期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就诊初期正确判断RA治疗难易与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本文对经正规治疗3个月以上的RA患者44例,根据治疗后的效果分为难治性RA16例及非难治性RA28例两组,对初诊时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前瞻性分析研究。结果在临床表现方面,难治性RA晨僵稍高于对照组,病变累及的关节平均数大于非难治性RA组。难......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就诊初期正确判断RA治疗难易与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  本文对经正规治疗3个月以上的RA患者44例,根据治疗后的效果分为难治性RA 16例及非难治性RA 28例两组,对初诊时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前瞻性分析研究。结果  在临床表现方面,难治性RA晨僵稍高于对照组,病变累及的关节平均数大于非难治性RA组。难治组RA的手MP、手PIP、跖趾关节受累及肌痛者明显高于非难治性RA组,而肩关节,颞颌关节受累却少于非难治性RA组。在实验室指标方面,ESR、RF、CRP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但难治性RA出现Hb下降、WBC 上升者,均高于非难治性RA组。PLT升高者,却低于非难治性RA组。结论  在就诊时遇到关节累及较多,手MP、手PIP、跖趾关节受累,结合Hb下降,PLT增高不明显的活动性RA,应该按照难治性RA治疗,加大慢作用抗风湿药的剂量,联合应用慢作用药,选用治疗难治性RA有效的慢作用控制病情药物,如爱若华、环磷酰胺等,或采取免疫净化(如免疫吸附)等治疗,以尽快缓解病情,减轻病痛,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非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l arthris ,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高,特别是难治性RA ,对患者的关节破坏更为严重,须用大剂量的慢作用药,或慢作用药联合应用,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因而在病人就诊初期正确判断RA难治与否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难治性RA及非难治性RA两组初诊时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前瞻性分析研究,从中发现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分析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自2001年8月~2004年12月对在我院病房及门诊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留下完整的病历资料,经正规治疗3个月以上的RA 患者44例,16岁以下不包括在内,根据治疗后的效果分为难治性RA及非难治性RA组。难治性RA的定义并不十分明确。文献上多指经正规足疗程DMARDs治疗仍不能缓解的RA患者[1]。本文指对用甲氨蝶呤(MTX)合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青霉胺、金制剂、抗疟药1种以上慢作用药,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疗效不明显,关节肿痛数及肿痛程度下降<20%及ESR、CRP下降<20%者。难治组16例,男1例,女15例,年龄23~76岁,平均50.29岁。非难治组RA 28例,男2例,女26例,年龄21~72岁,平均47岁。RA的诊断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RA分类标准。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难治组与非难治组初诊时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病程、晨僵及累及关节数的比较 

  见表1。晨僵及病变累及关节数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难治性RA 组晨僵>1h者占75%,非难治性RA组占43%。难治性RA组人均累及关节部位数11.69个 ,高于非难治性RA组8.61个。在病程上无明显差异。

  2.2  受累各关节部位的比较 

  见表2。两组在关节受累的部位上差异有显著性。难治性RA组患者手跖趾、掌指关节(MP)、手近端指间关节(PIP)明显高于非难治性RA组。踝、肘、腕关节受累及肌肉痛,略高于非难治性RA组。而颞颌关节、肩关节受累则低于非难治性组。表1  病程、晨僵及累及关节数的比较(略)注:腕关节、手MP、手PIP、手DIP、踝关节、跖趾关节受累数为受累部位数,非单关节数

  2.3  实验室指标比较 

  见表3。两组ESR、RF增高,差异无显著性。难治组血红蛋白(Hb)下降、WBC增高人数,较非难治组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而难治组血小板增高人数低于非难治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表3  实验室指标比较(略)

  3  讨论

  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侵犯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结构的破坏,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特别是难治性RA致残率更高。当今,在RA不能被根治的情况下,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降低致残率,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们的最高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除尽早诊治外,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符合《RA诊治指南》所提出的“安全、有效、经济和简便”的原则[2]。由于慢作用药有骨髓抑制,肝酶升高,肺间质病变等副作用,加之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等问题,需要临床医生就诊初期,预测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难治与否,来决定用MTX等慢作用药的剂量及联合用药等情况。如此,才能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对机体的危险性。本文对难治性RA及非难治性RA初诊时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前瞻性分析研究,发现在就诊初期各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为临床正确判断病情、指导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研究表明: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差异并无显著性。在临床表现方面,难治性RA晨僵稍高于对照组,病变累及的关节平均数大于非难治性RA组。难治组RA的跖趾关节、手MP、手PIP受累及肌痛者明显高于非难治性RA组,而肩关节,颞颌关节受累却少于非难治性RA组。在实验室指标方面,ESR、RF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但难治性RA出现Hb下降、WBC 上升者,均高于非难治性RA组。PLT升高者却低于非难治性RA组。

  提示我们,在就诊时遇到关节累及较多,跖趾关节、手MP、手PIP受累,结合Hb下降,PLT增高不明显的活动性RA,应该按照难治性RA治疗,加大慢作用抗风湿药的剂量,联合应用慢作用药,选用治疗难治性RA有效的慢作用控制病情药物,如爱若华、环磷酰胺等,或采取免疫净化(如免疫吸附)等治疗,以尽快缓解病情,减轻病痛,降低致残率。

  【参考文献】

  1  栗占国.重视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化治疗.中华风湿病杂志,2003,8:459.

  2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中华风湿病杂志,2003,4:250.

  作者单位:471002 河南洛阳,洛阳正骨医院风湿科

  (编辑:文  静)

 

作者: 张永红,王玉丽,许素琴,曹焱,侯宏理,吕秉舒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