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9期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压变化及其原因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压变化和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AMI患者分A组(伴高血压史)、B组(无高血压史)。观察AMI前后血压变化、LVH情况,AMI后2周内UCG测定LVEF、E/A比值、泵功能,血清心肌酶峰CPK、CK-MB测定,血浆AngⅡ、β-EP和CGRP水平的测定,及梗死后心脏事件等。结果A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压变化和原因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60例AMI患者分A组(伴高血压史)、B组(无高血压史)。观察AMI前后血压变化、LVH情况,AMI后2周内UCG测定LVEF、E/A比值、泵功能,血清心肌酶峰CPK、CK-MB测定,血浆AngⅡ、β-EP和CGRP水平的测定,及梗死后心脏事件等。 结果  A组血压下降明显,并与基础血压、LVH、泵功能有关;A组发生AMI后AngⅡ、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CPK、CK-MB水平均高于B组;血压下降者LVEF及E/A显著低于血压未下降组,A组泵功能Ⅲ~Ⅳ级发生率高于B组,心脏事件及死亡率也高于B组。 结论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生AMI后70%血压下降,这与心功能恶化、LVH、梗死面积大以及血浆AngⅡ、β-EP、CGRP水平增高有关。
    
  关键词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AMI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产生不利影响 [1,2]。为观察高血压合并AMI早期血压的动态变化及探讨高血压合并AMI早期血压变化的相关因素 [3,4] ,特做下列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2003年12月住我院内科监护室确诊为AMI患者根据病史及梗死前1个月内门诊血压测值,随机选择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A组(合并高血压病史)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8±11.2)岁;B组(无高血压病史)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9±12.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上差异无显著性。梗死前血压水平:A组平均收缩压(168.8±22.3)mmHg,平均舒张压(102.7±13.1)mmHg;B组平均收缩压(115.7±13.4)mmHg,平均舒张压(74.6±10.2)mmHg。

  1.2 观察指标
   
  1.2.1 AMI前后血压变化 记录患者AMI前1个月内门诊血压最高测值。AMI后1个月内测量卧位左肱动脉血压,每日早晚2次并记录。
   
  1.2.2 梗死前左室肥厚(LVH)情况 根据AMI前EKG、UCG及胸片按标准判断 [5,6] 。其中1项检查结果显示LVH则确诊为LVH。
   
  1.2.3 AMI后2周内超声心动图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比值)。判断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

  1.2.4 泵功能分级 按Killip分为Ⅰ~Ⅳ级。
   
  1.2.5 血清心肌酶峰CPK及CK-MB测定 于入院后即刻、24h、48h连续测定血清CPK及CK-MB浓度。通过血清心肌酶峰估计梗死面积。
   
  1.2.6 血浆AngⅡ、β-E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测定 于发病24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
   
  1.2.7 梗死后心脏事件 观察AMI后4周心衰、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及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心脏性死亡等[7] 。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ˉ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用方差分析、t检验;率的比较用χ 2 检验、精确概率法;取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AMI后血压变化
    
  2.1.1 两组梗死后1个月血压变化 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AMI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70.0%与16.7%;血压下降的平均值分别为收缩压(36.0±15.9)mmHg与(11.8±9.7)mmHg、舒张压(10.8±7.6)mmHg和(2.8±2.5)mmHg。高血压组AMI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及血压降低的幅度均较血压正常组显著(P<0.05),以收缩压下降更明显。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AMI后1个月血压变化 (略)
    
  2.1.2 A组AMI前后平均收缩压 高血压发生AMI后早期血压呈下降趋势,在发病24h内下降最迅速,收缩压平均由(168.0±22.3)mmHg降至(143.8±22.6)mmHg,48~72h进一步下降(P<0.05),第4天后渐趋平稳。见表2。
    
  表2 A组患者AMI前后平均收缩压 (略)
    
  2.1.3 A组AMI前收缩压水平与AMI后血压下降关系 高血压患者AMI前血压水平越高,梗死后下降越多(P<0.05)。见表3。
    
  表3 A组AMI前水平与AMI后血压下降关系 (略)
   
