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7卷第4期

AIDS家庭青少年AIDS知识知晓率及其人际关系研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流行地区AIDS/HIV家庭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及人际关系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对艾滋病家庭青少年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安徽省6个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县(萧县、利辛、界首、临泉、濉溪、郎溪)选取168名AIDS家庭青少年作为研究组,同时以同村、同年龄、同性别的130名青少年作为对照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滋病流行地区AIDS/HIV家庭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及人际关系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对艾滋病家庭青少年进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在安徽省6个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县(萧县、利辛、界首、临泉、濉溪、郎溪)选取168名AIDS家庭青少年作为研究组,同时以同村、同年龄、同性别的130名青少年作为对照组,使用自编的艾滋病基本知识、人际关系、一般项目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艾滋病家庭组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非艾滋病家庭组,而失学率显著高于非艾滋病家庭组(P值均<0.05)。2组青少年AIDS/HIV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在40.5%~86.3%之间,仅有少数项目2组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家庭青少年在其家庭成员感染HIV后,与邻居、亲戚、同学或朋友的关系与先前相比更为亲密者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艾滋病家庭青少年中,有36.9%在其家庭成员感染HIV后与别人交往时“心理总是有些胆怯”,6.5%的人“觉得无脸见人,很是羞涩”。14.3%的艾滋病家庭青少年认为其家庭成员感染HIV使其“非常伤心,但还是主动接触”,7.7%“非常伤心,主动接触明显少”。 结论 安徽省艾滋病流行区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艾滋病歧视依然存在。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 人际关系 青少年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滋病流行地区AIDS/HIV家庭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及人际关系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对艾滋病家庭青少年进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在安徽省6个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县(萧县、利辛、界首、临泉、濉溪、郎溪)选取168名AIDS家庭青少年作为研究组,同时以同村、同年龄、同性别的130名青少年作为对照组,使用自编的艾滋病基本知识、人际关系、一般项目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艾滋病家庭组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非艾滋病家庭组,而失学率显著高于非艾滋病家庭组(P值均<0.05)。2组青少年AIDS/HIV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在40.5%~86.3%之间,仅有少数项目2组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家庭青少年在其家庭成员感染HIV后,与邻居、亲戚、同学或朋友的关系与先前相比更为亲密者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艾滋病家庭青少年中,有36.9%在其家庭成员感染HIV后与别人交往时“心理总是有些胆怯”,6.5%的人“觉得无脸见人,很是羞涩”。14.3%的艾滋病家庭青少年认为其家庭成员感染HIV使其“非常伤心,但还是主动接触”,7.7%“非常伤心,主动接触明显少”。 结论  安徽省艾滋病流行区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艾滋病歧视依然存在。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人际关系;青少年
       
  Awareness of AIDS and Relationship in the Adolescents Living with AIDS or HIV Infected/

  SU Pu-yu,LONG Xiang,ZHAOYuan-yuan et al.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Care,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23003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wareness of AIDS,an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 of adolescents living with AIDS or HIV infectors in rural of Anhui Province,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further interventions.Methods From AIDS program counties in Anhui(Xiaoxian,Lixin,Jieshou,Lin-quan,Suixi and Langxi),298adolescents were recruited.Thereinto168adolescents whose parents infected HIVwere taken as study group,130adolescents from normal families were taken as control.All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n anonymous questionnaire,including AIDS knowledg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o on.Results The education level of adolescents whose parents infected by HIV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adolescents.More adolescents with HIV infected parents were unable to go to school(P<0.05).The stud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short of the knowledge about AIDS(40.5%~86.3%).After the adolescents,parents being infected by HIV,fewer neighbors,relationship and friends/schoolmates showed friendiness to them.There were36.9%adolescents felt timid i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after their parents being infected HIV,and6.5%were bashful.About14.3%adolescents felt sad for HIV in-fection of their parents but still willing to affiliate them initiatively,and7.7%did not like to affiliate their infected parents.Conclusion AIDS awareness is poor among the adolescents in rural areas with HIV prevalence AIDS discrimination still exists in these areas.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Knowledge;Interpersonal relations;Adolescent
              
