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2期

河北农村青少年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接受情况调查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农村青少年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接受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河北省农村15~24岁青少年78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青少年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正确态度持有率为15。结论农村青少年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接受程度较低,应针对有关影响因素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青少年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接受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河北省农村15~24岁青少年78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青少年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正确态度持有率为15.1%,并受到性别、文化程度、是否知晓艾滋病传播途径和是否知晓非传播途径的影响,而未发现其与年龄、是否外出务工、居住地、是否知晓艾滋病一般知识相关。结论 农村青少年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接受程度较低,应针对有关影响因素制定相关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接受程度,减少歧视。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行为;因素分析,统计学;青少年;农村人口

【基金项目】  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编号:WA2005-08)。
  Acception to HIV/AIDS Among the Youth Aged 15-24 in Rural Area in Hebei Province/

  ZHANG Hongjie*,GAN Hengzhi,HOU Ye,et al.*

  Medical Department of Hebei University,Baoding(071000),Hebei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ctualit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acception to HIV/AIDS among the youth aged 15-24 in rural area,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A total of782 youths aged 15-24 were chosen from rural area in Hebei to complete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acception rate to HIV/AIDS was 15.1%,and it was influenced by their sex,education level,their awareness about the route and nontransmission,but it was not correlated to age,going out for work,living area and awareness to HIV/AIDS. Conclusion   The acception rate to HIV/AIDS among the rural youth is low.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which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eptability and to reduce the discrimination.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Behavior;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Adolescent;Rural population

  艾滋病(AIDS)流行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截至2005年底估计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5万,疫情已经遍及全国各省份。有研究数据表明,到2004年底我国累计报告的AIDS感染者中,82%是29~39岁的青壮年,70%分布在农村地区[1]。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歧视是一个全球性问题[2],它不利于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开展,会使那些有高危行为的人不愿进行HIV检测,不敢利用艾滋病预防措施,并将高危行为转入地下[3]。艾滋病相关的歧视成为艾滋病防治的重大障碍。从国际经验看,青少年是艾滋病主要受害群体之一,全世界25岁以下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超过总感染者的50%[4]。同时青少年也是防治艾滋病的主力军,他们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态度往往对周围人群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农村青少年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接受性及影响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策略十分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06年8-9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和保定农村随机调查了782人,涉及2个平原县、2个山区县,8个乡镇,24个行政村。其中保定346人,石家庄436人;男425人,女357人。年龄最小15岁,最大24岁,平均(19.77±2.57)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和高中/中专为主(760人,占97.2%),职业中外地务工(255人,占32.6%)和学生(273人,占34.9%)占大多数。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通过2轮预试验修订完成。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标准。对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采用自填法,文化程度较低者采用问询法,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态度。

  1.2.2  分析指标  (1)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接受率(态度):相关问题包括如果熟人中有人感染了HIV是否和从前一样交往、是否应该允许HIV感染者/AIDS病人继续工作和上学、是否应该允许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孩子继续工作和上学、是否应当把HIV感染者/AIDS病人集中隔离起来?4个问题完全答对为接受,只要有1个答错即为不接受。(2)传播途径知晓率:问卷中设有4个问题,即艾滋病是否能通过性行为、共用注射器、输血、母婴途径传播。4个问题完全答对为知晓,只要有1个答错即为不知晓。(3)非传播途径知晓率:问卷中的4个问题包括艾滋病是否通过蚊虫叮咬、握手、同桌吃饭、共用劳动工具传播。4个问题完全答对为知晓,只要有1个答错即为不知晓。(4)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问卷涉及一般知识的问题是艾滋病是否可以治好、能够从一个人的外表判断其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性病患者是否更易患艾滋病、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否可以预防艾滋病。4个问题完全答对为知晓,只要有1个答错即为不知晓。

  1.3  统计分析  所有问卷经逻辑核错后,采用Epi Data 2.0进行数据录入,并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接受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782人中,对于“如果熟人中有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是否和从前一样交往”、“您认为是否应该允许HIV感染者/AIDS病人继续工作和上学”、“您认为是否应该允许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孩子继续工作和上学”、“是否应当把HIV感染者/AIDS病人集中隔离起来?”的问题,回答正确的人数分别为197,345,377和369人,正确率分别为25.2%,44.1%,48.2%和47.2%。共有118人完全答对了4个问题,正确态度持有率为15.1%。

  2.2  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接受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单因素分析  利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龄、职业、居住地以及是否知晓艾滋病一般知识,对其接受情况无影响;而性别、文化程度、对传播途径及非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却有明显影响。见表1。

