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年第17卷第3期

早期康复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影响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摘要: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运动功能要求很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要求达到负重、伸屈、外展及旋转功能、稳定性好。2003年至2005年我院进行了45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重视对术后患者采取系统的早期功能康复练习,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人工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


      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运动功能要求很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要求达到负重、伸屈、外展及旋转功能、稳定性好。2003年至2005年我院进行了45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重视对术后患者采取系统的早期功能康复练习,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2例,平均年龄62.3岁;早期康复组(康复组)23例,平均年龄63.5岁。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及骨科术后的常规护理;康复组除采用常规治疗和骨科常规护理外,着重强调进行早期患肢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中使用的假体类型、固定方法的不同,由医生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①术后患肢保持伸直位,膝下垫5 cm软垫,局部放冰袋;②指导患者做踝关节功能锻炼,每天3~4次,每次20 min;③局部等长收缩锻炼,连续做10~20个为1组,每天3~4组;④术后第2天做患肢的直腿抬高练习,每次10组,每天2次;⑤术后第3天适当进行髋、膝关节的被动屈伸活动,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恢复;⑥术后第5天,鼓励患者坐床边练习肌力和关节活动度;⑦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不负重、不完全负重、完全负重的站立行走练习。本组45例随访6个月至3年,根据HSS评分及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治疗后对照组两项指标有改善,但与康复组比较改善幅度小,表明早期康复训练与常规治疗相结合比单纯的常规治疗效果更明显,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功能,强调预防挛缩,应用训练方法锻炼肌肉力量,刺激潜在能力以恢复或代偿丧失的功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进行康复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假体膝关节功能,术后康复活动是否得当,成为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12]。早期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机化,锻炼的难度不大,可较快的恢复功能。但早期康复锻炼需以治疗原则为指导,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过程中,因术后早期疼痛比较重,膝关节保持伸直位,抬高患肢主动或被动踝关节活动。术后中期,锻炼的首要目的是膝关节活动度,其次是肌力恢复训练。术后第7天,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即可下地行走,如关节不稳,可带膝支架。术后晚期以增强肌力为主,保持获得的膝关节活动度。

    本组病例随访结果显示,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在患者步态、关节活动度、功能、疼痛、生活质量有很大差别。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适当的康复训练,可增加关节的营养和代谢活动,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功能练习减少或消除关节周围组织的粘连,血液循环增加,加快了自身的修复;缩短康复时间,提高肢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多见老年患者,其体力与身体功能相对不足,康复训练原则应由轻到重、由易到难、由被动到主动,训练强度以患者能接受为宜,在训练过程中,心理康复也要贯穿整个训练的始终[3]。要掌握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操之过急,根据年龄、体质及耐受程度而异,并抓住各个时期的重点进行训练,就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宝芹.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功能锻炼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06,20(3):573-575.

[2] 田 京,童斌辉,李 奇,等. 全膝表面关节置换术后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相关因素[J]. 中国临床康复,2003,7⑻:1340.

[3] 韦永鲜,李小娥.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6):420.


作者单位:(沈阳市骨科医院七病房,辽宁 沈阳 110000)

作者: 李文颖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