  2.2 LVH者血压下降及泵功能的关系 高血压发生AMI前存在LVH者AMI后血压下降明显。伴LVH者与NLVH者AMI后收缩压下降平均值分别为(32.4±16.9)mmHg、(18.6±11.2)mmHg(P<0.05),存在LVH者泵功能Ⅲ~Ⅳ显著多于NLVH者(P<0.05)。
   
  2.3 AMI后血浆AngⅡ、β-EP和CGRP以及血清心肌酶峰(CPK、CM-MB)比较
   
  2.3.1 AMI后A、B两组内分泌及血清心肌酶峰比较 AMI后A组血浆AngⅡ、β-EP和CGRP及血清CPK、CM-MB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见表4。
    
  表4 AMI后A、B两组内分泌及血清心肌酶峰比较 (略)
   
  2.3.2 A组AMI后心衰的程度与体液因素、血清酶峰关系 高血压发生AMI后泵功能Ⅰ~Ⅳ级组间比较:随着泵功能级别的增高,血浆AngⅡ、β-EP、CGRP以及CPK、CK-MB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组间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5。
    
  表5 A组AMI后心衰的程度与体液因素、血清酶峰关系 (略)
   
  2.3.3 A组AMI后血压变化与内分泌及血清心肌酶峰关系 高血压发生AMI后血压降低者,血浆AngⅡ、β-EP、CGRP以及心肌酶峰(CPK、CK-MB)均显著高于血压不下降者(P<0.05)。见表6。
    
  表6 A组AMI后血压变化与内分泌及血清心肌酶峰关系 (略)
    
  2.4 高血压发生AMI后泵功能变化
   
  2.4.1 A、B两组AMI后泵功能比较 A组泵功能KillipⅢ ~Ⅳ级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见表7。

  表7 A、B两组AMI后泵功能比较(略)
   
  2.4.2 血压变化与心功能参数 高血压并发AMI后血压下降者与血压未下降者比较LVEF分别为(40.77±9.31)%与(51.26±8.92)%,E/A值分别为0.53±0.27与0.98±0.36,血压下降者LVEF及E/A显著低于血压未下降组(P<0.05),KillipⅢ~Ⅳ级发生率(47.6%)显著高于血压不下降者(11.1%)(P<0.05)。见表8。

  表8 血压变化与心功能参数的关系 (略)
    
  2.5 高血压发生AMI后心脏事件 A组严重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及左室重构、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等发生显著高于B组(P<0.05)。
   
  2.6 A、B两组发生AMI后心脏性死亡比较结果 A组死亡率10%高于B组3.3%,死亡原因为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及心脏骤停。

  3 讨论
    
  3.1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AMI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高血压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AMI的重要独立的危险因素,对AMI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产生不利影响 [8] 。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AMI的危险性增加 [9] 。高血压出现LVH时,此危险性进一步增加,由于LVH时左室质量指数增加、心肌需氧量增加 [10] ,而冠脉血流储备减少,促进心肌缺血的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进一步增高 [11] 。高血压性血管病变可加重冠脉狭窄而导致心肌缺血,促进AMI的发生。
   
  3.2 高血压并发AMI后可发生血压降至“正常”水平,血压降低是预后不良的征象 本研究表明高血压发生AMI后早期70.0%发生血压降低,血压正常组只有16.7%发生血压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AMI后高血压组血压降低幅度亦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而且梗死前血压越高,梗死后血压下降越多。
   
  3.3 高血压并发AMI后血压下降与下列因素有关
   
  3.3.1 左室功能恶化 国外研究显示高血压发生AMI后收缩压下降较舒张压更明显,推测AMI后心肌损害致泵功能恶化是血压降低的主要原因 [11]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发生AMI后血压下降者,LVEF、E/A比值显著低于血压未降者,KillipⅢ~Ⅳ级者显著高于血压未降者(P<0.05)。LVEF反映AMI后左室收缩功能,E/A比值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当LVEF降低提示左室收缩功能减低,E/A比值降低表明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高血压发生AMI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减低,导致泵功能恶化,是血压降低的主要原因。
   
