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7卷第9期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关键词】动脉灌注介入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介入疗法具有组织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操作简便,恢复期短,免除了开腹之苦等优点。因此,介入治疗的护理尤为重要。1一般资料本组30例,行58次介入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动脉灌注

    介入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介入疗法具有组织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操作简便,恢复期短,免除了开腹之苦等优点。但由于经动脉插管注入造影剂和大量抗癌药物及栓塞剂,在操作中稍有不慎也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介入治疗的护理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行58次介入治疗。男19例,女11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6.2岁。均经CT、B超、病理等确诊。

    1.2  治疗方法  在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氏法穿刺技术,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在X线电视监控下,将导管头端先置于腹腔动脉造影。观察肿瘤供血情况,供血动脉的分支及分布。根据造影情况将导管超选至肝固有动脉及肝左或肝右动脉内,注入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常选用阿霉素30~50mg,丝裂霉素6~10mg,5-氟尿嘧啶0.5~1.0g,顺铂80~100mg。常选用三联药。推注完毕退出导管,压迫止血,局部包扎,送回病房。每次间隔4周,共3~6次。

  2  护理

    2.1  介入治疗前的护理

    2.1.1  基础护理  病人术前补充营养,鼓励摄入易消化的高营养、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术前碘过敏试验: 严格掌握禁忌证及患者对造影剂副反应的危险因素,对肾功能不佳、哮喘病史、荨麻疹、糖尿病、心脏病等患者可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这类造影剂的副作用反应率明显低于离子型造影剂。术前1~2h给扑尔敏4mg,西咪替丁400mg口服,预防造影剂的副反应效果更佳。

    2.1.2  心理护理  护士应鼓励病人建立自信,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耐心细致地解释该治疗技术的优势以及将会产生的疗效,向病人交待治疗过程中和可能产生的不适感,使患者消除顾虑,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介入治疗。

    2.2  术中配合  根据穿刺部位协助医生使患者处于舒适体位。松解领口和腰带,有义齿者要取下。将所用消毒导管、导丝及穿刺针均应用肝素水冲洗2次,同时间隔一定时间应向导管内注入肝素水。按要求溶解所需抗癌药物,保证药物按时有序顺利灌注。同时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神态、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注意造影剂的副反应,随时注意手术进展情况,增添所需物品,使手术顺利进行。

    2.3  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2.3.1  压迫穿刺点  术毕协助医生压迫穿刺点15~30min,以食指、中指指腹压迫穿刺处,以手指能触到动脉处最佳。并详细观察有无穿刺点出血。

    2.3.2  术后护理  患者必须绝对卧床10~12h,并严格限制术侧肢体活动,保持伸直制动位。24h内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和翻身,并严密观察术侧远端肢体肤色、血运、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避免过度加压包扎,引起末梢循环障碍。密切注意穿刺局部有无迟发性血肿的形成。

    2.3.3  栓塞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患者可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其原因是栓塞后器官缺血、水肿和肿瘤坏死所致。如发生后可给予度冷丁50mg,胃复安20mg肌注,呕吐严重可8h后口服枢复宁维持。术后4~6h进易消化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每次100~200ml,24h后给易消化、多维生素、低脂肪饮食。

    介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通过对5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是:术前高度重视,分析病情,充分准备,术中与医生紧密配合,在操作时认真细致,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单位:448200 湖北荆门,荆门市沙洋人民医院

作者: 李鲜艳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