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年第16卷第2期

6~13岁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手术治疗体会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先天性髋脱位。手术治疗。儿童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畸形,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尤其对较大儿童髋脱位尚无理想方法。我科1998年至2006年采用髋臼加盖成形和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联合治疗6~13岁的发育性髋脱位共计17例,21个髋关节,随访15例,19个髋关节。...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先天性髋脱位;手术治疗;儿童

      
  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畸形,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尤其对较大儿童髋脱位尚无理想方法。我科1998年至2006年采用髋臼加盖成形和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联合治疗6~13岁的发育性髋脱位共计17例,21个髋关节,随访15例,19个髋关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21个髋关节,其中男性4例,6个髋关节;女性13例,15个髋关节。左侧9例,右侧4例,双侧4例。随访2~8年,平均4.8年。髋脱位可分为三度:Ⅰ度脱位属半脱位;Ⅱ度脱位,股骨头已脱出髋臼或髋臼上缘;Ⅲ度脱位指股骨头向上移位较高,达髂翼处。本组21例中Ⅰ度3例,Ⅱ7例,Ⅲ度11例。

  1.2  治疗方法由于所有髋脱位的患者都有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不同程度挛缩,因此术前应先行下肢牵引,脱位严重的可行骨牵引,时间一般在2~3周。术前应将脱位的股骨头牵至髋臼上缘水平,如果牵引困难,可先行内收肌切断术。牵引有利于术中复位和降低术后股骨头的坏死率。手术术式主要根据年龄和髋关节病变的程度而定。本组患儿年龄都在6岁以上,髋臼旋转截骨术已不适宜。本组患儿单独采用髋臼加盖成形术治疗8个髋关节,髋臼加盖成形术加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治疗13个髋关节。术后应用髋人字石膏固定,时间为6~8周,早期进行髋关节功能练习。

  2  结果

  根据邸建德[1] 评定方法,术后髋关节的优良率为90%。一例7岁患儿为双侧髋关节Ⅲ度脱位,一侧行髋臼加盖成行术加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术后髋关节功能优,无股骨头坏死。而另一侧仅行髋臼加盖成行术未行股骨截骨术,术后2周股骨头半脱位,在透视下行复位,克氏针固定,一年后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中度障碍。

  3  讨论

  3.1  较大儿童手术术式的选择髋臼加盖成行术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应用最广泛,效果较好[2-3] 。它适合于髋臼角>45度,而无法用Salter截骨术解决髋臼角的大龄患儿,尤其对于股骨头大,变形而髋臼上方骨质缺损凹陷的患儿更为适用。它可以有效的加深髋臼,增加对股骨头的包容和覆盖。它是一种适应症较宽,疗效较好的术式,是治疗学龄儿童患者的首选术式。本组21个髋关节中有19髋采用此术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采用上述方法处理髋关节的同时,如果前倾角>45度,颈干角>160度,股骨头脱位较高或术前骨牵引股骨头不下降者,应行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它可使复位的髋关节更稳定,同时降低股骨头复入髋臼时所承受的压力,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本组一例因未截骨致术后发生再脱位和股骨头坏死。

  3.2  术中注意事项术中松解应彻底,主要是内收肌,髂腰肌及臀中小肌挛缩问题。内收肌及髂腰肌可切断,臀中小肌可起点下移, 粘连变形的关节囊要分离至髋臼边缘,多余的应切除。应彻底清除髋臼内的纤维脂肪组织,清除防碍复位的圆韧带和髋臼横韧带,以利于股骨头复位。髋臼加盖成形时下翻骨块的位置应准确,骨块翻转大小,方向要足够,嵌入骨块要牢固,必要时可行克氏针固定。

  3.3  术后功能锻炼术后护理对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很重要的作用,石膏固定期注意皮肤护理。石膏固定一般在6~8周左右,不能超过8周,6周去除石膏后应在床上进行髋关节主动、被动功能练习。应坚持早期、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邸建得,朱玉奎,王桂兰,等.儿童先天性髋脱位403例临床治疗总结[J].中华骨科杂志,1981,1(1):20-21.

  [2] 孙舟舟,唐成林,赵宝林,等.小儿先天性髋脱位近年来应用术式的演变及其评估[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6,3(2):116-117.

  [3] 刘卫东,张立军,吉士俊,等.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四种术式疗效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17(6):341-343.


作者单位: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骨科,辽宁 大连116600

作者: 黄丛春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