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7B期

彩超诊断巨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2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5cm×3。9cm×4。0cm,未见肿物回声,宫颈后方可见3。2cm×1。...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例1,患者,女,43岁,发现腹部增大,来我院妇科门诊检查。伴有下腹酸胀,胃脘胀痛,进食明显,近两个月加重。彩超检查:子宫次全切术后5年,子宫残端4.5cm×3.9cm×4.0cm,未见肿物回声,宫颈后方可见3.2cm×1.4cm的无回声区,不规则,内无彩色血流。于子宫残端上方至剑突下3.0cm,可探及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规整,偏右侧见网状分隔,不等大,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无回声区内可见弱点状回声浮动,双附件显示不清。超声提示:(1)盆-腹腔巨大囊肿(卵巢粘液性囊腺瘤)?(2)盆腔少量积液。患者1周后入院手术切除肿物。手术所见:子宫缺如,宫颈残端无法探及,故未切除宫颈,从左侧附件区发出一巨大囊性肿物,上界可至剑突下三指,光滑,皮色灰白,内充满无色透明液体,吸出液体2000ml后,将囊肿提出腹腔外,于肿物根部切除左附件。病理诊断:卵巢多房粘液性囊腺瘤(含有少量浆液性上皮)。

例2,患者,女,57岁,发现腹部增大2个月,来我院妇科检查。彩超检查:子宫前位,4.6cm×3.5cm×4.0cm,前壁可见1.59cm×0.69cm的强回声团,无声影。于子宫上方至上腹中部可见约21.5cm×13.5cm×21.0cm的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规整,内有大小不等的分隔,偏底部隔内可见较多的点状回声浮动并有沉积,网隔处可见少量彩色血流信号,并可探及动脉血流频谱。于子宫右后方可见5.9cm×4.3cm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无明显彩色血流。见图1。图1 超声提示:(1)子宫前壁肌瘤伴钙化;(2)腹-盆腔巨大囊性肿物(左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3)子宫右后方低回声包块(肿物?)。手术所见:左侧一巨大卵巢囊肿,布满腹腔,达剑突下,呈多房性,表面光滑,呈灰白色,右侧卵巢及输卵管正常,与右侧肠腔有粘连,子宫大小正常,表面及肌壁间可触及多个肌瘤结节。于左卵巢表面造口,吸出囊液(淡黄色或无色粘稠状液体)约3000ml,囊肿缩小后取出,切除囊肿及子宫。病理诊断:(1)多发性子宫肌瘤;(2)交界性乳头状粘液性囊腺瘤。

2 讨论

粘液性囊腺瘤是卵巢良性肿瘤,较浆液性囊腺瘤为少,发生年龄多见于30~50岁之间,肿瘤极大多数单侧发生,但偶可见乳头,囊内为粘稠之粘液性物质。声像图特点 [1] :(1)肿物椭圆形,多单发。(2)边缘光滑,轮廓清,囊壁呈均匀厚壁型。(3)无回声区内呈散在光点及间隔光带回声,多房,房腔大小不一。(4)肿瘤体积大,甚至占满全腹。(5)少数肿瘤有乳头状物生长。病例2由于肿物巨大,压迫子宫,未能探及较多的肌瘤结节,子宫后方低回声包块为右卵巢与肠粘连形成,较难区别。

在日常超声检查中,粘液性囊腺瘤还要与浆液性囊腺瘤、皮样囊肿鉴别。浆液性囊腺瘤一般中等大小,内部为单纯无回声,多单房性,囊壁薄,双侧多见。皮样囊肿中等大小,有脂液分层征或强弱不均的细小光点,光团附壁或悬浮,后伴声影,多单房、单侧,壁厚。病例2肿物上极有一分隔内点状回声堆积于后壁,有类似现象,但皮样囊肿的点状脂液物质应在上部。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四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279.

作者单位:110032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收稿日期:2004-04-08)

(编辑秋 实)

作者: 洪林巍 康晓静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