  2.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单因素分析结果基础之上,选择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期获得独立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1  影响河北农村青少年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接受性的单因素分析(略)

  表2  影响河北农村青少年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接受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略)

  3  讨论
   
  歧视HIV感染者/AIDS病人目前是一普遍的社会现象,将对AIDS患者/HIV感染者及早就医、及时治疗等造成直接的影响,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消除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是当前艾滋病防治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由于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青少年成为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同时也是控制艾滋病的生力军[5]。

  3.1  农村青少年对AIDS病人/HIV感染者接受性差  是否接受HIV感染者/AIDS病人,将意味着一旦身边出现感染者或病人,对其是否采取歧视性态度。在接受调查的农村青少年中,正确态度持有率仅为15.1%。
   
  虽然经过几年的宣传,中国青少年通过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途径已经了解了一定的艾滋病知识,但教育者多注重知识的传播,往往忽视提供青少年自我保护技能的培训和培养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6];在教育的内容上也不够深入,在一些问题上有模糊认识,更容易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恐慌。提高农村青少年对AIDS病人/HIV感染者的接受性,应是今后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关注影响因素,措施因地制宜  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接受HIV感染者/AIDS病人,这可能因为男性比女性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比女性更能包容和接纳其他人和物的缘故;文化程度较高者更易接受,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较高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多,更加了解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的缘故。
   
  艾滋病相关知识包括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以及一般知识,结果显示一般性知识并不影响农村青少年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态度,而对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掌握越多者,越容易接受HIV感染者/AIDS病人。要想消除农村青少年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歧视,应该加强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宣传,让他们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了解预防的方法,同时也要让他们了解非传播途径,懂得一般日常接触并不传播,才能真正解除青少年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过度防范和歧视心理,做到真正接受他们,关爱他们,让HIV感染者/AIDS病人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3.3  开展健康教育,校内校外相结合  青少年具有可塑性,通过适宜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7]。因此,在农村青少年开展艾滋病内容的健康教育,是提高其对AIDS病人/HIV感染者接受性的重要途径。

  3.3.1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但高中生的一项调查发现,仅有21.2%和37.4%的学生回答学校开展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只有14.4%和10.9%的学生回答参加过健康教育和领到过相关宣传册,其根本原因是学校对此项工作开展少,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普通高中[8]。另一项研究表明,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主要来自报刊、杂志和宣传展览,而其最希望的途径之一——学校教育目前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9]。在学校全面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还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是教师(包括校医)对艾滋病预防教育的意识、知识和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参考资料。一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调查显示:77%的校医希望接受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培训[5]。因此应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培训,建立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机制,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性教学方法为原则、同伴教育为策略的健康教育活动,并将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其次,可以充分运用同伴教育、主题班会、绘画、知识竞赛、征文等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10]。

  3.3.2  校外教育  对校外青少年来讲,参与式学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方法[11]。魏南方等[12]人发现,校外青少年晚上都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并把和朋友在一起作为最高兴的事,可以利用这一点开展参与式学习。学习内容可以借鉴中小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大纲的要求[13]及相关的教育材料[14]。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 预防控制艾滋病党政干部读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

  [2] Human Rights Watch.Asia Division Locked Doors:The human rights of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in China. 2003.http://www.hrw.org/reports/2003/China0803/4.htm.

  [3] 王英,张永泽,杨运义,等. 农村地区反对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干预活动效果评价.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6):343-345.

  [4] 张慧.中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18-120.

  [5] 何景琳,许文青.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在中国.中国健康教育,2001,17(1):15-18.

  [6] 何景琳.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和控制HIV/AIDS的教育——从第12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中得到一些启示.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4(4):167.

  [7] 徐哲懿.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6,7(7):538-539.

  [8] 王淑芬,许先兰.安徽省高中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需求.疾病控制杂志,2001,5(1):50-52.

  [9] 王书梅,崔宏伟,吕银妹,等.青少年与成年人艾滋病知、信、行对照研究及干预措施探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14(3):58-61.

  [10]李艳,章伟芳,陈天辉.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4):42-43.

  [11]JONE N.Participatory learning and action:A trainers guid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London: New Press,1996:12.

  [12]魏南方,李方波. 宁夏部分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策略的探讨.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61-462.

  [13]教育部.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教师教学用书(初中).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14]何景琳,黄晓玲,许文青.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生活技能教育指南.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37.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医学部,保定 071000; 保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张红杰,甘恒志,侯烨,米光明,郭玉钗, 季文琦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