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4期

不同采血方式采集的血细胞检验结果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血细胞标本的采集方法据采血部位不同而分为静脉采血法和毛细血管采血法。一般要求用静脉采血法。因为静脉采血不易受取血部位的皮肤、环境温度的影响[1]。但是对于少数取静脉血有困难的患者,如婴儿、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或需频繁采血进行检查的病例,就要采用毛细血管采血法[2]。...

点击显示 收起

  血细胞标本的采集方法据采血部位不同而分为静脉采血法和毛细血管采血法。一般要求用静脉采血法。因为静脉采血不易受取血部位的皮肤、环境温度的影响[1]。但是对于少数取静脉血有困难的患者,如婴儿、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或需频繁采血进行检查的病例,就要采用毛细血管采血法[2]。虽然静脉采血法与毛细血管法的测定结果有差别,但是采集指血更易被患者接受。因此在某些基层医院仍然沿用毛细血管采血法。本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住院病人及门诊体检人群共40例,同时采用静脉及毛细血管采血法采集标本。采血后用MEK-5216K血球分析仪作血细胞分析。稀释液为ISOTONAC·3 MEK-640;溶血素为HEMOLYNAC·2 MEK-651。

  2  实验结果

  见表1。

  表1  WBC、RBC、Hb、PLT测定值  (略)

  以上数据统计学处理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3],根据计算得出WBC、RBC、Hb、PLT的t值分别为0.05、1.3、1.93和0.36。查表得出t0.05=1.99,t0.01=2.64。因此得出t<t0.05,P>0.05 WBC、RBC、Hb、PLT静脉血与末梢血的血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尽管静脉采血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末梢血也是很普遍和实用的,特别是一些基层医疗单位。对于本仪器的静脉血、末梢血的血细胞分析结果比较未见有报道也是本文目的所在。

  由上文可知对于WBC、RBC、Hb、PLT而言:静脉采血与毛细血管采血,两者均可采用,其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但是此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种类及型号的血球计数仪仍有待研究。但至少本文所使用的血球计数仪符合此规律。

  随着检测系统和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临床检验的质量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标本采集不当,即使质量控制措施很完善,也无法获得可靠的结果。因此,从医生开化验单开始,后经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处理、标本保存、打印出检验报告单,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4]。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血液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标本的采取及其控制.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1):52.

  2  朱立华.实验诊断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4.

  3  王燕,安琳.卫生统计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86.

  4  范云程,曹兴建.举证倒置不可忽视的环节——标本采集.临床检验杂志,2003,21(5):318.

  作者单位: 102300 北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编辑:海  涛)

作者: 刘君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