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9期

腰椎滑脱症RF矫正术后矫正丢失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在腰椎滑脱症的矫正手术中,RF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应用显得简便有效[1]。我院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应用RF系统矫正腰椎滑脱症14例,发现腰椎滑脱的即时矫正效果明显,同时有5例在手术后1。5~6个月间出现矫正丢失,发病率为35。2治疗方法14例均行RF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复位后,取髂骨植骨,有10例行后路椎体间植骨4例行横......

点击显示 收起

  在腰椎滑脱症的矫正手术中,RF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应用显得简便有效 [1] 。我院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应用RF系统矫正腰椎滑脱症14例,发现腰椎滑脱的即时矫正效果明显,同时有5例在手术后1.5~6个月间出现矫正丢失,发病率为35.7%,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29~57岁,平均40.5岁。均有反复下腰痛病史,其中12例伴有下肢放射痛,X线摄片示Ⅱ°(L 3 1例;L 4 3例;L 5 2例),Ⅲ°(L 4 3例;L 5 2例),Ⅳ°(L 5 3例)。
   
  1.2 治疗方法 14例均行RF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复位后,取髂骨植骨,有10例行后路椎体间植骨4例行横突间植骨。
   
  1.3 治疗结果 术后即时摄片示11例完全复位。仍有3例残留Ⅰ°滑脱。所有病例均要求卧床休息8~12周,定期复查。

  2 讨论
    
  2.1 矫正丢失原因
   
  2.1.1 操作技术上的失误 椎弓根螺钉定位失误,进钉方向把握不准,椎弓根螺钉进入椎间隙,以及在同一点多次尝试进钉,易使螺钉松动,使RF系统的撑开和拉力复位作用减弱,引起术后阻止腰椎重新滑脱的作用下降。
   
  2.1.2 术后过早的下地及负重 在植骨融合前过早下地负重,应力易集中于RF系统的钉棒上,长期的应力作用导致疲劳性断钉弯钉,极易使腰椎再滑脱。
   
  2.1.3 过分强调腰椎滑脱的绝对复位 治疗腰椎滑脱,特别是重度的腰椎滑脱,RF拉力螺钉进行拉力复位过程中感觉阻力很大,但仍过分强调腰椎滑脱的绝对复位,极易使整个RF系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而在术后某些应力作用下,拉力螺钉容易松动。
   
  2.1.4 植骨融合的方法欠佳 采用椎体间植骨时,软骨板刮除不彻底。植骨时用细碎的髂骨块充填于椎体间留有空隙,支撑力量不够,容易使椎体间塌陷。影响椎体间融合,甚至形成假关节。

  2.2 矫正对策
   
  2.2.1 提高术者技术,防止操作失误 当手术置入椎弓根螺钉时,应在C臂机监视下进行,或行术中摄片定位,避免多次重复进钉。保证术后足够卧床时间,促进植骨融合。滑脱椎体间融合是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 [2] 。
   
  2.2.2 术后勿过早下床 RF椎弓根螺钉系统有较大的强度,但术后过早下床活动仍有松动的可能性。平卧时,腰椎无向前滑脱倾向,易于保持复位,保证植骨融合,一般要求卧床在12周以上 [3] 。
   
  2.2.3 无需强调绝对复位 滑脱椎体的复位无需强调绝对复位,特别严重的腰椎滑脱,完全的复位使RF螺钉所承受的拉力和支撑力增大,螺钉弯曲、断裂的机会增多。
   
  2.2.4 植骨可靠,保证融合 椎间植骨时,尽量用大块髂骨植入椎间。起到一个支撑作用,缓解作用在RF钉棒上的应力,并能促进椎间融合。对伴有椎弓峡部裂的滑脱应避免在横突间植骨,以免起不到植骨融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富华,骆宇春,朱建平,等.RF系统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6,11(6):360.
   
  2 侯树勋.正确掌握腰椎滑脱症治疗原则.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9(4):183.
   
  3 陆裕朴.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191.
   
  (编辑新 竹)

  作者单位:277012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公司甘霖煤矿医院外科

作者: 马龙太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