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7期

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对大学生视觉与全身症状的影响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对人体视觉与全身症状的影响,为探讨和建立干预措施和膳食与健康指南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4所重点大学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2222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眼部症状与全身症状,对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荧屏暴露时间与眼及全身症状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4所......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对人体视觉与全身症状的影响,为探讨和建立干预措施和膳食与健康指南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4所重点大学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2 222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眼部症状与全身症状,对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荧屏暴露时间与眼及全身症状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4所大学在校学生每日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平均(5.20±3.06)h,随着年级的增长,荧屏暴露时间延长,暴露时间越长,眼与全身症状越明显,发生率最高的是视力下降(42.7%)、视物模糊(39.3%)、眼干(38.3%)、困倦(48.4 %)和颈痛(38.1%)。结论 长时间计算机荧屏暴露不利于眼与全身健康。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防止计算机荧屏暴露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关键词】  视觉 症状和体征 计算机 环境暴露 学生

  Impacts of Computer Screen Exposure on Visual and General Symptoms

  LIU Xiaotao, AYI Boli, LI Ying, et al.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impacts of computer screen exposure on college students' visual and general symptoms,and to provide bases for establish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guides of diet and health. Methods  By use of questionnaire, a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2 222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from four key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to find out their exposure time to computer screens and their eye symptoms and general symptom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uter screen exposure time and their visual as well as general symptom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among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and universities. Results  On average, the exposure time to computer screens for all the students was (5.20±3.06)h/d and the mean exposure time increased with grade. Detailed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onger the exposure time was, the more serious the visual and general symptoms became. The frequently occurred symptoms were eyesight decline (42.7%), vision blurring (39.3%), eye dryness(38.3%), fatigue (48.4%) and neck pain (38.1%). Conclusion  Long time exposure to computer screens is harmful to visual and general health. Therefore,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prevent the side effects of computer screen exposure in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Vision; Symptoms and signs; Computers; Environment exposure; Students

  视频显示终端综合征又称VDT(visual display terminal)综合征,是指从事光学显示器终端作业所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随着计算机等视频终端的普及,人群视疲劳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视疲劳不但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且也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VDT 操作人员由于长时间注视荧屏和在固定姿势下操作,易出现视觉疲劳与全身症状,其主要表现为眼干、眼酸、眼痛、视力减退以及头昏、头胀、颈和腰背酸痛、四肢酸痛、食欲减退、便秘、失眠等[1-3]。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调查表明,计算机工作人员视疲劳发生率为10%~40%,有的可达40%~92%;经常连续击键的计算机操作人员,骨骼肌慢性损伤发生率可达10%以上。同时,它还会造成神经行为异常,影响正常的免疫系统功能等。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普及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校学生的计算机使用率和拥有率不断上升,计算机教学、计算机作业、网络信息交流等已经迅速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各种荧屏暴露的影响也更为深刻。为了解和分析目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计算机荧屏暴露的时间,探讨暴露时间对眼视觉功能及全身状况的影响,笔者对北京市海淀区4所重点大学的在学生进行了调查,为探讨和建立长期计算机荧屏暴露人群的防治措施和膳食与健康指南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为对象,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按年级、学校、性别分层,共调查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2 222名,其中本科生1 437名(64.7%),研究生785名(35.3%);男生1 136名(51.1%),女生1 086名(48.9%)。年龄为17~30岁。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由北京大学医学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专业人员设计完成,并选取20名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与研究生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反馈的信息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再进行正式调查。问卷由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和大五年级的学生发放。调查主要采取入户方式,由调查员指导被调查者填写,由督导员进行监督,问卷当场收回,在完成问卷填写后发放礼品。共调查问卷2 246份,其中有效问卷2 222份,废卷24份。

  1.3  调查内容 

  内容包括一般个人资料、工作史、计算机荧屏暴露史、荧屏前工作时间、眼痛、眼干等眼部症状及头痛、头昏、颈和腰背酸痛、四肢酸痛等全身症状。症状分为10级:0分为无症状;1~4分为轻,即用眼后出现眼部酸、胀等眼部症状,休息后很快恢复,对学习和工作无明显影响;5~8分为中,即有明显的眼部症状,且症状经常出现,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必须用药缓解;9~10分为重,即除有明显的眼部症状和视作业不能持久外,尚有记忆减退、失眠等全身不适,用药后不缓解。

  1.4  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设计中有质量控制题,以判定问卷填写的真实程度;问卷无记名,在问卷抬头处注明调查目的和保密方法,并在调查问卷回收时赠送礼品以提高被调查者的依从性;数据录入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随机抽取10%的问卷进行检查、复核,错误率<0.1%,正确率达99.9%以上;最后,项目负责人又随机抽取2.1%的人发短信进行回访,回复率为60%,在回复短信的人中98%以上认为填写的调查问卷是真实和认真的。经上述质量控制和复查程序,认为该调查问卷是比较客观和真实的。

  1.5  资料整理与分析 

  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数据呈正态分布,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0.0数据包进行,以P<0.05为统计检验显著性界值。

  2  结果

  2.1  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 

  将被调查对象按年级分组,计算各年级学生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见表1。表1  北京市4所重点大学各年级学生每日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略)

    表1结果显示,北京市4所重点大学学生每日计算机荧屏暴露平均时间为(5.20±3.06)h。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显著延长(P<0.05);LSD法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各年级研究生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显著长于本科生(P<0.05),高年级学生显著长于下一年级学生(P<0.05)。

