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5期

血浆t-PA水平与血栓疾病的研究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性疾病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脑血栓患者67例,深静脉血栓患者28例,心肌梗死患者42例,另选取4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t-PA抗原水平。结果三组血栓病患者与对照组t-PA水平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栓性疾病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选取脑血栓患者67例,深静脉血栓患者28例,心肌梗死患者42例,另选取4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t-PA抗原水平。结果  三组血栓病患者与对照组t-PA水平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栓性疾病t-PA水平升高。

    【关键词】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栓疾病   

    当今世界,血栓性疾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第一杀手,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超过1200万人,美国每年有250万人患血栓病,死亡超过20万人[1],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200万人,其每年的死亡人数占全国疾病死亡人数的60%,尤其是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深静脉血栓等疾病的发病率升高,使该类疾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2]。估计每年至少有300万人次需要使用溶血栓药物进行治疗。因此,寻找安全、无创伤、能准确定位并可评价生理功能的诊断方法,研究特异、高效溶栓剂就显得特别重要。血栓形成在许多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栓性疾病的突发性是该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血栓倾向的预报方法,防患于未然,对血栓病的防治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取我院自2005年1~12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67例,深静脉血栓患者28例,心肌梗死患者42例。正常对照组40例,为健康查体者。四组均采集外周血样本。

  1.1.1  脑血栓组  男39例,女28例,年龄35~80岁,中位年龄62岁。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经CT或MRI证实。排除脑出血及心、肝、肾、血液系统疾患者。1个月内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及影响纤溶活性的药物。

  1.1.2  深静脉血栓组  男22例,女6例,年龄37~75岁,中位年龄56岁。全部病例经彩色多普勒或静脉造影确诊。

  1.1.3  心肌梗死组  男25例,女17例,年龄35~78岁,中位年龄58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所有心肌梗死患者均为初发病例,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血液系统疾病,且所有入选者均未服用过影响t-PA的药物。

  1.1.4  健康对照组  男20例,女20例,年龄35~72岁,中位年龄56岁。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年龄、性别与观察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所有人员均无心脑血管疾病,无肝、肾疾病,血压、血脂、血糖及心电图均正常。

  1.2  方法  受试者经10h过夜空腹,负压抽取静脉血2.8ml置于含3.8%枸橼酸钠0.2ml的抗凝管中,混匀后以3000转/min,离心10min,收集上层血浆。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t-PA抗原水平。t-PA标准品以稀释液复溶至60ng/ml,并以稀释液稀释后配制标准t-PA系列。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入组人员外周血tPA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人员外周血tPA的检测结果  (略)

    脑血栓组患者外周血t-PA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肌梗死组患者及深静脉血栓组患者t-PA含量增高虽不如脑梗死患者显著,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

  3  讨论

  3.1  t-PA测定的意义  血栓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涉及包括血细胞、血浆因子和血管壁在内的多种因素。赵钛[3,4]和Jafri[5]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脑血栓形成病人,在发病前可检出一种或多种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其中,纤溶系统有损害者占很大比例。纤溶系统是血液内与凝血系统相拮抗的多酶系统,在维持血液凝血与纤溶的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其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降低血管壁上的纤维蛋白沉积物,溶解凝血块,维持血液在血管内正常流动。纤溶系统的损害与多种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PAI-1是纤溶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6]。是反映体内纤溶活性的重要指标,主要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被称之为内皮细胞的标记物。国内外文献报道,血浆t-PA、PAI-1的活性与脑血栓形成关系密切。血浆t-PA活性水平降低,PAI-1水平增高,已被认为是一种危险状态,提示患者有可能发生血栓。t-PA在各种生理或病理因素如运动、紧张、血管损伤或血栓形成等刺激下可大量释放进入血循环[7],激活并产生纤溶酶,从而清除血管内的血凝块,保持血管畅通。内源性t-PA除有强大的溶栓效果外,在调节血栓形成和再灌注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临床研究发现,血浆t-PA抗原水平升高和(或)t-PA活性降低是心脑血管疾病并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8,9]。因此,尽管血栓形成是许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但密切观察t-PA纤溶能力指标的变化,对判断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几年中,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进展不快,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仅有为数不多且灵敏性不高的几个指标,譬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因子水平(因子Ⅷ、因子Ⅶ、因子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血小板数、体积和寿命等。事实证明,仅利用检查血浆凝血因子或血浆抑制物的水平,以及测定其在循环中的代谢率来监测血栓或血栓前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不能成功,因为这些体外实验反映的体内凝血因子水平,并非体内凝血活化状态,不能直接相关于血栓形成倾向。近年来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凝血瀑布反应中凝血因子被水解生成的片段,以及血小板活化后,血管内皮损伤所产生的特异性产物,它们可以直接反应凝血过程中某一反应阶段的活化,因此,它们是体内凝血活化的分子标志物。近处来迅速发展的分子标志物,目前已有50多种,在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及与疾病发展的一致性。而t-PA是反映纤溶系统活化的重要分子标志物之一,关于血内t-PA水平的研究已成为当代血流自稳态研究的热点之一。

