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7期

海淀区成人超重、肥胖健康相关因素调查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成人肥胖特点,探索有效干预措施。筛查出体重指数≥24的超重人群和体重指数≥28的肥胖人群。结果海淀区超重患病率为33。26%,肥胖患病率为1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成人肥胖特点,探索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采取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北京市海淀区9个街道18个功能单位9个生活社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总共2706人进行询问和问卷式调查。筛查出体重指数≥24的超重人群和体重指数≥28的肥胖人群。结果  海淀区超重患病率为33.26%,肥胖患病率为15.92%;超重、肥胖成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超重成人在45~59岁的年龄段患病所占比例最大;肥胖成人患病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60岁以上的年龄段患病所占比例最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与超重、肥胖成人差异均有显著性。超重人群锻炼率为71.96%,肥胖人群锻炼率为74.79%;女性超重、肥胖人群锻炼率高于男性。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脑卒中的患病率均显著上升。结论  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保持情绪稳定等健康的行为方式对于减少疾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提示在社区实施防治肥胖的干预措施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  成人 ;超重 ;肥胖 ;相关因素

  肥胖是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明确超重、肥胖的相关因素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脑卒中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对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采取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海淀区9个街道18个功能单位9个社区居委会总共270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为进一步研究超重、肥胖人群健康相关因素提供科学的调查数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为海淀区9个街道18个功能单位9个社区居委会,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8岁以上2706人进行调查,其中男性945人,女性1761人。

  1.2  调查方法  调查工作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师人员进行问卷各项填写的讲解和体格检查。问卷采集人口学资料和行为资料。

  1.3  诊断标准  体育运动定义为不包括体力工作的体育锻炼或娱乐性活动,每周1h以上。用统一的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血生化指标的测定在标准化的实验室中进行,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mol/L)和甘油三酯(TG,mmol/L)。按1997年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标准[2],将血脂异常定义为低HDLC为HDLC<0.90 mmol/L,高LDLC为LDLC≥3.62 mmol/L,高TC为TC≥5.69 mmol/L,高TG为TG≥1.69 mmol/L。糖尿病的标准为有糖尿病史,或空腹血糖≥7.0 mmol/L。高血压的标准为有高血压史,或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超重的标准为体重指数(BMI)≥24kg/m2,肥胖的标准为体重指数(BMI)≥28kg/m2。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EPDATA录入,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调查人群基本情况  从海淀区9个街道18个功能单位和9个生活社区中整群随机抽取18岁以上成人2706例,男性945例,女性1761例,其中超重人数为1002例,根据2002年北京市人口进行人口标化,得患病率为33.26%;男性422例,女性580例,男性患病率44.66%,女性患病率32.94%;肥胖人数为472例,根据2002年北京市人口进行人口标化,得患病率为15.92%;男性193例,女性279例,男性患病率20.42%,女性患病率15.84%。由此可见,超重、肥胖成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2.2  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的超重、肥胖成人分布的情况  超重成人患病数在45~59岁达到最多;肥胖成人患病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60岁以上达到高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与超重、肥胖成人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海淀区超重、肥胖成人不同年龄、性别分布特点(略)

  2.3  BMI值的差异对五种慢性病患病率的影响  BMI值的差异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脑卒中的患病率的关系是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脑卒中的患病率均显著上升(呈1~5倍),见表2。

  表2  BMI值的差异对五种慢性病患病率的影响(略)

  2.4  超重、肥胖成人的锻炼情况  本次调查锻炼的定义为不包括体力工作的体育锻炼或娱乐性活动每周一个小时以上,调查人数为2706人,其中超重人数为1002人,参加锻炼人数为721人,锻炼率为71.96%,肥胖人数为472 人,参加锻炼人数为353人,锻炼率为74.79%。总体上,女性超重、肥胖人群锻炼率高于男性。

  3  讨论
  
  肥胖已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3],与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密切相关[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肥胖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均出现了明显的肥胖趋势。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有碍于社交与日常生活等,降低了生活质量,如不能得到有效防治,还很可能演变成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胆石症等合并症,从而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5]。所以,准确了解成人超重、肥胖的相关因素,找到有效的干预措施防治肥胖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我们对海淀区18岁以上成人整群随机抽取了2706人,筛查出超重人群1002人,患病率为33.26%;男性422例,女性580例,男性患病率44.66%,女性患病率32.94%。肥胖人群472人,患病率为15.92%;男性193例,女性279例,男性患病率20.42%,女性患病率15.84%。通过对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在肥胖成人中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超重成人患病数在45~59岁达到最多;肥胖成人患病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60岁以上达到高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与超重、肥胖成人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在成人45~59岁是实施干预措施的重要人群,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鼓励参加体育锻炼,合理膳食。
  
  调查显示,超重人群锻炼率为71.96%,肥胖人群锻炼率为74.79%。女性超重、肥胖人群的锻炼率高于男性。提示我们应该加强、鼓励男性超重、肥胖人群多参加体育锻炼,并且持之以恒。
  
  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脑卒中的病人中,超重、肥胖者较正常体重者患病率成倍增高。超重者中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的患病率达到了正常体重的2倍,肥胖者中心肌梗死的患病率达到了正常体重的5倍,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了正常体重的3倍,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达到了正常体重的2倍。有研究发现BMI每增高1kg/m2,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增高12%,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增高6%[6]。提示超重、肥胖是我国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对于防治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重、肥胖的防治是任重道远的。我们应该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指导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多多参加有关肥胖防治的健康教育讲座,定期组织一些集体性的体育锻炼活动,使大家认识到肥胖的危害和减轻体重的益处,由被动转为主动的改善膳食结构,坚持体育锻炼,这是肥胖防治最重要的策略和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  许侠.肥胖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1997,14(1):4-6.

  2  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25:169-175.

  3  Gupta Rajeev , Gupta VP , Sarna Mukesh , et al . Preval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risk factors in an urban Indian population :Jaipir     Heart Watch -2. Indian Hert J , 2002 , 54(1):59-66.

  4  孙琳,任建民,吕仪静. 体质指数与糖尿病血脂、血糖及高血压相关关系研究.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11(5):205.

  5  杨浩浩.老年人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原因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 7 (4 ):269-270.

  6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试行本).中国高血压防治委员会指南起草委员会,1999,10.

  (编辑:李  木)

  作者单位: 100080 北京,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

作者: 崔红月,贾静源,何玲钧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