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7卷第6期

学龄前儿童624名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69%,ALP异常率为0。结论本组学龄前儿童钙、磷、碱性磷酸酶异常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但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却高于其他报道。【关键词】血清学试验钙磷碱性磷酸酶儿童学龄前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阳离子,99%以上存在于骨骼和牙齿,细胞外液钙含量虽少,但对维持正常的神经肌肉应激性、腺体分泌、酶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含量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并将结果与其他资料进行比较。 方法 采用Beckman-Coulter 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体检者空腹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含量。 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检测结果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异常率为2.08%,磷异常率为7.69%,ALP异常率为0.80%。 结论 本组学龄前儿童钙、磷、碱性磷酸酶异常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但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却高于其他报道。

【关键词】  血清学试验 钙 磷 碱性磷酸酶 儿童 学龄前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阳离子,99%以上存在于骨骼和牙齿,细胞外液钙含量虽少,但对维持正常的神经肌肉应激性、腺体分泌、酶系统活性特别是在血凝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磷的87%存在于骨骼中,体内许多重要物质如蛋白质、脂、核酸、辅酶都含有磷,磷在酸碱平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1] 。钙、磷代谢的异常可引起骨骼发育障碍及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乱,vitamin D缺乏引起的钙、磷代谢异常造成的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为了解学龄前儿童血浆Ca,P,碱性磷酸酶水平(ALP),笔者对624例学龄前儿童的Ca,P,ALP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受检者为2005年1-12月来四川省科学城医院进行入托体检的学龄前儿童,其中男童318名,年龄1.3~6.5岁,女童306名,年龄1.1~6.9岁。
   
  1.2  方法  用真空促凝管抽取受检者早晨空腹静脉血3mL,30min后分离血清,3h内测定完毕;试剂、标准品、质控品均为Beckman Coulter公司原装进口,仪器为Beckman Coulter CX-7。

  1.3  质量控制  每日2次与标本同时测定Beckman Coulter公司原装进口的液体质控物(高、中、低三值),Ca测定值位于(x±0.08)mmol/L、P测定值位于(x±0.07)mmol/L、ALP测定值位于(x±5.0)IU/L范围内的当日结果为有效结果。
   
  1.4  结果判断  Ca在2.23~2.80mmol/L,P在1.45~2.10mmol/L,ALP<500U/L为正常 [2] 。
   
  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Excel2000进行均值计算、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Ca,P,ALP浓度与年龄的关系  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学龄前儿童血浆Ca,P,ALP含量(略)

  注: 各年龄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结果异常率  Ca<2.25mmol/L的共12例,其中男童3例,占0.94%;女童9例,占2.94%。Ca>2.75mmol/L的1例,为女童,占0.33%。P<1.45mmol/L的女童17例,占5.56%;男童31例,占9.75%。ALP>500U/L的共5例,其中女童2例,占0.65%;男童3例,占0.94%。
    
  3 讨论
    
  钙、磷是人体内必需的元素,在机体的组成及生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内含量异常将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钙、磷的吸收受vitamin D的影响,当vita-min D缺乏时,钙、磷吸收障碍,体内成骨细胞代偿性增生,造成钙、磷代谢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及血液生化的改变。通过对62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钙、磷、碱性磷酸酶测定分析发现:该地区学龄前儿童血钙、磷结果与李熙鸿等 [3] 、李锋 [4] 的报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L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骨、肝脏细胞分泌。除肝胆疾患、妊娠等因素外,血清ALP可反映成骨情况,当vitamin D缺乏时,钙、磷吸收障碍,体内成骨细胞代偿性增生,ALP活性升高,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ALP活性要比成年人高1~2倍 [5] ,本资料相应年龄组的结果略高于杨发军等 [5] 、杨国灿 [6] 报道,与代成奇等 [7] 的报道接近;明显高于沈宏家等 [8] 、靳仙宝 [9] 、李先红等 [10]的报道。因碱性磷酸酶的异常采用不同的判断值,其异常率明显低于其他报道。
   
  血清ALP作为佝偻病的常规生化指标之一,在佝偻病骨骼钙化障碍时,成骨细胞异常活跃,合成大量的ALP,使血清ALP升高,结合临床ALP可作为佝偻病的诊断方法之一 [11] 。但目前缺乏比较权威的中国儿童ALP参考值,为更好地利用这一指标,建议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参考范围。
   
  Vitamin D缺乏性佝偻病的早期主要是血磷下降、ALP升高,进而出现血钙降低,治疗后血磷先恢复,而后血钙恢复,ALP恢复较慢 [12] ,本调查区域内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的异常率均明显低于其他报道,可能是由于本资料儿童家庭收入较高、家长文化素质较好、有较强的保健意识,但碱性磷酸酶的结果却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提示本区域因地处四川盆地,日照偏少,学龄前儿童可能普遍存在vitamin D的缺乏,或有亚佝偻病的可能 [13] 。儿童保健还应该加强,在补钙的同时应注意对vitamin D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李影林,主编.中华医学检验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60-773.

  [2] 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190-194,210-212.

  [3] 李熙鸿,汪凤兰,丁世宁,等.儿童血清钙检测1145例结果分析.四川医学,2002,23(4):387.

  [4] 李锋,朱政秀.236例佝偻病患儿血清学检测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9,20(3):207.

  [5] 杨发军,马忠泰.我国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参考值的确定及其意义.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3):240-242.

  [6] 杨国灿.未成年人血清碱性磷酸酶参考值的探讨.中国实验诊断学,1997,1(2):10.

  [7] 代成奇,李俊华,夏刚,等.405例5~14岁儿童碱性磷酸酶活性观察.现代临床医学,2005,31(3):175-176.

  [8] 沈宏家,王学华,谭同均.不同年龄组儿童ALP参考值的探讨.泸州医学院学报,2002,25(1):50.

  [9] 靳仙宝,李军.未成年人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齐鲁医学检验,2003,14(1):34.

  [10]李先红,李朝庆,李春英.碱性磷酸酶在诊断患儿缺钙中的应用.齐鲁医学检验,2003,14(1):34.

  [11]张辉,李幼玲,陈连元,等.婴幼儿佝偻病血清学诊断指标探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1):54-55.

  [12]邹典定,主编.现代儿科诊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96-1397.

  [13]胡邑姜,孟凡.健康小儿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测定的临床意义.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9(3):176.


作者单位:四川省科学城医院,绵阳 621900

作者: 李凤华 张丽萍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