  艾滋病的蔓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针对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进行的综合防治 [1-2] ,对高危人群的干预 [3-5] 以及在正常人群中开展有效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 [6] 。近年来,国内外也加强了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歧视现象及其干预的研究 [7-9] ,艾滋病家庭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急剧变化时期,日常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艾滋病家庭的青少年是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最亲近的人,他们掌握AIDS基本知识的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其对HIV感染者的态度;另外他们了解AIDS的基本知识对其加强自身预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为了解艾滋病家庭青少年所掌握的AIDS基本知识以及他们所受到的歧视现象,笔者于2006年7月在安徽省6个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县开展了调查研究,以期进一步对艾滋病家庭青少年及其生活环境进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感染HIV(包括艾滋病病人和未发病的HIV感染者)的人数在安徽省6个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县(萧县、利辛、界首、临泉、濉溪、郎溪)所占的比例,抽取艾滋病/HIV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艾滋病或感染HIV,并且调查时至少有1名10~18岁的青少年在家中)168个,每个家庭调查1名10~18岁的青少年,共调查了168名AIDS/HIV家庭青少年为研究组。同期在同村选取1名年龄相差在6个月以内,性别相同的青少年为对照组,共130人(有38名AIDS/HIV家庭青少年在同村没有匹配的对照)。
    
  1.2 方法  使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共20个项目。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邻居、亲戚、朋友、同学等在知道研究组家庭成员感染HIV后,对该青少年的亲密程度和态度变化;青少年知道父母感染HIV后对父母的态度以及与别人交往时的心理感受等。本次调查采用入户一对一调查,调查员解释每一项目的填写方法后由青少年自己填写,如有疑问及时给予解答。调查人员由青年教师、研究生和预防医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组成。调查时当场检查有无遗漏,及时给予填补。
    
  1.3 统计分析  资料采用Epidata3.0录入,使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2组艾滋病知晓率比较采用χ 2 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
   
  2.1.1 2组青少年受教育程度  由表1可知,艾滋病家庭组青少年在小学及以下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艾滋病家庭组,在高中及以上所占的比例则显著低于非艾滋病家庭组。2组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17.878,P=0.000)。
   
  艾滋病家庭组目前仍在读书的青少年所占的比例为89.9%(151/168),非艾滋病家庭组目前仍在读书的比例为96.2%(125/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218,P=0.040)。

  表1 艾滋病家庭和非艾滋病家庭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比较 略
        
  2.1.2 艾滋病家庭成员感染HIV情况  在调查的168户家庭中,父亲一方感染HIV所占的比例为35.6%,母亲一方感染所占的比例为28.6%,父母双方均感染所占的比例为29.8%,还有其他情况(父母一方或双方感染HIV,并有另外一名家庭成员感染该病毒)占6.0%。
    
  2.2 2组青少年HIV/AIDS基本知识知晓率比较  由表2可知,艾滋病家庭组青少年AIDS/HIV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在40.5%~86.3%之间,非艾滋病家庭组青少年的知晓率在41.5%~78.5%之间。仅有少数项目在两组之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个项目中,艾滋病家庭组青少年回答的正确个数平均为(12.7±4.5),非艾滋病家庭青少年回答的正确个数平均为(12.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5,P=0.948)。
    
  表2 HIV/AIDS基本知识在艾滋病家庭和非艾滋病家庭青少年中的知晓率比较 略
         
  2.3 家庭成员感染HIV后对青少年人际关系及学习的影响
   
  2.3.1 家庭成员感染HIV后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变化情况  由表3可见,艾滋病家庭青少年在其家庭成员感染HIV后,与邻居、亲戚、同学或朋友的关系比先前疏远的比例分别为35.1%,29.7%和37.5%;与邻居、亲戚、同学或朋友的关系比先前更为亲密的分别为9.5%,21.4%和6.5%,关系更为亲密者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
    
  表3 168名艾滋病家庭青少年在其家庭成员感染HIV后人际关系变化情况 略
         
  2.3.2 家庭成员感染HIV后青少年与别人交往时的感受及对感染者的态度  168名艾滋病家庭青少年中,有36.9%在其家庭成员感染HIV后与别人交往时“心理总是有些胆怯”,6.5%的人“觉得无脸见人,很是羞涩”,其他人没有什么特别感受。艾滋病家庭青少年对家庭成员感染者的态度,有14.3%的人“自己非常伤心,但还是主动接触”,7.7%“自己非常伤心,主动接触明显减少”,还有36.9%的人对他们更亲近了,其他均报道与没有感染时一样。
    
  2.3.3 家庭成员感染HIV对青少年学习的影响  168名艾滋病家庭青少年中,有151名目前仍在读书,其中5人(3.3%)报告上学期曾因家庭成员感染HIV而逃过学。20人(13.2%)报告学习成绩明显下降,26人(17.2%)报告明显上升,其他的均认为几乎没有影响。
    
