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0期

缺血性中风病机新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中医理论认为风、火、痰、瘀、气、虚是缺血性中风病理因素。气血逆乱,脑脉闭阻是其基本病机。本文立足于传统理论、结合中风病机学研究进展,试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缺血性中风病的发病机制,以期丰富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病理机制的认识。1从中风病定义看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中风病定义将中风发病过程分为3个层次:正气内虚,......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医理论认为风、火、痰、瘀、气、虚是缺血性中风病理因素;气血逆乱,脑脉闭阻是其基本病机;近来又产生了毒邪致中的观点。本文立足于传统理论、结合中风病机学研究进展,试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缺血性中风病的发病机制,以期丰富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病理机制的认识。

  1 从中风病定义看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
    
  中风病定义将中风发病过程分为3个层次:正气内虚,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脑脉闭阻。其中正气内虚为病之根本,是产生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的基础,也是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的前提,沈金鏊《杂病源流犀烛》指出“曰火、痰,总由乎虚,虚固为中风之根也”。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是中风发病之枢,此时风火痰瘀诸邪已成,蓄势为患,一遇诱因,则顿生阴阳气血逆乱,上犯脑窍。脑脉闭阻是缺血性中风发生的最直接原因,导致神机失用,发为神昏、偏瘫。
    
  2 对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的深层次思考
    
  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并参考毒邪致病的相关文献,笔者对脑脉闭阻导致中风的病理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认为脑髓失养和毒损脑髓是缺血性中风的病机。
   
  2.1 脑脉闭阻,脑髓失养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脑为髓之海,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后天肾精及水谷精微所转化,具有总统诸神、主司思维、记忆、明辨、意念、五志、调节及主运动的功能,是维持、调节和指挥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而脑髓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气血津液的充养,“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说明气血是脑神功能的物质基础,脑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气血的温煦和濡养。脉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管道系统,气血循行其中,由于脉管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的功能,所以一旦脑脉闭阻,气血不能上呈以充养脑髓,则其功能迅疾受损,不能发挥其统感官、司运动、主明辨等作用,就会出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等中风症状。
   
  2.2 毒邪内生、损伤脑髓 内生毒邪是病理条件下,机体功能失调,代谢产物不能得到清除,蕴积体内而化生的能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病理物质 [1] ,诚如尤在泾所述“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缺血性中风病内毒生成有其内在的病理基础:脑脉闭阻,血行停滞,留而为瘀;瘀血内阻,津液凝聚,痰浊内生;痰瘀互结,阻遏气机,郁而化热生火;痰瘀火热,蕴积不除,毒邪乃生。脑为元神之府,其性清灵,不能容邪,邪犯则病,如王肯堂《证治准绳》所云“盖髓海真气之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死不可治”,内生毒邪作为一种剧烈的致病因素,最易败坏形体、攻伐脏腑、扰神闭窍,所以其一旦生成,必然会给脑髓造成巨大损害,使病情迅速加重。

  2.3 脑髓失养与毒伤脑髓之间的关系
   
  2.3.1 脑髓失养与毒伤脑髓病程相连 脑髓失养发生在缺血初期,此时如果脑脉复通使脑髓重新得到气血津液的滋养,则神机尚可恢复,偏瘫、麻木等症状消失,是称为小中风。如果瘀血阻滞不去,随着病程进展,痰因瘀生,痰瘀互结,气郁化火,痰瘀火热之邪渐盛,蕴积生毒,损伤脑髓,则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脱、闭之危候,可见脑髓失养和毒伤脑髓相继发生、病程相连,但二者并无明显界限,临床可以将发热、腑实等症的出现作为毒邪形成的标志。
   
  2.3.2 脑髓失养与毒伤脑髓病机相关 风、火、痰、瘀诸邪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之前业已生成,是正气亏虚的结果,故患者平时常有头晕,一过性肢麻等内风动越之象,或兼有舌苔黄腻、舌质暗红、瘀斑瘀点、脉或弦或涩等痰、热、瘀的表现,但长期存于体内而并未转化为内生毒邪伤脑害髓。而一旦脑脉闭阻,则各种致病因素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蕴积化毒,成为损伤脑髓最为猛烈的致病因素,其原因在于脑脉闭阻后脑髓失养与毒伤脑髓病机相关、互为因果,在局部迅速形成正衰邪盛,正气欲脱之势。
   
  脑脉闭阻,气血津液不能上达脑髓,局部脑髓急性失养、虚损,脑之功能随即受损,脑为人体生命中枢,是维持、调节和指挥整个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全身各个脏腑均由其统领,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虽各有主司脏腑,亦均受脑的支配。脑髓受损则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津液运行骤然失常,尤其是在脑脉闭阻受邪之地表现得更为突出,局部之瘀血迅速加重,促使痰浊陡生,气机骤停,火热随之而起,痰瘀火热互为因果,胶结难解而化毒。可见脑髓失养、神机不施与内毒的迅速生成有着直接的虚实因果关系,脑髓失养是虚,内生毒邪是实;脑髓失养是因,毒邪内生是果。所以上述病理机转就其本质而言是因虚致实。而内生毒邪形成后,因其秉承火热之性,兼寓痰瘀之形 [1] ,胶固难除,其伤正之力远大于其他邪气,且最易耗气伤阴,所以致使正气更虚,正虚、邪实互为因果,终成恶性循环。
   
  脑髓内生之毒有别于机体其他部分产生的疮毒、疖毒等内生毒邪,它居于天位,在元神之府,具有喜善变、状多端、攻脏腑、扰神明的特点。既可耗伤脑髓局部之气阴,又可耗伤五脏六腑乃至全身之气阴。在脑髓,由于毒邪胶结于受损脑脉周围,化气为火,煎血为瘀,炼液成痰,正气无存,局部脑髓蒸于毒热之中,毫无可复之机;毒邪猛烈性热,食气伤津,耗精损阴,有向周围蔓延之势,周边气阴因而亏耗,虽暂未受邪,但岌岌可危。在脏腑,因神明不施,脏腑失去脑之所主,功能紊乱;且毒邪由上而下流窜脏腑,脏腑受邪,变证丛生,诚如《内经》云“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
   
  综上所述,缺血性中风是一个因正气亏虚,导致多种致病因素逐渐产生并长期作用于人体,一时由诱因鼓动而发气血逆乱,形成脑脉闭阻进而脑髓失养、毒邪内生所致的脑病。其中脑脉失养、毒伤脑髓是诸多病理因素导致的最终结果,也是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
    
  参考文献
    
  1 周庆博,骆丰,邵念方.中风热毒论.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3):176.

  (编辑云 兆)

  作者单位:100070北京铁路分局中心医院针灸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 

作者: 宋琪张根明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