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9期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处置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乳腺癌根治植皮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护理,与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程度有关,主要原因有皮瓣的张力缝合、皮瓣的血液供应障碍、皮下大量积液。因此,术后保持正确的姿势,注意压力适当,密切观察皮肤及引流情况,是保证成功的关键。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皮瓣坏死护理乳腺癌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乳腺癌根治植皮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护理,与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程度有关,主要原因有皮瓣的张力缝合、皮瓣的血液供应障碍、皮下大量积液。因此,术后保持正确的姿势,注意压力适当,密切观察皮肤及引流情况,是保证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 皮瓣坏死 护理
      
  乳腺癌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是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0%~60% [1] ,国内早年为51%~71% [1] ,近年降至10% [1] ,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我科2001年1月~2004年6月行乳腺癌根治术,发生皮瓣坏死的原因、处理及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患者,年龄25~70岁,体重41kg以下为5例,45~50kg20例,51~60kg15例。发生皮瓣坏死11例,其中坏死面积直径>6cm3例,4~6cm2例,<4cm6例;坏死部位在切口中段内侧6例;平均住院21天。

  2 皮瓣坏死的原因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皮瓣张力缝合 肿瘤较大,切口皮肤过宽,缝合时有张力,易造成边缘缺血,坏死渗出增加,又加上患者为癌症晚期,身体瘦弱,乳房较小,皮下脂肪较少,并且常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或粘连,须清扫时切除的皮肤较多,皮瓣不能完全覆盖创面,从而影响皮瓣的成活,或者术前未做游离植皮准备,仅向两侧潜行游离皮瓣,使剥离面积大,皮瓣血液供应障碍造成坏死。
   
  2.2 皮瓣的血液供应障碍 乳腺癌术后皮瓣的愈合除依赖基底周围的血供外,部分还有赖于皮瓣与胸壁紧贴后所形成的新的血运联系。乳腺癌手术游离皮瓣较宽,游离皮瓣较薄,缺乏直接皮下脂肪组织的血液供应,特别是远离基底部,而接近切口的皮瓣在缝合后由于张力关系易发生缺血、坏死。
   
  2.3 术后引流不畅,皮瓣下积液 由于皮瓣引流不畅,术后皮瓣下积液,积液的原因:创面止血不彻底或血管结扎线滑脱,腋下淋巴清扫未注意,结扎腋下淋巴管,术后淋巴液积聚。皮瓣缺血坏死,局部渗出增强,使皮瓣不能很好地附着于胸壁,本组6例患者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其中3例为内侧积液,3例为腋下积液。为防止积液的形成,除应仔细清理创面外,重点加强术后引流,必要时用双管负压引流。过早的患肢活动,不利于皮瓣的存活,因为胸肌的收缩活动可影响皮瓣与胸壁的粘连、固定,术后锻炼一般在5~7天除创腔引流管后开始。

  3 处理措施
    
  3.1 切口的设计 切口的设计视病灶的位置和大小而定,比如,位于中央部的病灶切口,应尽量取横切口,最大的优点是皮肤张力较小。
   
  3.2 创面止血 游离皮瓣前皮下注射1∶500000肾上腺素盐水 [2] ,不仅可减少术中出血,而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皮瓣暴露时间。止血要认真、仔细,并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皮下积血积液。
   
  3.3 保护皮瓣血供 游离皮肤与浅筋膜层之间,关键是保留皮下血管网以保证皮瓣的血液功能。
   
  3.4 引流管的放置 因手术创面大,术后渗血积液多,使皮瓣不能很好地贴合,影响血管再生,从而使皮瓣坏死。放置引流管增加了引流,减少了皮下积液,使残腔消失,增加了贴合力,使细小淋巴管及血管尽早壁合。现在有一种纤维蛋白胶的A为纤维蛋白原和X β 因子,B为凝血酶原和Ca 2+ ,AB混合后相当于凝血过程的最后阶段,且有封闭组织缺损、止血、促进愈合和生物黏和的功能,并促进创面的自然愈合,纤维蛋白胶明显减少乳腺癌伤口或腋窝积液的发生,引流量也明显减少。
   
  3.5 伤口的包扎 包扎伤口敷料要平整,压力均匀,松紧适度,避免皮瓣过紧。

  4 护理
    
  4.1 注意保温,严密观察敷料及引流情况 术后保持室内温度恒定,一般18℃~24℃,冬天避免冷空气刺激,以避免血管痉挛,影响皮瓣血液循环,注意观察纱布包扎的压力,如压力过大,及时适当减压,并遵循宁小勿大的原则,观察敷料情况,如渗血、渗液过多,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更换。如发现皮下大量积液,可抽吸渗液,并加压包扎,做好敷料及引流的护理。
   
  4.2 体位 患者清醒后平卧,勿过度后仰,患者上肢勿用力伸屈、外展,保持内收姿势,以免牵拉,避免患肢受压、屈曲或包扎过紧导致静脉或淋巴回流受阻,随时观察患肢末端的颜色、温度和有无肿胀。
   
  4.3 皮瓣的观察 术后3~4天打开包扎敷料,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正常情况下皮瓣的温度与健侧皮温相差不应>2℃~3℃,色泽正常,如发现皮瓣呈暗紫色,就必须进行处理,如皮瓣坏死成黑色,加强换药,必要时重新植皮。
   
  4.4 心理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形体的改变造成精神损伤以至恐惧、悲哀,必须关心、尊重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及要求,讲解坏死皮瓣的处理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玉峰,李政民.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治疗体会.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8,7(3):76.
   
  2 周英,高学忠.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减少皮瓣坏死的观察.现代预防医学,2004,31(2):302.
   
  (编辑海 天)

  作者单位:637000四川省南充中心医院 

作者: 杨霜 林英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