  2.2  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对眼与视觉功能的影响 
  
  将每日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以2 h和6 h为界,分为低、中、高3个时间段,统计各时间段眼症状发生状况,表2结果显示,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长短与各项眼症状均有明显相关性,即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越长,症状越明显(P<0.01)。χ2检验结果显示,计算机荧屏暴露高时间段组眼及视觉症状出现的频率高于暴露低时间段组和中时间段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计算机荧屏暴露中时间段组出现眼及视觉症状的频率高于暴露低时间段组。其中总发生率最高的是视力下降(42.71%)、视物模糊(39.3%)和眼干(38.3%)。表2  北京市4所重点大学学生不同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眼及视觉症状发生率比较(略)注:()内数字为百分率/%。*与中、低时间段比较,P<0.01;△与低时间段比较,P<0.01。

  2.3  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对全身症状的影响 

  将每日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以2 h和6 h小时为界,分为低、中、高3个时间段,统计各时间段全身症状发生状况,表3显示,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长短与全身症状均有明显相关性,即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越长,症状越明显(P<0.01)。χ2检验结果显示,计算机荧屏暴露高时间段组全身症状出现的频率高于暴露低时间段组和中时间段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计算机荧屏暴露中时间段组出现全身症状的频率高于暴露低时间段组。其中总发生率最高的是困倦(48.4%)和颈痛(38.1%)。表3  北京市4所重点大学学生不同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全身症状发生率比较(略)注:()内数字为百分率/%。*与中、低时间段比较,P<0.01;△与低时间段比较,P<0.01。

  2.4  医学院校与理工类院校学生眼与视觉及全身症状发生率比较 

  进一步比较发现,每日计算机荧屏暴露平均时间医学院校学生为(4.56±2.66)h(800名),理工类院校学生为(5.56±3.21)h(1 422名),理工类院校学生计算机暴露时间显著高于医学院校(P<0.01)。两类院校学生眼与视觉及全身症状的发生状况见表4,5。表4  北京市医学院校与理工类院校学生眼与视觉症状发生率比较(略)注:()内数字为发生率/%。表5  北京市医学院校与理工类院校学生全身症状发生率比较(略)注:()内数字为发生率/%。

    表4,5显示,医学院校学生各种自觉症状发生率均低于理工科院校,其中重影、异物感、视力下降、眩晕、食欲减退、恶心、烦躁、记忆力减退、失眠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3  讨论

    长时间计算机荧屏暴露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视觉功能与骨骼、肌肉,能引起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干等。产生视疲劳的原因主要有眼调节功能的过分使用和衰弱[4],生活与工作环境的异常刺激,导致环境性视疲劳,以及精神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长期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也可致视疲劳[5]。

    计算机操作为坐姿,长期、持续不变的姿势和强迫体位使作业者的腰、背、肩及手臂等部位的骨骼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产生疲劳。持续计算机作业者常会在作业中、作业后出现手指、手腕、肩、背等部位肌肉僵硬、麻木、疼痛等[6-8]。这些疲劳感的发生率、局部骨骼肌的疲劳程度与作业时间成正比。
   
  调查发现,北京市几所重点大学在校学生计算机使用时间随年级递增而显著延长,各年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逐步深入,越来越多地需要计算机参与教学与作业,多项社会工作、资料和信息查询也需要借助网络。研究生的查阅文献、撰写综述与论文等均需要计算机完成,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当数量的学生持有个人计算机,这些都增加了计算机使用的时间。

    理工类院校学生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显著高于医学院校学生,多数自觉症状发生率也高于医学院校。一方面,医科学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低于理工科学校;另一方面,医学生对于长时间接触计算机的危害也更清楚,能自觉地采取各种预防和保健措施,防止身体受到过多负面影响。

    近年来,多项国内外研究显示,过多暴露荧屏光可致视力下降以及一系列视觉及全身不适。韦莹[9]对某校计算机系大学生进行计算机终端视疲劳问卷调查显示,相当数量的学生有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眼干涩、烧灼感等视疲劳症状和肩背酸痛、腰痛、精力不集中、疲倦等全身症状。症状轻者休息后能缓解,对工作及生活影响较小;重者症状加剧,休息后不能有效缓解。本次对北京市4所不同性质的重点大学进行大样本量的调查,使结果可以进行对比研究,加以此次调查人群的广泛性和时效性,更能够反映目前高校学生的计算机荧屏暴露状况,为校园内视疲劳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资料,也更有利于探讨大学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傅智伏,张铭志,洪荣照,等.观看视频终端与青少年近视的关系:598 例病例对照研究.伤残医学杂志,1999,7(3):26-30.

  [2]张云霞,卢彦明,赵广臣,等.视屏显示终端作业工人情感状态特征及神经行为功能测试.中国公共卫生,1997,13(11):684-685.

  [3]NAKAISHI H, YAMADA Y. Abnormal tear dynamics and symptoms of eyestrain in operators of visual display terminals. Occup Environ Med,1999,56(1):6-9.

  [4]徐广第.眼屈光学:修订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226-273.

  [5]MOCCI F, SERRA A , CORRIAS GA.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visual fatigue in working with video display terminals. Occup Environ Med,2001, 58(4):267-271.

  [6]YUN MH, LEE YG. Results of a survey on the awareness and severity assessment of upperlimb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mong female bank tellers in korea. Int J Ind Ergonom,2001,27(2):347-357.

  [7]CHUNG MK, CHOI KG. Ergonomic analysis of musculoskeletal discomforts among conversational VDT operators. Comput Ind Eng,1997,33(3-4):521-524.

  [8]余善法,王志炜.VDT作业对肌肉骨骼系统的健康影响研究.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4,20(5):277-279.

  [9]韦莹.计算机系学生计算机终端视疲劳调查.中国校医,2003,17(4):315-316.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北京 100083。

作者: 刘晓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