  3 讨论
    
  3.1 艾滋病家庭青少年AIDS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艾滋病家庭青少年,还是非艾滋病家庭青少年,其AIDS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都是令人担忧的,两组人群20个项目中大部分项目的知晓率在40%~80%之间。艾滋病家庭青少年AIDS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会直接影响其对家庭内HIV感染者的态度和支持程度;非艾滋病家庭青少年对AIDS知识的知晓率不仅会影响其对HIV感染者的态度,而且也会影响其对艾滋病家庭成员的态度 [10] 。另外,青少年是社会上最为活跃而自我保护意识相对淡薄的人,他们对AIDS知识的知晓情况也会影响自身防护 [11] 。所以,在艾滋病流行区青少年中普及AIDS基本知识至关重要。
    
  3.2 家庭成员感染HIV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  艾滋病家庭青少年中各有35.1%,29.7%和37.5%的人报告其邻居、亲戚、朋友或同学与自己的关系比先前疏远。由此可见,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农村地区对艾滋病及其家庭成员的歧视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着,这与国外的报道基本一致 [12] 。在对艾滋病病人综合治疗和关怀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艾滋病流行区非感染者的宣传教育,为HIV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3.3 家庭成员感染HIV对青少年学业和心态的影响  艾滋病家庭组青少年的文化程度显著低于非艾滋病家庭组,目前仍在读书的艾滋病家庭组青少年所占的比例亦显著低于非艾滋病家庭组;艾滋病家庭中有3.3%的人报告上学期曾因家庭成员感染HIV而逃过学,有13.2%的人报告因父母感染HIV而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家庭成员感染HIV对青少年学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36.9%的艾滋病家庭青少年报告在其家庭成员感染HIV后与别人交往时“心理总是有些胆怯”,6.5%的人“觉得无脸见人,很是羞涩”,表明父母感染HIV对青少年的心理已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13] 。因此,亟需在艾滋病流行区广泛开展艾滋病知识及消除歧视的宣传教育,积极为HIV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营造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
     

    
  【作者简介】  苏普玉(1980- ),男,安徽肥东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及其干预。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合肥 230032。
    
  【通讯作者】  陶芳标,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E-mail:fbtao@ahmu.edu.cn。

【参考文献】
    [1] 程垦华,胡兰英,李华君,等.艾滋病综合防治的效果调查与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5,9(6):574-579.

  [2] SIMON V,HO DD,ABODOOL KQ.HIV/AIDS epidemiology,pathogene-sis,prevention,and treatment.Lancet,2006,368(9534):489-504.

  [3] 关 吉吉 ,白春玉,张迪,等.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干预前后效果比较.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6):412-414.

  [4] TORO AJ,VARAS DN,ANDUJAR BI.Evaluation of an HIV/AIDS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targeting Latino gay men and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Puerto Rico.AIDS Educ Prev,2002,14(6):445-456.

  [5] TRAJMAN A,BELO MT,TEIXEIRA,et al.Knowledge about STD/AIDS and sexual behavior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io de Janeiro,Brazil. Cad Saude Publica,2003,19(1):127-133.

  [6] SHUGUANG W,Van de VEN P.Peer HIV/AIDS education with volunteer trishaw drivers in Yaan,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ocess evaluation.AIDS Educ Prev,2003,15(4):334-345.

  [7] 张开宁,史文雅,李俊杰.云南省与艾滋病相关的歧视现象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0):752-753.

  [8] INFANTE C,ZARCO A,CUADRA SM,et al.HIV/AIDS-related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The case of health care providers in Mexico.Salud Publica Mex,2006,48(2):141-150.

  [9] ELLIOTT R,GOLD J.Protection against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HIV/AIDS status in Canada:The legal framework.HIV AIDS Policy Law Rev,2005,10(1):20-31.

  [10] SLONIMNV,MUKUKAL.AIDS-related knowledge,attitudes and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in Zambia.AIDS Behav,2005,9(2):223-231.

  [11] GOODWIN R,KOZLOVA A,NIZHARADZE G,et al.HIV/AIDS among adolescents in Eastern Europe:Knowledge of HIV/AIDS,social represen-tations of risk and sexual activity among school children and homeless ado-lescents in Russia,Georgia and the Ukraine.J Health Psychol,2004,9(3):381-396.

  [12] DIAS SF,MATOS MG,GONCALVES AC.AIDS-related stigma and atti-tudes towards AIDS-infected people among adol 18(3):208-214.

  [13] ROTHERA BMJ,STEIN JA.Problem behavior of adolescents whose par-ents are livingwith AIDS.Am J Orthopsychiatry,1999,69(2):228-239.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合肥 230032

作者: 苏普玉 龙翔 赵媛媛 刘凤 肖亚男 陶芳标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