  t-PA参与纤溶过程40年前就有报道,只是正常组织中含量甚微,近年来才被分离纯化,利用基因工程,获得了t-PA纯品,开创了临床应用的可能性。血栓性疾病的及时、准确诊断及溶栓治疗效果,对疾病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人体纤溶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因重组t-PA已被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溶栓治疗。t-PA除了参与体内凝血与纤溶的平衡调控外,还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如参与组织再造、细胞迁移、排卵、补体激活、激肽产生及肿瘤侵袭等[10,11]。当然,进一步的研究需做深入的临床研究。因此对t-PA多种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3.2  t-PA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因治疗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兴边缘科学,有人预言,21世纪的基因治疗,将像20世纪的疫苗和抗生素一样应用广泛[12]。基因治疗目前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随着基因工程与基因转移技术的迅速发展,已使基因治疗开始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应用。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已广泛开展[13],随着生物新药的开发,一些新的溶栓药在临床上取得不断成功。像t-PA能在血栓局部激活纤溶酶原使其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纤溶酶,后者可水解血栓的基质——纤维蛋白,使凝血块溶解,血管再通,并且不引起纤溶系统激活,大大降低了治疗过程中出血的危险,因而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溶栓药物。它的溶栓效果很好,但是价格昂贵,使用剂量大易引起出血。一些学者们努力对t-PA的结构进行改造,切断引起溶血的肽段,又保持它的溶栓作用,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由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的溶栓治疗作用已经得到了肯定,外源性t-PA强大的溶栓效果被许多研究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

  1  Line BR.J Nucl Med,1997,38(1):89.

  2  Lowe G.Coagulation,fibrinolysi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Fibrinolysis proteolysis,1999,13:91.

  3  赵钛,李恩江.现代偏瘫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90-298.

  4  Loscalzo J,Brawnwald E.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N Engl J Med,1988,319:925-931.

  5  Jafri SM,Ozawa T,Mammen E,et al.Platelet function,thrombin and fibrinolytic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Eur Heart J,1993,14(2):205.

  6  Juhan Vague I,Moerman B,De cock F,et al.Plasma levels of specific inhibitor of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and urokinase)in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Thromb Res,1984,33:528-530.

  7  Giles AR,Nesheim ME,Herring SW,et al.The fibrinolytic potential of the normal primate following the generation of thrombin in vivo.Thromb Haemost,1990,63:476-481.

  8  Juhan- Vague I,Pyke SDM,Alessi MC,et al.Fibrinolytic factors and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or sudden death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Circulation,1996,94:2057-2063.

  9  Wiman B,Andersson T,Hallqvist J,et al.Plasma levels of 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comlex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 are significant risk markers for recurr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Stickholm Heart Epidemiology Program(SHEEP) study.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0,20:2019-2023.

  10  Bauer J,Bachmann F.Fibrinolytic activities in healthy volunteers before and after 5 to 20 minutes of venous occulusion.Thromb Res,1984,34:159.

  11  Stalaer M,Hauer J,Kruith of EKO,et al.Release of vascular plasminogen activator(v-PA)after venous stasis:Electrophoretic-zymographic analysis of free and complexed v-PA.Br J Haematol,1985,61:169.

  12  Kelley WN.Recent progress in molecular genetics has been truely monumental.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uman gene therapy proceedings.Beijing,China,1992,3.

  13  杨水祥,李天德,黄培堂.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展.军医进修学院院报,1994,15:142-145.

  作者单位: 1 264000 山东烟台,烟台警备区医院

       2 山东烟台,烟台毓璜顶医院

  (编辑:宋  冰)

作者: 张玉顺林绍霞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