  3.3.2 高血压伴LVH 当高血压伴LVH时,左室舒张期顺应性降低,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AMI后由于急性心肌缺血、左室重构等多种因素加重泵功能损害,舒张功能障碍与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可通过心脏整合功能互相影响,加重泵衰竭 [12]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伴LVH者AMI后泵功能较NLVH差,血压下降更显著,表明LVH是AMI后血压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3.3.3 梗死面积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AMI后血压下降者血清CPK、CK-MB峰值显著高于血压未降者,且AMI后大面积坏死的心肌细胞酶进入血液,血清CPK及同工酶CK-MB峰值显著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AMI后血压下降明显者,血清心肌酶峰均超过10倍。坏死面积越大,心肌酶峰 越高,泵功能越差,血压下降就越多。故AMI后血压下降与心肌梗死面积大小密切相关。
   
  3.3.4 AMI后血浆AngⅡ、β-EP及CGRP等体液因素变化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发生AMI后血压降低组血浆上述体液因素水平显著高于血压未降者,且随着泵功能分级升高,血浆AngⅡ、β-EP及CGRP水平显著增高。(1)国外研究证实AngⅡ直接对心肌有毒性作用,加重AMI后心肌缺血损害,并可促进AMI后左室重构,加速左室功能恶化 [8,9,13] 。(2)AMI作为强烈的心脏应激事件,血浆β-EP水平显著增高,而β-EP对心肌具有直接抑制作用,可加重心肌缺血损害使梗死面积增大,并通过中枢和外周的作用扩张动脉血管,使血压降低,加重泵功能恶化。国外李晓燕等研究发现AMI后心力衰竭的程度与β-EP含量呈正相关 [14,15] 。本研究证实了这一点。(3)研究证实AMI后血浆CGRP水平增高,CGRP是体内最强的血管扩张剂,其水平的增高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当发生心功能不全时,CGRP含量显著增高 [16~19] 。本研究结果提示AMI血压降低与血浆AngⅡ、β-EP及CGRP及水平增高有关。由于AMI后血浆AngⅡ、β-EP加重心肌损害,使泵功能恶化,血浆β-EP及CGRP水平增高导致动脉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AMI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高血压发生AMI后70.0%血压下降,原来血压越高,下降越多,以收缩压降低为主。高血压合并AMI后血压下降与心功能恶化、LVH、梗死面积大以及血浆AngⅡ、β-EP及CGRP水平增高密切相关。高血压并发AMI后心脏事件发生多,病死率高,预后差。积极控制血压,保持血压平稳,可望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许玉韵.高血压最佳治疗(HOT)国际性研究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38.
   
  2 王文,陈树勋,刘玉慧,等.有或无高血压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卡托普利的治疗作用.高血压杂志,1999,5(2):83-86.
   
  3 李春盛,田茹敏,高秀兰,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内阿片肽和精氨酸加压素含量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8:287-289.
   
  4 吴宏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4,21:71-75.
   
  5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4-28.
   
  6 吴恩惠.放射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73-74.
   
  7 侯庆因,安培然,宇华.现代冠心病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177-182.
   
  8 董承琅,陶寿淇,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47-950.
   
  9 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957.
   
  10 乔健天.生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7-141.
   
  11 王学信,高子用,宋绍林,等.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与治疗.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18-620.
   
  12 都本浩.心力衰竭的近代观点.临床荟萃,1992,7:49.
   
  13 王续太,高虎荣.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后血压的转归及相关因素探讨.山西医药杂志,1995,24:83-84.
   
  14 许铁.内源性阿片物质在内毒素和心源性休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生理科学进展,1993,24:248.
   
  15 李晓燕,张国元,尤乃祯,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β内啡肽含量及心功能变化.解放军医学杂志,1995,20:442-443.
   
  16 汤健,魏英杰.心血管活性物质与心血管疾病.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43-145.
   
  17 李小鹰.最新心血管病用药,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83-87.
   
  18 侯应龙,杜日映.现代心力衰竭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56-257.
   
  19 陈修,陈维洲.心血管药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32-334.

  (编辑田 雨)

  作者单位:537000广西玉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心内科 

作者: 何才通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