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6B期

冷凝离子吸附佐治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冷凝离子吸附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10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按不同个体选用调脂药物非若贝特、脂必妥、烟酸、月见草油治疗,治疗组加用冷凝离子吸附疗法,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浓度下降治疗组明显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冷凝离子吸附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10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按不同个体选用调脂药物非若贝特、脂必妥、烟酸、月见草油治疗,治疗组加用冷凝离子吸附疗法,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浓度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冷凝离子吸附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能较短时间明显降低血脂在血中的浓度,是治疗高脂血症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冷凝离子吸附 高脂血症 治疗 治疗效果

2003年1月~12月,我院采用冷凝离子吸附方法治疗高脂血症患者53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高脂蛋白血症病人10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男41例,女12例,年龄37~78岁,中位年龄57岁,病程1~8年,其中胆固醇增高47例,甘油三酯增高49例,低密度脂蛋白增高52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48例。合并脑梗塞10例,糖尿病6例,高血压24例。对照组53例,男40例,女13例,年龄36~80岁,中位年龄58岁,病程1~9年,其中胆固醇增高46例,甘油三酯增高51例,低密度脂蛋白增高51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46例。合并有脑梗塞9例,糖尿病7例,高血压25例。两组在年龄、病程、血脂增高情况,合并脑梗塞、糖尿病、高血压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常规,有脑梗塞者予血栓通或精制蝮蛇抗栓酶扩血管,活血抗凝,改善血液粘滞度,营养脑细胞治疗。高血压者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稍偏高状态;糖尿病患者均予DM饮食,血糖高者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使血糖控制在5.6~8.3mmol/L之间;高血脂采用非若贝特、脂必妥、烟酸、月见草油口服。治疗组加冷凝 离子吸附疗法,方法: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每次患者卧床抽静脉血400ml经“生物平衡治疗仪”(徐州市中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第三种方法,冷凝离子吸附术后再回输给本人,隔日一次,每疗程共做5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5~20天做血脂化验检查,血脂采集禁食12h后空腹血,用意大利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所得,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一书中参考值,将总胆固醇≥5.7mmol/L,甘油三酯≥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3.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1mmol/L定为异常。对照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的情况。

1.4 疗效标准 血脂降至正常指标为显效,有下降但未降到正常为有效,血脂无变化或增高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组显效48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5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血脂降低情况 治疗后15~20天两组血脂下降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比较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高脂血症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的致病因素,高脂血症患者经非药物治疗措施,如:饮食调节、低脂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运动锻炼、减肥或戒烟酒等处理后,血脂仍不能恢复到理想水平者,需给予药物调脂治疗,目前调脂药物种类虽多,但大多要服用较长时间才能有效。本文中统计药物治疗53例,15~20天后复查,总有效率为53%,显效率为6%,冷凝离子吸附疗法是利用“生物平衡治疗仪”的冷凝离子吸附术,使血液中部分脂肪及多余的纤维蛋白原被析成块状物而被清除出血液,达到迅速降低血脂浓度的目的。 本文治疗组病例用冷凝离子吸附疗法治疗后,总有效率100%,显效率92%,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时间短,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是一种很好的降低血脂,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病死率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由于本疗法在本院开展时间较短,未能就远期疗效进行系统观察,需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512400广东省南雄市中医院内科

(收稿日期:2004-02-18)

(编辑李 阳)

 

作者: 刘玉兰 200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