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7B期

盆腔巨大游离脂肪钙化瘤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男,57岁,以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并可触及盆腔活动性肿物7月余入院。当时行B超检查示:“盆腔内有一椭圆形肿物,大小约6。5cm×5。5cm,质稍硬,活动,性质待定”。...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7岁,以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并可触及盆腔活动性肿物7月余入院。7个月前,患者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于术后1周定期术口拆线,身体恢复良好。于第9日始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性质为胀痛,尤以下腹部为甚,有下坠感,并出现肠道梗阻现象,同时出现尿频、尿急。当时行B超检查示:“盆腔内有一椭圆形肿物,大小约6.5cm×5.5cm,质稍硬,活动,性质待定”。当时由于胆囊切除术后时间较短,故行保守治疗,肠道梗阻症状逐渐消除。自此后即时断时续出现腹部不适,下腹部疼痛,小便次数增多等症状。触诊检查:全腹无压痛,无肌紧张,于下腹部盆腔内可触及一可活动的质硬肿物,大小约10cm×10cm,肿物随着手的推动而在盆腔内变换位置。行盆腔CT检查示:“膀胱与直肠之间有一球形肿物,大小约6cm×6cm,中心钙化,密度高,与膀胱直肠无关,膀胱受压变形,肿物游离且位置不定”。患者要求手术治疗,遂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内有一表面呈乳白色的游离肿物,大小约6.2cm×6.7cm×5.7cm,表面光滑,质硬,有弹性,呈栗子形,术中未经任何剥离,直接将其取出。除此外,在腹壁及肠管壁上也发现散在小型肿物6枚,与该肿物性质相同,均予以剔除。术后将该肿物切开见剖面为近似肌肉的致密组织,呈灰褐色,其中心有一核似蛋黄,深褐色,椭圆形,大小约2.5cm×3.0cm×2.1cm,密度较外层更高。病理切片结果示:“脂肪瘤钙化”。

2 讨论

腹部腹壁腹膜脂肪瘤比较常见,钙化者也不少,但在盆 腔内可见的游离的如此巨大的钙化脂肪瘤极其少见。术后追问病史,70年代初期,病人就曾出现过类似症状,但从未仔细做过检查。推测当时该肿物即出现,但较小,经过30余年的生长,遂形成巨型脂肪钙化瘤。

作者单位:076250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医院外科

(收稿日期:2004-04-05)

(编辑李 木)

作者: 梁冲前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