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9A期

储血式自体输血应用于骨科手术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储血式自体输血是指在患者输血治疗前有计划采集自体血液将其储存,在治疗时将其血液回输。临床实践证明,储血式自体输血不仅有利于择期手术患者、稀有血型患者及具有免疫性抗原抗体的患者输血治疗,而且也是防止输血传染病的传播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笔者对67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储血式自体输血进行临床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储血式自体输血是指在患者输血治疗前有计划采集自体血液将其储存,在治疗时将其血液回输。临床实践证明,储血式自体输血不仅有利于择期手术患者、稀有血型患者及具有免疫性抗原抗体的患者输血治疗,而且也是防止输血传染病的传播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笔者对67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储血式自体输血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7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为2002~2003年在我院住院患者,术前进行自体储血,男42例,女25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4.5岁。病例中,腰椎骨折19例,髌骨骨折16例,髋臼骨折14例,膝关节人工置换术18例。

  1.2 实验室检查 患者输血前做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血清学检查,并鉴定患者ABO和Rh血型,其中49 例传染病血清学检查结果全部为阴性,18例HBsAg阳性;67例中Rh阳性64例,Rh阴性3例。
   
  1.3 方法 按照自体储血标准,选择骨科择期手术患者,要求患者心、肝、肺、肾功能基本正常,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HCT>0.33,无感染性疾病及不适应的并发症。临床医师根据患者术中估计输血量制定采血计划,采血量按患者的身体情况而定,一次采血量200~400ml,采血频度间隔不少于3d,术前3d停止采血,采血前后视患者具体情况可适量补充铁剂及叶酸 [1]  。采血时严格无菌操作,将采集的血液进行密封后,在血袋注明“自体备血”,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采血日期和失效期,并记录在案,随之将采血袋放入(4±2)℃冰箱储存。自体血发出严格审核,但不进行交叉配血。
   
  2 结果

  67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5~14d自体采血,储存后待用。临床对患者抽血前、手术中和自体血回输后的Hb、HCT、PLT结果进行观察。67例患者储血前、手术中及回输自体血后的三项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储血前、手术中及回输自体血Hb、HCT、PLT 指标变化比较(略)
 
  3 讨论

  67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采血前的Hb、HCT、PLT值均在规定范围。由表1可见,患者储血前、手术中和自体血回输后的Hb、HCT、PLT的三项指标变化与相关报道 [2]  相近。其中34例患者手术期间回输自体血,33例术后当天回输自体血。67例患者回输自体血7d内,Hb、HCT逐渐增加,第7d血常规检查Hb、HCT值恢复正常 [3]  。经临床观察,自体输血可刺激骨髓细胞增生加速,增加患者术后造血功能,促使Hb、HCT值的提高;有利于创面恢复,且减少感染机会。自体输血可节省患者费用,节约同种异体血源,尤其解决了稀有血型患者的供血困难,而且血液新鲜,细胞活力好,作用 强,大幅度减少术后感染,并降低了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自身输血可杜绝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等。同时还可避免输异体血导致同种免疫反应所致的疾病。
   
  笔者认为,自体输血在弥补异体输血不足方面已受到临床医学各专业广泛的关注,按照WHO输血安全战略,必须树立输血险意识,强化合理用血观念 [4]  。自体输血是安全输血的有效措施之一,择期手术患者凡是符合自体输血指征,建议实施自体采血回输,进一步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输血安全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高折益彦.自身输血.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42-45.
  
  2 任艳丽.储存式自身输血在临床中的应用.北京:中华输血医学文集,1999,16-17.
   
  3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1997,21-22.
   
  4 高峰.改进血液病毒检测提高输血安全性.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5:173-174.

  (收稿日期:2004-05-31) (编辑李 阳)

  作者单位:252000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输血科

作者: 徐银才 任俊泉 段元慧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