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12期

天麻的真伪鉴别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天麻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纲目》:“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黑眼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

点击显示 收起

    天麻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纲目》:“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目。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黑眼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天麻药,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

    1  天麻

    1.1  来源   为兰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块茎。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目前不少地方已有栽培。冬、春两季采挖块茎,分别称为冬麻和春麻。

    1.2  经验鉴别   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外皮剥落或部分残存,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且具环节,有点状痕点或膜质鳞叶,有纵皱纹。质坚实,半透明,不易折断,段面较平坦、角质样、有光泽,嚼之发脆,有粘性。气特异,味甘、微辛。以质地坚 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光亮、无空心者为“冬麻”,质佳。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为“春麻”,质次。

    2  易混品、伪品的经验鉴别

    2.1  大丽菊  为菊科大丽菊Dahlia pinnata Cav的块根。呈纺锤形,扁缩,长6~10cm,直径3~4.5cm。顶端有残留的茎基痕,顶端与末端均呈纤维状,表面灰白色或类白色,未去皮者呈黄棕色,有明显不规则的纵沟纹。断面:类白色、角质样、不整齐,可见明显纤维束或木心或中空。

    2.2  紫茉莉  为紫茉莉科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的根。呈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2~3cm。顶端有长短不等茎基痕,表面白色或灰棕色,半透明,有纵皱纹及须根痕,须根下陷呈洞状。断面:黄白色、不平坦,略呈白色的同心状环纹。

    2.3  马铃薯  为茄科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的块茎。呈椭圆形、稍扁缩。长5~10cm,直径3~5cm。顶端有残留的碎茎基,末端无圆形疤痕,表面较光滑,纵皱纹及凹陷的芽痕,无明显环节。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略平坦、角质样。

    2.4  羽裂蟹甲草  为菊科羽裂蟹甲草Cacalia tangutica Hand的块茎。呈长椭圆形、稍弯曲。长4~6cm,直径1.5~2cm。顶端有残留的茎基,表面灰棕色或灰绿色,半透明,环节明显,有不规则的沟纹及皱纹,并有点状根痕。断面:灰白或灰黄色、半角质。

    2.5  芭蕉芋  为美人蕉科芭蕉芋Canna edulis Ker的块茎。呈椭圆形、扁缩略弯曲。长3~10cm,直径2~4cm。顶端残留嫩芽,灰黑色或灰褐色,末端有毛老茎脱落后的疤痕,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白色粉霜;除去栓皮者,纤维及纵纹,可见横色环纹3~4圈,并可见点状须根痕。断面:棕褐色、角质样、较平坦。

    2.6  芋头  为天南星科芋头Colo-casia esculenta Sch的块茎。呈椭圆形或圆锥形。长5~7cm,直径2~3cm。顶端残留粗短的芽苞,呈红色或暗灰色,周围可见残留的鳞片叶基,末端有棕色圆脐形疤痕,表面淡黄色,半透明,有不规则的纵沟及少数点状环纹数圈。断面:棕褐色、角质样。

   作者单位: 266071 山东青岛,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  

   (编辑:秋  实) 

作者: 郭晓英,李维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